专栏名称: 译言
发现、翻译、分享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涉尖端产业,“韩国连续三年落后中国” ·  昨天  
参考消息  ·  中国“白帝”亮相,美媒紧盯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俄外交部召见英国大使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俄白外长发声:共同抵制!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译言

新月号起飞时的禁忌

译言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3-03 10:34

正文


1947年,一位十三岁少年冰冻沉眠。等到三十年之后少年苏醒之时,世界已经大不一样了。


海野十三是日本科幻小说的始祖,本名佐野昌一。出生于医生世家,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理工科的电气工学专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日本政府全面禁止推理小说的出版,海野十三被迫开始用“丘丘十郎”的名字大量创作军事小说、冒险小说和科幻小说。据说海野十三创作科幻小说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以此来教育读者接受科学,这也成就了他“日本科幻小说之父”的美誉。

◆ ◆ ◆ ◆

三十年后的世界

新月号起飞

◆ ◆ ◆ ◆

果然,探险队的火箭从东京的机场起飞了。


这艘火箭被命名为“新月号”。


新月号的外形与其它火箭不太一样。它的主体部分是个球体,在球体的“赤道”部位,镶嵌着像帽檐一样的东西。这些帽檐般的东西和风车、涡轮机的扇叶很相似。


在有空气的地方,这些扇叶起初会在水平方向转动,起飞之后逐渐向垂直方向靠近,斜着划破天空,飞行方式十分有趣。到达几乎没有空气的地方后,这些扇叶便会从球体上脱离。


这之后,这艘火箭会变成一个完全的球体。


球形火箭通过六个洞,朝外面喷出气体,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渐渐加速,向前飞去。


球体外围还开设了许多小窗户,当然这些窗户并不直接通向外界,它们的外面都嵌着厚厚的透明板。


透过窗户,人们可以看到黑暗中群星闪耀的浩瀚宇宙。


新月号直径约七十米,看起来就像是在两国国技馆[1]周围加上了一圈巨大的圆形坡。


新月号成了唯一进行宇宙旅行的火箭。


这种形状的火箭,至今还没有普及,因此有些人认为它很危险。


学者当中,对它抱有怀疑的人也意外地多。


然而,新月号的设计者贺古工程师却表示,新月号的安全性不会输给其它任何一艘火箭。


为了证明这个说法,贺古亲自担任操舵手,登上新月号,成为探险队的一员。


那么,新月号的船长到底是谁呢?



那就是已经有过十九次宇宙旅行的光辉记录的知名探险家丸茂健先生。


菅野博士成为了新月号的观测团团长。


而堇女士担任的则是联络局局长一职。


堇女士也是当时将正吉从冷冻球中解救出来的登山者之一。


就这样,登上新月号的,包括正吉在内,一共有四十一人。


“第一次进行宇宙旅行的人,从地球出发开始七天内,不能看向窗外。”在新月号起飞之前,丸茂船长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为什么要下达这样的命令呢?”正吉有些不满。


飞机起飞的时候,正是最期待的时候。


更何况这次乘坐的是与众不同的最新型火箭新月号,想必起飞时一定很壮观吧。


正因如此才想看外面。


随着高度的逐渐增加,能够同时看见太平洋和大西洋,这样的景观一定十分有趣。


很想看看外面。


丸茂船长为什么要下达禁令呢?并且一个星期都不能向外看,时间也太长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正吉遇到菅野博士的时候,问起了这件事情。


博士一听,便笑了起来。


“哈哈哈,这是船长对你们的关怀呀。因为担心你们,船长才下达了这样的命令。你最好遵守船长的命令。”菅野博士显然很赞成船长的决定。


“那么为什么七天都不能看向窗外呢?我很想知道理由。”


“这个嘛……现在还是不说为好。等船长的命令解除之后再告诉你吧。”


除此之外,菅野博士什么也没有说。


其余二十位首次参加宇宙旅行的人也与正吉一样有着同样的不满。


虽然他们都暗暗地流露出不满,但前辈们也没有做出任何解释,似乎这也是船长的意思。


越是不能看的东西,就越想看,这是人之常情。


正吉决定过几天偷偷地看一看外面。


译注:

[1]两国国技馆,位于日本东京都墨田区两国,为东京著名的运动场馆。

堡仔图书《三十年后的世界》已经上架豆瓣阅读,购买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