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小报告
从各大投行报告中看清中国经济形势,挖掘投资机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打工君投资随笔  ·  债券下跌的根本原因在资金而非风险偏好 ·  昨天  
打工君投资随笔  ·  债券下跌的根本原因在资金而非风险偏好 ·  昨天  
e公司官微  ·  万科,再获大股东42亿元借款! ·  4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大门紧闭!确认要撤场!曾一天排队近3000桌 ·  4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OpenAI 首席运营官 Brad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小报告

国务院参事夏斌:警惕房地产市场出现黑天鹅

财经小报告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7-18 21:18

正文

来源:第一财经网;作者:国务院参事夏斌


各位朋友,上午好!到了半年之期,决策者和市场投资者都很关心宏观经济,研究判断上半年走势,提出下半年的政策建议。目的都是为了一个,为了确保中国经济稳定、健康、持续的增长。一般来说,传统分析都是三驾马车的分析。投资、出口、消费怎么样?这是短期分析,是总结上半年,预计下半年。经常用的都是“触底反弹”、“探底”、“企稳”等这样的词语。


我想说,这半年来,中国经济走得不错,很不容易。这方面今天就不多说了。

但是,若是长期分析,GDP增长定的目标是6.5%以上,我们到了6.7%,甚至更高一些。或者比6.5%甚至更低一些,这就是判断持续健康增长的唯一目标?

从长期稳定增长看,而不是短期分析,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当前主要困难是什么?主要矛盾是什么?主要风险是什么?它的困难、矛盾就是差在GDP零点几个百分点上吗?好像不是。这是讲传统三驾马车的分析。


如果从问题导向分析,而不是“三驾马车”式的分析,应是什么样的分析?


我们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提了5个方面。这5个方面之间是什么关系?


中国经济只有持续稳定地增长,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居民收入才能提高。只有三者收入提高了,那么“惠民生”中的民生改善就有了物质基础。


针对当前中国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经济结构要调整,供给侧要改革。只有加快调结构,结构理顺了,经济才能保证持续稳定地增长,而不是临时反弹。这是讲结构和增长的关系。


而调结构,怎么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通过改革,改善政策制度,只有改革才能调整结构。


以上讲的四点中间,增长、结构、民生、改革,相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什么?6.5%是讲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是惠民生。因此,相对最终目标而言,改革、结构调整,都是动力,是手段,是工具,不是目标。最终目标就是让国民生活水平提高。这是我们抓改革、调结构、稳增长的最终目标。


但是,国民经济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运营过程,我们今天的经济运行,是延续了昨天经济运行的轨迹,是昨天运行的结果。这句话怎么说?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增长,近十年,正好是十年,前一周期的最高峰,是2007年,GDP增长14.2%,慢慢下行到目前的6.6%。GDP增速在不断下行调整中,而全社会总体债务率,据预测计算,2015年是248%,2016年上升到了260%左右,说明投资效率在下降,新增资本产出比率在下降。


又鉴于我们的改革转型以及新旧动能机制的转化,是缓慢、渐进的过程,M2增长余额累计到160多万亿,投放了大量货币。面对这样的货币存量和大量的债务,动能转化、改革结构调整是缓慢的过程,所以,市场逻辑决定了,当经济增速下降、企业收入减少和支付风险的出现是必然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增长,市场出清和释放一些风险是必要条件,是前提。否则,国民经济难以持续健康稳定的增长。因此,经济中稳增长这一主要矛盾,自然就会转化为稳增长和防风险的矛盾。因为只有风险释放,市场信号端正了,才能真正稳住长期的增长。但是,如果隐藏的风险问题处理不好,也会酿成系统性风险的爆发,葬送经济稳定的大局。也就是说,风险不处理不行,处理不好也不行。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今年四月底,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金融问题。政治局专门开会研究金融问题。以前好像没听说过。这说明什么?这次会议提出了,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增长中把金融问题提到了新的高度,充分认识到了金融风险问题的现实严重性。我们要稳住经济,就要稳住金融。而且指出了要正确把握中国当前的经济态势,必须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这一对主要矛盾。根据中央政治局指示,央行发出的声音是:要小心把握去杠杆和维持合理流动性两者间的平衡关系。也就是说,金融监管要加强,金融改革要深入,去杠杆要继续,但是必须要维持金融体系的合理流动性,确保在处理稳增长和防风险这一主要矛盾中,坚决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