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体内新陈代谢的中心。
有研究发现,在肝脏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在500种以上。一旦肝脏出现病变,身体各个器官的运行都会受到影响。
肝脏的作用虽然强大,但是也容易受到损伤,
肝脏最怕3件事,尽量少做
第1件事:熬夜
中医讲:“静卧血归肝。”
当人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时候,血液会回流肝脏,起到滋养肝脏的作用。
长期熬夜的话,会消耗大量的肝血,使得肝脏不能收到充分的滋养。
而且,熬夜还会使身体的抵抗力下降,不利于肝细胞恢复,对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来说,应多卧床休息,减少运动,有助于肝细胞的自我修复。
第2件事:生气
中医讲:“怒伤肝”,意思就是经常生气,对肝脏健康不利。
生气时,身体会产生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导致血液和肝细胞中毒素增加。
第3件事:喝酒
肝脏是酒精的主要代谢场所。
长期饮酒会影响到肝细胞膜的代谢功能而损伤肝脏,导致脂肪沉淀,引起脂肪肝以及肝硬化。
而且,酒精中的乙醇进入体内,会代谢出乙醛。乙醛会使肝细胞出现反复的变性、坏死,导致肝脏硬化,诱发肝癌。
早起后,出现3个表现,最好检查一下肝功能,可能是肝癌要来了
表现1:面色黯淡,无光泽
正常人晨起后,面部常常是红润有光泽的。
而肝脏出现病变后,会导致内分泌失调、肝血不足,人的面色会出现发黄甚至是发黑,干燥粗糙的现象。
此外,女性在肝功能降低、荷尔蒙紊乱时,还容易出现“红鼻子”。
表现2:小便发黄
尿液是我们身体新陈代谢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带走人体内肝脏代谢出的垃圾和毒素。
晨起后排便时很多人都有的习惯,健康的人,尿液往往是淡黄色或无色的。
一旦发现自己的尿液出现尿黄如茶的现象,除了上火,还可能是肝脏出现了损伤引起的。
肝脏受损后,对胆红素代谢能力下降,容易引起黄疸现象,此时就容易引起尿液发黄。
表现3:睡醒一觉仍然感觉疲惫不堪
当人的肝脏出现问题后,很容易出现疲劳的现象,且无法通过睡眠来缓解。
正常人经过一夜的睡眠,第二天晨起往往会觉得神清气爽,充满精力。
而肝脏受损的人,因为肝功能下降,体内胆碱酯酶的分泌减少,导致人体出现身体乏力的现象。
日常养肝,做好3件事,保护肝脏健康,帮助肝脏排毒
1、以茶代酒
俗话说“小酒怡情,大酒伤肝”,生活中,除了喝酒,还可多喝些茶,有助于养肝。
每天2-3杯玲雁花茶,有保肝养肝的作用。研究发现,玲雁花可增强肝脏细胞再生功能,还可预防酒精性肝损伤,利于肝脏健康。
2、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有氧运动的方式来保护肝脏。比如游泳,快走,骑自行车等运动。
每周进行4~5次的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即可,运动强度以身体不感觉疲劳为宜。
对于本身就肝脏不好的患者来说,补充足够的睡眠是预防肝癌的有效方法。
当我们进入深度睡眠时,也是骨髓造血的最佳时间段,有利于肝细胞的恢复再生,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保证每天有6-7小时的睡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