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ed重症
分享国内外最新的呼吸与血液净化研究进展、会议资讯、临床知识、病例讨论以及相关文献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鲸出海  ·  “重”关税时代到来,海外仓或成出海必选项 ·  10 小时前  
白鲸出海  ·  多款AI产品投放超级碗广告,TikTok ... ·  昨天  
廣告狂人  ·  2025,市场人的边界更模糊了 ·  昨天  
销售与市场  ·  曾经消失的国产汽水们,怎么扎堆复活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Med重症

Extra VAD®如何优化心原性休克治疗?中南六省专家研讨

Med重症  · 公众号  ·  · 2025-01-05 00:00

正文



在岁序更替之际,由武汉协和医院 董念国教授 领衔的 “2024年中南六省(区)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湖北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学术年会” 在武汉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特别设置了 “Extra VAD ® 培训 + 体外与生命支持” 专题会,由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陈泽伦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熊瑶瑶教授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燕桦教授 共同主持,聚焦 如何充分运用Extra VAD ® 新技术治疗心原性休克患者。


Extra VAD ® 应用策略


无合并肺功能衰竭的心原性休克,优化术前、术中、术后保护治理


武汉协和医院 董念国教授 指出,机械循环支持(MCS)的临床应用逐年增加,尤其是短中期机械循环支持(tMCS),其已经成为桥接心脏移植、长期心室辅助和治疗决策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他提到,由全球8家学会、19家中心、21位专家共同发布的 tMCS心衰支持治疗器械国际专家共识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指导。


董念国教授强调,Extra VAD ® 的上市填补了国内全磁悬浮体外心室辅助装置的空白,并通过微创植入技术显著提升了重症心衰救治的成功率。未来期望与全国的胸心血管外科同仁共同探索,为患者拓展物美价廉、适合中国国情的机械循环辅助“心”模式。







Extra VAD ® 治疗心衰的优势

磁悬浮血液保护、流量大、费用低、时间长


武汉协和医院 李平教授 指出,Extra VAD ® 在特定临床场景中展现了卓越优势。其装置具备迅速、微创、精准、灵活等特点,血液相容性优异,能够提供更长时间的支持,有效降低心室后负荷,减少并发症,且管理简便,可显著降低整体治疗费用。


对于 不伴随呼吸衰竭 的心原性休克患者,或具有心脏功能恢复潜力的患者,Extra VAD ® 是理想的治疗选择。它不仅可 作为急性心原性休克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 ,还能作为桥接心脏移植或长期 LVAD 的手段,有效提高术后生存率。


患者筛选与使用场景

优化选择,精准治疗


武汉协和医院 周诚教授 通过国际临床文献大数据,分析指出Extra VAD ® 的适应症、典型使用场景,以及和ECMO相比的临床效果:


  • 桥接到心脏移植/长期 LVAD: 文献表明,在此类患者中,Extra VAD ® 的患者生存率比 VA-ECMO 更高,因此非常适合用于等待心脏移植或长期机械辅助的患者,为他们争取治疗时间。

  • 心脏外科术后心原性休克的左、右、双心衰: 帮助术后患者恢复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相比ECMO,Extra VAD ® 的脱机成功率和出院率更高,同时患者死亡率更低。

  • 过渡到恢复: 在高危 PCI 或爆发性心肌炎患者中,Extra VAD ® 可提供更长时间的支持,减少心室负荷。

  • 过渡到手术治疗: 如急性心梗伴室间隔穿孔患者,Extra VAD ® 改善了血流动力学,减少左向右分流,为后续手术创造条件。

  • 右心辅助: 针对植入式心室辅助或心脏移植术后的右心衰患者,提供右心支持。相比于ECMO,Extra VAD ® 的脱机成功率较高,支持右心功能的效果显著。

  • ECPR 后支持: 相比 ECMO,Extra VAD ® 能更早地实现左心减压,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适用于心肺复苏后需要长期支持的患者,特别是有潜在心功能恢复可能的情况。



Extra VAD ® 应用经验


微创植入Extra VAD ®


武汉协和医院 陈澍教授 表示,武汉协和医院及全国临床试验中心的应用案例显示了Extra VAD ® 在不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从中心置管、小切口置管逐步演变到微创外周插管(股静脉置管、颈静脉置管), 全面的微创化带来了更高的救治成功率和更好的预后。 同时,陈澍教授还分享到,Mayo Clinic 及其他相关案例表明,对于高风险的严重冠状动脉疾病、左心室功能障碍以及标准经皮或外科血运重建术的高风险患者,Extra VAD ® 术中支持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都有所提升。



不止左心:Extra VAD ® 的右心衰治疗

广东省人民医院 吴敏教授 分享了Extra VAD ® 在右心衰患者中的成功应用。他指出,在右心衰的治疗管理中, 优化肺动脉高压移植前管理意义重大,早期转换 Extra VAD ® 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右心衰竭风险。


Extra VAD ® 已完成的4例心脏移植术后右心辅助病例,术后一年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术后接受静脉及口服降肺动脉压力药物治疗,三个月后停药。4例患者均在6个月内实现肺动脉压力最大逆转。


其中,3例患者术后1-2个月内肺动脉压力降至40mmHg以下。此外,2例患者术后出现的中到重度三尖瓣返流于半年内恢复正常,1例出现II度心室传导阻滞的患者经治疗也恢复了窦性心律。


这些结果表明,Extra VAD ® 可显著支持右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Extra VAD ® 运行管理


武汉协和医院 李平教授 对Extra VAD ® 的运行管理进行了详细讲解,包括管理原则、物品准备、运行管理、常见并发症处理及撤机策略等多个环节,强调了各环节对于患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性,Extra VAD ® 在复杂临床环境中的运行表现优异,其操作便捷性和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使其成为tMCS中的重要选择。同时,李平教授现场进行了Extra VAD ® 系统介绍和模拟操作指导。



提问讨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付国伟教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张敏教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陈剑锋教授 与各位讲者针对体外心室辅助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讨论。


讨论的热点话题集中在:


1.Extra VAD ® 上机速度限制如何解决?

吴敏教授表示: 抢救性的心原性休克,作为急救手段,上ECMO,度过ECMO的“甜蜜期”后,ECMO血流方向对于心脏的负荷,以及装置对血液的破坏会导致各种并发症频发。因此,及早转换治疗模式,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此时,需把ECMO转为Extra VAD ® ,才能让心脏充分减压,调节肝、肾功能。Extra VAD ® 作为桥接治疗必要手段,让患者以更好的状态衔接后续治疗。


如果我们把Extra VAD ® 当成一台手术,经股静脉穿刺房间隔置管手术大约需20分钟左右,腋动脉置管约20分钟左右,整体上机手术时间可控制在1小时内。


2.Extra VAD ® 微创术式是否需要专用插管及手术操作?

陈澍教授表示: 目前临床上有几款插管已经可以较好满足微创术式使用。专用插管的创新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技术,非一日之功。在专用插管面世前,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产品,结合临床医生的创造力,在Extra VAD ® 不断应用中积累经验,提出具体需求,通过医工交叉创造出属于更好的插管产品。微创术式通常分为经股静脉-房间隔-左房和经颈静脉-房间隔-左房两种入路途径,经颈静脉置管房间隔穿刺,需要用房间隔球囊预扩,常规使用10/12mm球囊;而经股静脉入路则不需要球囊预扩。


3.目前应用的ECMO产品可否用于Extra VAD ®

陈澍教授表示: 当条件难以满足时,为了急救不得已而为之,但不建议。


李平教授进一步阐述: 限制传统ECMO泵使用的是血液相容性问题,并非动力学问题。 因为微观血细胞破坏才是真正制约因素。全磁悬浮泵对血液的保护是较传统机械轴承泵有显著提高的, 流道设计更为合理,对血液的破坏更小,相关的体外实验对比数据已发布,并且, 依照国外经验,反而常规使用磁悬浮CentriMag作为离心泵 以获得更好血液保护效果,按肺部是否需要支持来增减膜肺。因此,新一代的磁悬浮泵才能满足Extra VAD ® 的适应范围。


4.抗凝的管理

李平教授表示: 之所以发生血栓,是因为抗凝发生了波动,表现为凝血四项和游离血红蛋白增高。而可能出现的凝血位置,常常是管路接口处。Extra VAD ® 由于没有膜肺,整体管理会相对简单,全磁悬浮泵头需要依靠磁力旋转将血液甩出,在泵头内发生血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是否在出口段增加微栓过滤器,未来可以考虑。因此,为了防患于未然,ACT和APTT值一定要达到标准,将抗凝做到安全范围内。


最后,陈澍教授和陈剑锋教授也均提到了此款全磁悬浮体外心室辅助装置整体机身重量轻,体积小,满足临床对转运的各种要求。



大会主席 董念国教授 为专题会致辞:体外循环与生命支持,是治疗危重症及终末期心衰患者不可替代的临床手段,近年来新技术不段地涌现,体外循环与生命支持技术应用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实践大会主题 “合作共赢、创新发展” ,与各位同道一起继续推进体外循环与生命支持技术的发展, 为人民健康作出贡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