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市场人的招聘启事及市场人技能要求的变化。文中提到市场人需要具备电商思维、流量运营思维等多方面的技能,并指出市场与电商、市场与运营的边界开始模糊,市场内部各功能模块也开始边界模糊。文章还强调了市场人需要具备的技能包括细分用户的精细化运营能力以及对新媒体和投放策略的深入理解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市场人的招聘启事及技能要求变化
市场人需具备市场营销基本技能、电商思维、流量运营思维等。随着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电商的发展,市场人的工作必须结合电商逻辑,具备品效协同的能力。
关键观点2: 市场与电商、市场与运营的边界模糊
在大数据算法时代,市场人需要理解并适应市场与电商、市场与运营的边界模糊趋势,具备细分用户的精细化运营能力,以及针对细分用户制定投放策略的能力。
关键观点3: 市场内部各功能模块边界模糊
市场人除了需要理解外部环境和行业变化,还需要理解内部工作的变化,如新媒体和投放策略的结合,公关和投放部的紧密协作等。
正文
没想到新一年惊讶狂人的
竟然是一条市场人的“招聘启事”
1. 需要有市场营销基本技能,操盘过大型广告营销战役;
2. 需要有基本的电商思维,了解头部传统电商及社交媒体电商基本玩法,有过品效协同的操盘经验,(需ROI转正);
3. 需要有基本的流量运营思维,熟悉字节5A人群,小红书AIPS,阿里AIPL等营销模型,并能够借助模型提升投放效率;
......
该条招聘启事还有很多要求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但是可以看出
行业里对市场人的要求
在技能
“全面”
上还需要做到
“精通”
换句话说:
新一年,市场人的边界更模糊了
01.
市场与电商的边界开始模糊
近几年,一直是媒体侧的不断发展在“逼迫”广告行业发生变革。伴随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电商的发展,已经不能用传统的思路来指导市场人的工作了。
以抖音为例,虽然在资源类型上,有侧重于电商的广告形式如巨量千川,也有侧重于曝光的广告形式如巨量星图。但如果从整个平台出发,会发现这两类广告是无法割裂来看的。电商类的广告如果不能很好承接上层漏斗来的品牌类广告,就会造成流量浪费;反之品牌类的广告如果沉淀不够,也会造成后链路电商广告放量困难,转化成本高等问题。
传统电商的逻辑也类似,在社媒电商的冲击下,在京东阿里上卖货只靠站内RTB广告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小红书推出的“小红星,小红盟产品”还是几个头部媒体推出的“CID”投放,本质逻辑都是优化流量从站外到站内的转化效率。
因此,在新的的媒体环境下,
市场人已经不能脱离电商思维做事情了
。如何量化一条广告带来的ROI,如何提升一个达人带来的GMV?市场人需要成为链接品牌广告和电商广告的桥梁,从整个平台的操盘者视角出发,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品效协同。
02.
市场与运营的边界开始模糊
打开小红书通案,看到平台推出“20大人群”;打开巨量引擎后台,看到字节八大人群后又隐藏了成百上千个标签。大数据算法时代,进一步加强了圈层分化。每一个冲浪者,都被媒体的广告后台打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年龄性别等基础标签、基于内容行为的兴趣标签、基于购物行为的消费标签等等...... 这向市场人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
对细分用户的精细化运营能力
。
针对你所负责的产品,应该圈选哪些人群包?对不同的人群包应该释放什么样的创意素材?不同的创意素材应该在哪些时间段,哪些流量场域来做投放?狂人发现,身边很多市场朋友开始学习
《增长黑客》
,频繁运用内容赛马,流量赛马,ABtest等方法论。这些
看似应该由流量运营同事做的工作,都变成了市场人的必修课。
03.
市场内部各功能模块也开始边界模糊
前两天,一个朋友跟狂人吐槽:我一个做内容写文案拍广告的,现在竟然对抖音小红书的流量池机制,加热资源门清。看来市场人不仅是跟周边部门的工作边界开始模糊,内部工作也开始难分难舍......
◾ 做新媒体的和投广告的分不开
基于现在的平台算法,什么样的内容该加热,内容发布后多久开始加热,首轮加热面向哪些人,每轮加热要时隔多久请。这些问题一个没搞清楚就会影响内容溢出的效果。比如抖音的流量池,前几轮都是处于给内容打标签,向高相关标签用户触达的阶段。
如果贸然使用泛流量,扩大了标签范围,削弱了某类标签用户的互动率,有可能降低该条内容进入下一个流量池的可能性。同时,内容是有“生命周期”的,如果好的内容没有被及时发现,快速跟进加热,也会导致该条内容降低溢出可能性。
◾ 投广告和搞公关的分不开
社交平台占据用户大量使用时长后,除了担任广告平台的角色外也成为了品牌方需要关注的舆情重地。传统媒体时代,公关人的工作相对简单粗暴,负面舆情来了,删稿,发新稿,把这两个工作做好就问题不大。但在
“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
,这两板斧不管用了。很多负面并不是由意见领袖发起的,而是大量消费者提供的,一来公关删帖来不及,二来公关部一条新帖也没办法抵抗大量的原生贴。因此需要公关部与投放部紧密协作,包括正向内容的投流,SEO/SEM的及时优化等。
◾ 搞公关的和做新媒体的分不开
这个趋势很早就开始了:以央视频,人民日报为典型的传统媒体完成了新媒体转型。人民日报频繁策划热搜事件,央视进军短视频直播,地方文旅把social玩得很溜...... 过去,公关人做内容时主要聚焦在单一媒体合作上,把一篇稿子做精做好。但如今,公关人在与媒体合作时,需要充分思考该传播选题在不同新媒体平台上的发酵机会及传播路径。把过去的一篇文章做成现在的一个社会议题,如果不懂新媒体,公关人的工作几乎是无法开展的。
▼
看来市场人也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