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硕士博士读书会
河流的哀伤,是文明的隐喻。一切改变,从阅读河殇文化开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省教育厅官微  ·  唐诗宋词里的安徽·第25篇 ·  16 小时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朱元璋见一大臣常穿破旧衣服,直夸清官,刘伯温 ... ·  4 天前  
历史大学堂  ·  女人动情后,才会有的表现 ·  2 天前  
鱼羊史记  ·  女人这样给你发消息,说明想你入骨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硕士博士读书会

命运给了她无尽的磨难,她选择用诗歌去笑对

硕士博士读书会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2-18 21:43

正文


结识、咨询律师,请添加微信: 414946223

命运给了她无尽的磨难,她选择用诗歌去笑对


她叫白茹云,今年40岁,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郝桥镇侯西村人。

2017年2月6日,

因参加中央一台《中国诗词大会》走红,

让主持人董卿眼含泪花,

满场豪气的康震双眼湿润,声音微微颤抖。

她登上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

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她的走红不仅仅是因为

她是一个热爱诗词的农民,

更是因为她是一位在无尽的困难、

吃不上饭的贫穷、

生死离别的病魔面前

仍然面带笑容喜欢读诗的人。


她是一位走在生死边沿的乐观人,

是她单纯而又执着的灵魂升华了自己,

也打动了我们,同时又赋予了诗词新的生命,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

她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榜样。

白茹云的人生,充满了坎坷,

她出生在东樊屯村,自幼好学,

从小就喜欢诗词歌赋,

然而,真正爱上诗词是因为患病的二弟。


她的二弟8岁时,脑子里长了一个瘤,

发作的时候,他就使劲打自己的头,

打得头都破了。

父母要在地里干活,

作为长姐的白茹云,需要照看弟弟,

每当这个时候,

她都抓住弟弟的手,不让他打。


最后没有办法了,她就给弟弟唱着背诗,

弟弟听了,就安静下来了,

弟弟再哭再打头,她就再背。

为了背诗给弟弟听,

也不知道看了多少,背了多少,

从此,诗词在她的心里扎了根,

仅仅是因为诗词能让弟弟少些痛苦,

每当提起这段往事,她都忍不住哽咽流泪。


初中毕业时,她打算考威县师范,

不料考前的一场大病,

因几分之差与中专失之交臂。


在家中,她排行老大,还有几个弟弟,

在农村生活过的孩子都明白,

她理解父母养育孩子的辛酸,决定辍学,

分担起家庭的重担。


此后的岁月里,她曾在小学带过两年课,

在北京做过一段时间的保姆,后来便在家务农。

成了家的白茹云,

生育了两个孩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虽不富裕,但很幸福。


在这幸福的日子里,

农田里生长的不仅仅是庄稼,

还有她对诗词的渴望,

小时候种下的树苗开始慢慢的生根发芽,

田间地头,村里村外,

吟唱诗词歌赋成了她的癖好,

虽然家里也就几本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2011年,她查出了患有 淋巴癌,

一家四口便陷入了困境当中,

花钱如流水的治疗,让家里拉下了不少饥荒。


得了淋巴癌,需要到石家庄省四院做化疗,

至少做8期,

一次化疗就把家里本不宽裕的积蓄花光了。


钱的来源成了问题,

于是等着第一期30%的报销下来,有3000元,

丈夫在家挣3000元,

然后再借3000元,

做下一次化疗,就这样,一点一点的熬,

最艰难的时候是身上没有吃饭的钱。


别说陪护了,看病都是她一个人去。

为了省24块车费,她放弃村里直达石家庄的大巴,

早晨5点起床,

坐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的车到县城,

然后再坐一个小时到市里,

再坐一个小时到火车站,

再坐一个小时到石家庄火车站,

再坐一个小时到省四院。

5个小时辗转5次坐车,

上午10点才能到医院,

只为了省24块钱的车费。

也是在医院化疗的这一年时间里,

她又与诗词结下了更深的情缘。


别人都有亲人陪护,朋友看望,

由于没有亲人陪护, 下午没事的时候,

她经常躲到街上散心。

在一次散心的时候,她看到了一本诗词鉴赏辞典,

想着正好买给上初一的女儿。


由于在医院里,书也没办法捎给女儿,

就自己先读了起来。

于是,医院的小花园成了她常去的地方,

她喜欢大声的吟唱。


并且,她还把这本书进行了校对,

把许多错误的地方全都标注了出来。


住院期间,面对了更多的生死离别,

对生活也有更深的解读,

她总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对抗癌魔,

展现给病友的都是勇敢的笑对人生的积极一面。


一年下来,化疗做完了,病情稳定了,

她的诗词歌赋水平也提高了。


在院期间,她以自己的求医抗癌经历写了一首词:

《江城子》

病行京广又三遭,似衰茅,逐风飘。

千里求医,来往独思寥。

只为堂前双白发,长思量,且煎熬。

也曾难忍痛终宵,暗神凋,爱难消。

心系家中,绕膝小儿娇。

纵使前方晴日少,任风雨,路迢迢。

一年的治疗花费,使得她的家庭外债累累。

为了尽快的还清债务,供两个孩子上学,

丈夫外出打工,

由于白茹云不能再干重活,

于是她开始了养羊放羊的生活。


本就乐观向上的她,一拿起诗词,什么都忘记了,

于是,放羊的营生又给她的诗词爱好腾出了时间,

她一边放羊,一边吟唱诗词歌赋,

吟到深处已忘我,

抬头羊儿已不在。


由于家里只有两本诗词,

于是她看到电视上,女儿书本上的诗词,

全都用笔把她记录下来。

几年下来,她写满了好几本诗词,

并且能背诵2000余首古诗。


机缘巧合,也许是上天的安排,

她看到了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栏目,

她萌生了挑战的想法。


主要有三个目的:

第一个是想替农村人争口气;

第二个是激励病友燃起生活的希望;

第三个是想给女儿 做个榜样, 留个念想,

因为这个癌症,如果复发,不知道哪天就没了。

2014年12月湖北卫视

《中华好诗词》第三季优秀选手

白茹云 精彩表现回顾

2014年12月12日,

初登好诗词舞台的白茹云,

鼻音很重,听力不太好,眼睛中时而泛着泪光,

做完化疗以后,

她的鼻子、眼睛、耳朵、嗓子都出了问题,

耳朵听不清,眼睛老流泪,声带发音也不好。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

那本 曾陪伴她度过与病魔 日日夜夜 抗争的

《诗词名句鉴赏辞典》早已翻烂,

放羊期间的学习与不断的颂写,

这些积累与沉淀,

让她在好诗词的舞台上连闯三关,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当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的她,

平静温婉的站在大家面前时,

她的精神和力量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在最后惜败离开舞台时,

几位关主与大学士争相与她握手送上慰问。

恩泰老师还自告奋勇替白大姐跳坑,

并大声喊出:「白大姐加油!」

就在节目结束后,《中华好诗词》栏目组专门

到白茹云的家中送上了唐诗、宋词、元曲

等书籍、电脑以及一些生活用品。

2017年2月6日,

她仍然自信的站在了《诗词大会》的现场,

她的表现更加出色,

董卿赞不绝口。

当主持人问起她的经历时,

她自信的站在《诗词大会》的现场,

笑着说,我现在已经不觉得有什么了,

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些波折,这都不算什么。

白茹云在现场的表现也让人惊叹。

她全程非常淡定地答题,

不骄不躁,一笔一划。

答对了题目之后,也不欢呼雀跃,十分从容

她答对了全部9道题目,

拿下了285分的高分,也只是微微一笑。


今天白茹云仍然坚强乐观的站在这里,

这就是她的胜利,

更何况她还是众多佼佼者中的佼佼者!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样一个经历了重重磨难却依旧健康乐观的人,

怎能不让人敬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