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安徽省教育厅官微
发布教育资讯,解读教育政策,展示教育工作,开展便民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李时珍草本足浴包:睡前泡泡脚,轻松赶走老湿寒 ... ·  3 天前  
历史大学堂  ·  女人动情后,才会有的表现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安徽省教育厅官微

唐诗宋词里的安徽·第25篇

安徽省教育厅官微  · 公众号  · 历史  · 2025-02-08 14:5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安徽的文化底蕴和著名景点,以及历史名人如杜牧和项羽的故事。文章详细描述了安徽的文化遗产,如马鞍山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景观,以及杜牧的诗歌创作背景和思想内涵。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乌江亭的历史背景和相关诗文。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著名诗人泛舟长江、淮河等河流,登临黄山等山峰,为安徽风物歌吟。

安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马鞍山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景观。

关键观点2: 杜牧的诗歌创作及其思想内涵。

杜牧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题乌江亭》等诗歌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洞见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关键观点3: 乌江亭的历史背景及相关诗文。

乌江亭是安徽的重要历史遗迹,与项羽等历史人物紧密相关,历代文人墨客以此为主题的诗歌、文章众多。


正文



安徽,诗情画意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诗词丰富。唐宋时期,多少著名诗人泛舟长江、淮河、新安江,登临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他们为安徽风物歌吟,为安徽山川代言。那些华章丽句拨人心弦,闪烁古今。


诗仙李白一生中传世的诗歌一千多首诗,有五分之一的诗写在安徽。行走在安徽大地,一步一诗,一脉锦绣。




人物


周兴嗣、郭祥正、张籍、张孝祥、林散之


美食


当涂大肉面、含山三口塘老鹅汤、采石矶茶干、运漕早点系列、薛津馄饨、霍里羊糕、腊味糍粑、含山封鳊鱼、马鞍山口袋鸭滋补煲、当涂大青山桃胶羹



马鞍山,诗仙李白钟情的地方。词人李之仪留下千古绝唱。


这座长江之滨的钢铁之城,不仅以工业闻名遐迩,更是一座古今辉映的文明之城。采石矶、褒禅山等名胜,续写千年传说;雨山湖公园、濮塘等自然风光,让游人在忙碌之余得以亲近自然,享受宁静与美好。


马鞍山,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将工业文明与自然美景、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完美融合,散发着独特魅力。


褒禅山

濮塘国家度假公园



题乌江亭


[唐]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译文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辱负重,才是真男儿。江东子弟人才济济,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了,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注解


①事不期:一作“不可期”。不期,难以预料。


②包羞忍耻:意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应有忍受屈耻的胸襟气度。


③江东:自汉至隋唐称自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④卷土重来:指失败以后,整顿以求再起。


赏析


杜牧生于诗书世家,从小便浸润在笔墨的芬芳之中,才情横溢,而且在政治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抱负。


公元828年,26岁的杜牧进士及第,开始步入仕途。繁忙的公事之余,杜牧继续诗歌创作。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内容多为咏史抒怀。其中,《题乌江亭》一诗,脍炙人口,流传千古。


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杜牧赴任池州刺史。一日,他途经乌江亭,驻足凝望。在这个见证了楚汉争霸、英雄末路的地方,杜牧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感慨。他望着滚滚而去的江水,思绪万千。他想起了项羽,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最终却落得自刎的下场。他不禁陷入了沉思:是什么让项羽走上了这条路?如果他当初没有选择自刎,而是选择回到江东,重整旗鼓,历史会不会有所不同?


“胜败兵家事不期”,杜牧以此作为开篇,既是对历史的客观描述,亦是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他深知,人生之路,充满了未知与变数,唯有以平常心对待,方能坦然面对一切。


杜牧认为,真正的男子汉,应该能够忍受屈辱,勇于面对失败。杜牧在此,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对民族的期望,希望人人都能成为有担当、有勇气的男儿。杜牧设想项羽若能重整旗鼓,凭借江东子弟的才俊,或许能够东山再起,改写历史。


创作此诗时,杜牧心境复杂。他既对项羽的失败感到惋惜,又对其缺乏远见和决断感到失望。同时,他也借此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望。他深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法改变过去,但可以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做好准备。


杜牧对历史有着深切的关注和体悟,也体现在他后来的更多创作中。如他看到达官贵人们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写下的《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首诗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表达了他对国势日趋衰败的担忧。


公元852年冬天,杜牧病重逝世,享年仅49岁。杜牧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诗文却永远流传于世。乌江亭,这个见证了历史沧桑与英雄传奇的地方,如今依然静静地躺在长江边。它见证了楚霸王的辉煌与悲壮,也见证了杜牧的感怀与才情。


链接信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