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今年的情人节来的特别早,接踵而至的又是除夕夜。无论是给父母,给自己,还是给ta,又保险又喜庆的礼物,永远都是金银珠宝首饰。然而,一走到外面,才发现满大街都是“周记”珠宝店,周六福、周生生、周大福、周大生、周大发……到底,哪家才是“正牌”呢?
中国的珠宝店,琳琅满目,然而似乎每家珠宝店都姓周, 难道他们都是亲家?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这其中有些一定是“蹭名牌”的跟风之作,大概只有一两家才是源头的“正牌”。
如果一不小心进了山寨店,花了不少钱结果却买到了“山寨货”,然后还被懂行的人识破,岂不是闹了笑话,丢了面子?
所以,为了避免心态一下子就崩的状况发生,必须事先了解一番。
不出所料,在这些令人迷惑的“周记”珠宝店江湖中,也只有两家是像少林和武当一样存在的“名门正派”。
这两家,
周大福可是说是“少林”,周生生则可以说是“武当”。
周大福,名字感觉土土的,像一个身形富态的中年人。然而,真要说起来,它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
1929年,当美国正迎来“大萧条”时期,股票崩盘导致的经济危机将席卷世界时,在中国广州,却诞生了一家毫不起眼的金铺:
周大福金铺。
这家金铺和所有毫不起眼的其他金铺一样,在乱世中毫不起眼的勉力生存着。
一直到广州被日本攻占(1938年),金铺转移到澳门,又进入香港(1939年)。十年筚路蓝缕,它依然毫不起眼。
周大福的转机,要等到1943年,一个学徒入赘到周家时才开始。这个学徒名叫
郑裕彤
,他迎娶了周家小姐翠英后,开始接掌周家的生意。就是他,创造了周大福爆发式扩张的神话。
老人们口中念叨的比“千足金”还厉害的“
万足金
”,就是周大福的明星产品。这是周裕彤在1956年设计并隆重推出的“999.9黄金首饰”的通俗名字。
凭借着这一爆款,周大福在几十年间,狂飙突进,销量猛增。
之后,周大福又以成为戴·比尔斯公司(De Beers)的全球特约钻石配销商为契机,迅速占据市场。周大福分店一家接着一家如雨后春笋被开出来,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
时至今天,周大福不但在港澳占据了龙头老大的位置,而且在大陆也已经开设了2000多家分店。
周生生则要显得更年轻些
,确实,无论是它的创立时间,还是品牌调性,周生生都显得比周大福更加的年轻化。
不过,和周大福一样的是,周生生也是诞生于广州。1934年,周芳谱创立周生生金铺。同样的,1938年,因为战乱而迁去澳门,再到香港。
历史的轨迹和周大福相似,只是稍晚而已。
周生生的名字取自《周易》:“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它的成长壮大也与周家“生生不息”的子孙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