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港点评:进一步整合省内港口资产,提升整体竞争力》
事件:11 月 27 日晚,宁波港发布关于收购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公司拟以 56.4 亿元的交易对价现金收购相关同业竞争资产股权,具体包括省海港 集团持有的嘉兴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海港嘉兴港务有限公司、温州港集 团有限公司、浙江义乌港有限公司 100%股权,以及浙江头门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持有的浙江头门港港务有限公司 100%股权。
本次交易标的情况。本次交易的标的都是浙江省内的港口资产,2019 年合计总资 产 120.9 亿元,净资产 51.2 亿元,营业收入 14.5 亿元,净利润亏损 1.4 亿元;2020 年前 7 月合计总资产 124.4 亿元,净资产 54.7 亿元,营业收入 7.6 亿元,净利润 3 亿元。
本次交易对公司的影响。若以上市公司及同业竞争资产 2019 年度数据静态测算, 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合并报表总资产将增加 64.50 亿元,上升 8.99%,合并报表 营业收入将增加 14.47 亿元,上升 5.95%。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 围将增加五家全资子公司。南北两翼港口资产的注入,将有利于公司充分统筹和 利用全省沿海港口资源参与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按照“一体两翼多联”港 口发展新格局,统筹优化航线布局和物流路径,完善揽货体系建设,大力开发存 量业务潜力,提升省内市场份额,保持公司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
盈利预测及评级。考虑股本变化及盈利预测调整,对公司 2020-2021 年 EPS 预测 从 0.26、0.28 元下调至 0.21、0.23 元,预计公司 2020-2022 年 EPS 为 0.21、0.23、 0.24 元,公司 2020年 12 月 16 日收盘价(3.70 元)对应2020-2022 年的 PE 为 17.9、 16.4、15.4 倍,对应 2020 年的 PB 为 1.1 倍,维持公司“审慎增持”评级。
《白云机场租金减免点评:机场业绩恢复有望进入加速区间》
经双方协商,机场集团拟减免公司原协议项下 2020 年度 3-12 月铂尔曼酒店、澳 斯特酒店用地及航合公司用地的土地租金,合计减免金额 4518.35 万元,并签订 补充协议。
根据资产置换公告,集团为两家酒店交易完成后连续三个完整会计年度提供业绩 承诺,不足部分将给予补偿,而公告披露的对两家酒店在承诺期内(2020-2022 年)的净利润预测合计分别为 0.31、0.32、0.34 亿元,预计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 业绩承诺完成压力较大,集团对相关关联交易租金的减免,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 体现了对相关业绩不及预期的补偿。
国际航线有望逐步放开,行业恢复趋势明确。近期辉瑞、国药等多款疫苗公布三 期临床数据,数据显示疫苗有效性较强,多国已经开始加速推进疫苗接种。疫苗 的普及将成为国际航线需求恢复的重要催化剂,国际航线有望逐步放开。同时, 考虑到枢纽机场渠道的长期价值,机场保底租金的恢复进度预计将快于免税销售 和国际客流的恢复,也有望带动机场整体业绩恢复加速。调整相关预测值,预计 2020-2022 年白云机场 eps 分别为为 0.00、0.30、0.42 元,对应 12 月 11 日股价 PE 分别为-、48、34 倍,维持“审慎增持”评级。
投资策略:航空机场板块是为数不多仍在低位的核心资产,底部布局正当时,安 全边际高,未来弹性大。持续推荐机场行业龙头上海机场,免税客单价弹性空间 大的白云机场;建议关注低估值、关联交易边际优化显著的首都机场,持续受益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离岛免税发展的美兰空港。
《市场调节价航线再次增加,万事俱备静待供需反转》
事件:民航局、发改委公告,自 2020 年 12 月 1 日起,放开 3 家以上(含 3 家) 航空运输企业参与经营的国内航线的旅客运输价格。共新增市场调节价的航线 370 条,进一步扩大了市场调节价航线的覆盖范围。
点评:运价改革持续推进,距离完全市场化更近一步。从 2004 年初次形成了政府 指导价+市场调节价的价格形成机制以来,实行市场调节价的航线从最初的 94 条 逐渐增加至目前的 1698 条,占全民航国内航线的 38%。
更多航线的票价上限打开,部分高弹性、高需求航线有望持续提升全票价格(京 沪线全票 2019 年平均涨幅为 10%)。根据 2016 年发布的《民用航空国内运输市场 价格行为规则》的规定,航司每航季上调航线不超过自身实行市场调节价航线总 数的 15%,不足 10 条的,每航季最多可以调整 10 条航线,每条航线、每航季票 价涨幅不得超过 10%。
长期看,放开票价上限的完全市场化才是终极目标。未来仍将继续扩大市场化调 价航线的范围、逐步放开提价条件,从而完全实现市场化定价。
但此次市场调节价航线范围的扩大在短期对行业票价水平影响较小:1)从行业看, 疫情冲击下票价处于低位,航司机票折扣比例大,实际票价中短期难以提升。2) 本次新政中涉及的航线普遍为联通区域枢纽和较小机场的较冷门航线,尽管放开 了票价上限,但需求较低,难以支撑票价的持续提升。
票价改革的不断推进将打开航司的业绩空间,在旺季和优质航线为航司提供额外 的业绩弹性。从航班的售票周期看,在售票的前期,票价较低,航司的收益由折 扣决定,但在随着出发时间的临近和上座率的提高,航司大概率使用全价票收割 价格不敏感的商务旅客和急于出行的因私旅客,更高的票价上限将切实提高商务 航线和热门旅游航线的收益。
投资策略:票价放开是民航业提质增效的关键一环,也为未来行业业绩弹性提供 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十四五或将迎来新一轮放松周期,持续利好中小航司。监管放松政策拐点显现,时刻放开+市占率提升,“十四五”民营航企价量齐升迎来 黄金时代,继续强烈推荐。我们自 2020 年 7 月 18 日上调行业评级至“推荐”。当 前位置继续强烈推荐成本优势最明显、运力逆势扩张、枢纽时刻有望大幅提升的 春秋航空;推荐差异化定位、享受成本收入双弹性的吉祥航空;推荐率先扭亏, 规模增长确定性强的支线龙头华夏航空;推荐国际航线逐步复苏,底部位置弹性 的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
《快捷通道启动,中日航线恢复或超预期》
事件:中日两国政府已就建立便利双边商务等必要人员往来的“快捷通道”达成 共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促进双边人员往来、支持复工复产,经过双 方协商同意,中日“快捷通道”将于 11 月 30 日正式启动。
点评:中日快捷通道即将开启,可以预期未来中日航班的快速恢复。快捷通道是 我国在严格落实好防疫要求前提下,与有关国家商谈建立的,目的是提高外籍商 务人员来华便利度,为外贸外资企业重要商务、物流、生产和技术服务急需人员 往来提供便利。以中韩快捷通道为例,相较两国目前针对入境人员的 14 天隔离, 利用“快捷通道”入境仅需一两天。受此影响,中韩航班量大幅提升,由 7 月前 的 10 班增加至 20 班/周。日本航线体量远远大于韩国航线(按 2019 年冬春航季 数据,中日航线 1969 班/周,中韩航线 988 班/周),中日快捷通道的开启标志着第 一个大体量级别的国际航线的正式放松。目前中日航班每周 20 班,未来航班频次 有望大幅加密。
国际线的恢复是全行业盈利恢复的关键一环,此前国际线削减导致剩余的大量运 力(宽体机居多)进入国内,对行业国内票价的恢复形成压力。2019 年全年国际 航线953条,占总航线条数的17.26%,2019年国际旅客周转量3185.08亿人公里, 占总周转量的 27.21%。从 ASK 口径看,国航、东航、南航、春秋、吉祥 2019 年 的国际业务占比为 38%、35%、30%、31%、17%。从日本航线时刻占航司总时刻 的比例看,国航、东航、南航、春秋、吉祥分别为 2.6%、3.1%、1.4%、9.9%、8.2%。
目前国内航线持续恢复,国际放开有望锦上添花。在 2020-2022 年供给几乎停止 的情况下,需求恢复的斜率成为关键。当前国内需求已经恢复到同比 100%以上, 大航客座率达 76-77%,小航客座率达到 82-88%,行业闲置运力为 6-7%,国内需 求只需再上行 10-15%就将拉动行业景气复苏,我们判断行业盈利拐点可能出现在 2021 年 2 季度。
2020 将是民航板块的中期底部,供需修复+航线结构优化,全行业运力引进持续 低于预期,航空行业 2021 年有望开启行业新的复苏周期。大兴机场即将放量+新
一轮一二线机场的扩建潮,航线结构将继续改善,票价带动单机盈利提升。以春 秋航空为首的优秀民营航企将最为受益。
投资策略:我们自 7 月 23 日上调行业评级至“推荐”,对未来航空盈利改善的三 个拐点做了量化精准的预判。航空机场板块是为数不多仍在低位的核心资产,底 部布局正当时,安全边际高,未来弹性大,继续强烈推荐加大配置。α品种:春 秋航空、华夏航空;β品种:吉祥航空、东方航空、中国国航、南方航空。
《交通运输 2021 年年度策略:风雨之后见彩虹,交运核心资产正是布局时》
快递物流板块:需求延续高增长,龙头价值凸显。疫情证明电商需求的潜力和韧 性,长期渗透率有望达到 30%以上,顺丰中短期顺丰的品牌价值优势仍将维持, 因此会继续独占高端需求领域。顺丰高端领域壁垒优势明显,股价再上台阶需要 等鄂州机场落地后验证时效件业务量继续高增长,通达系价格竞争仍将持续,但行业第一梯队排名已经非常稳定,往后看,盈利能力可能仍会下探,但从投资“剩 者为王”的逻辑,目前属于左侧买入阶段,首选中通、次选韵达、三选圆通。
航空机场板块:行业整体有望大幅减亏,看好中长期盈利弹性。行业中长期趋势明确:供给增速收缩+集中度提升+供给结构优化,需求恢复后盈利弹性大。随着枢纽机场新增产能的陆续投产和释放,航空公司在相对较低的增速下,必然将有限运力增量尽可能多投向优质市场,行业供给也将得到优化。十四五是优质航企的黄金期,航空机场板块是为数不多仍在低位的核心资产,底部布局正当时,安全边际高,未来弹性大。α品种推荐:春秋航空、华夏航空、上海机场;β品种推荐:吉祥航空、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白云机场。
航运行业板块:集运市场短期高度景气,中期趋势有望向上。短期来看,国内出口向好,集运需求旺盛,而海外疫情导致供给一定程度受限(海外港口作业效率下降,导致集装箱船及集装箱周转下降),运价维持高位。中长期来看,行业供给增速趋缓,不出现大规模订单的情况下,2022年以后供给有望不再增长,而正常情况下,3-4%的全球GDP增速对应3-4%的需求增长;2016年行业并购潮带来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今年上半年应对需求下行时行业选择削减运力而非打价格战,多数集运公司反而获得不错的盈利,行业底部夯实,基于供求改善和市场结构改善,预计行业中长期趋势向上,建议择机配置中远海控(A/H)。
公路铁路板块:继续推荐高股息品种。高速公路、铁路行业公司20年业绩受疫情影响而出现短期下滑,但高速公路已于5月6日恢复收费,20Q3起业绩增长情况良好;铁路行业运量同比下滑幅度也逐步收窄。我们认为公路铁路板块公司业绩短期下滑不会改变长期价值,依然具备核心资产盈利能力强、分红率高、中长期业绩稳定的特质,预计2021年公铁路板块公司业绩将稳健增长。继续推荐业绩稳健、高股息的核心资产标的:山东高速、宁沪高速、粤高速、大秦铁路。
风雨之后见彩虹,交运核心资产正是布局时。展望2021年,疫情扭转+需求改善+供给萎缩将迎来行业拐点,β方向重点关注顺周期的航空、机场、集运等子板块。α方向中期三年以上维度推荐顺丰控股、春秋航空、华夏航空等标的,顺丰控股在中距、长距快递优势明显,时效件边界扩张,成本端持续改善,有望独占高端快递红利。运力剪刀差+枢纽机场运能集中投放,十四五是春秋航空、华夏航空、吉祥航空等高运营水平民营航企的黄金期。关注跨境电商、物流地产等相关供应链龙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