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车辙
车辙的报道方向覆盖产业政策、市场及公司动态,同时更侧重于汽车文化、车型评测、以及技术解读等垂直内容。作为汽车圈非常具有原创影响力的新媒体,我们一直秉持专业、深度和有趣的报道宗旨,为读者呈现有价值的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汽车金融大全APP  ·  找新车金融产品的朋友看过来,靠谱金服能做异地 ... ·  22 小时前  
科技新知  ·  小鹏有了“雷军”味儿 ·  昨天  
科技新知  ·  小鹏有了“雷军”味儿 ·  昨天  
有车以后  ·  离谱!自动挡SUV才卖4.99万,不要太实惠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车辙

长安往事

车辙  · 公众号  · 汽车  · 2019-07-05 12:30

正文


这是车辙系列选题策划《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第三篇,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选题策划梳理和分析一些车企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其中的兴衰逻辑。


传送门: 一汽奔腾是如何打烂一手好牌,从高端走向低端的?

传送门: 江淮汽车的十年“迷局”,向左还是向右?


1998年的春晚,多数人记住了一袭露背长裙的那英和扎着丸子头的王菲,手挽手唱着“相约在甜美的春风里 相约那永远的青春年华”。


浑厚和空灵交织的歌声在中央电视台的一号演播大厅回响,无数守在电视机面前的中国人听见的是,分裂动荡的1997年已经成为历史,明天将是美好的一天,新时代正在向我们招手。


当时中国的GDP上升至至9619亿美元,相比20年前的1978年——改革开放的第一年,涨幅达到543%。


这些推动中国和发达国家拉近距离的人们,怀揣期许,在一年中最放松的夜晚相拥入睡。


也是这一年,已有136年历史的长安披上新装,等待明天到来的时刻。



长安的过去——沉甸甸的历史


翻开长安的族谱,追本溯源可以到清朝的洋务运动。


前身是李鸿章在1862年成立的上海洋炮局,试图通过“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护清朝的统治,后因李鸿章升任两江总督,迁址到南京,并且改名为金陵兵工厂。


上海洋炮局


等到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一路向西的金陵兵工厂落地战时陪都重庆,再次改名为第二十一兵工厂,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成为抗战期间最大的兵工企业。


新中国成立后,第二十一兵工厂改名为极具时代气息的中央兵工总局国营四五六厂,继续在“抗美援朝”中发光发热。


不过伴随《朝鲜停战协定》在1953年的落笔,军火需求的大幅减少,导致工厂进入停摆期,白白浪费了多余的产能。


第二十一兵工厂


面对百废待兴的战后工厂,国内却处于“短缺经济”时期,因此和众多军事大国一样,中央制定了“军民结合,学会两套本领”的生产方针,既要搞军品,也要搞民品。


积极响应号召的四五六厂以威利斯吉普为基础,在1957年仿制出中国第一款越野车——长江牌46型越野车。与此同时,四五六厂改名为长安机器制造厂。


长江牌46型越野车


时间来到1982年,中国结束了十几年的经济文化倒退,邓小平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要求军工企业承担国防建设和开发民用产品的重担。


这也标志着长安探索民用领域的开始。或许长眠的李中堂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创办的兵工厂不仅没有被战火摧毁,反而变成一家现代化的大型车企,延续到今天。


长安的故事也从沿海的上海漂到南京,最后深居内陆的山城重庆,对中国和世界发出声音。


长安CS85


长安汽车的基业发迹


为了打响开辟民用市场的第一枪,长安通过对重庆、杭州、上海、安徽和广州等省市为期四个月的调研,判断出国内对廉价载人载货汽车的需求。


于是和铃木在1984年签约技术贸易合作协定书,引进日本连续8年畅销的微型车铃木Carry,以此为基础推出SC112微型厢式货车和SC110微型载货汽车。


新车一经问世,立刻受到市场的热烈反响,同时引发了其他车企的纷纷效仿,估计不少人都见过这副呆萌的前脸,有可能在小时候还坐过类似的“面的”。


长安SC110


发展至90年代初期,邓小平在深圳喊出“谁不搞改革开放谁下台”,一句话解绑了经济发展姓“社”还是姓“资”的束缚,《春天的故事》迅速传遍全中国。


敞开国门的中国遍地黄金,许多人踩着下海经商的浪潮成功捞到第一笔财富,同样意气风发的长安在中国微型车市场占到三分之一的份额。



这也让长安吃下一颗做大做强的定心丸。


1995年元旦,长安机器制造厂和江陵机器厂合并为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结果这家公司没有产生1+1>2的效果,内部充斥着积怨和斗争,双方领导互相看不上眼,开会时分别坐在会议桌两边;江陵员工也认为待遇不如原长安员工,对高层心怀不满。


整个长安从上至下难以达成共识,工作无法顺利进展。此时的长安积压着上万辆库存车,很多地方也没有销售网点,销量更是跌至五菱、哈飞和昌河之后。


眼看时任总经理江丛寿无法协调关系,长安沦落到内忧外患,举步维艰的地步,“上面”的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在1998年决定钦点常务副总经理尹家绪上位救火。


尹家绪


“颠覆者”尹家绪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尹家绪提出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抓好人才工程、新品工程、精品工程、成本工程和行销工程五大战略,对长安从研发到销售进行了一番全面的梳理。


同年,长安和铃木在1998年联手推出基于Carry打造的长安之星,这款物美价廉的小面包承载着消费者对一世长安的向往,迅速成为千家万户的一份子,销量在短时间内突破10万辆。


长安之星的畅销,也意味着长安“军转民”第一次创业的成功。


吃上商用车蛋糕的长安不断扩大规模,在2000年6月建设占地990亩的南京分公司,负责生产单排、双排微型货车和长安之星等多款微型商用车。


一年之后,第100万辆汽车驶下生产线,长安成为自主品牌第一个迈进百万辆俱乐部的成员。


长安之星


但是长安仍然面临着产能不足的甜蜜烦恼,紧接着在2002年5月成立占地1300亩的河北分公司,主要生产新长安之星和长安星卡等车型。


随后在2005年11月,第300万辆长安之星的下线,创造了国内单车产销的最高纪录,从此远离了生存的悬崖边缘。


但是长安必须感谢的是,尹家绪绝不是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他一开始就想好只有自主研发才是车企的唯一出路,这一切源于他在1999年被铃木屡次拒绝引进新车的要求。


时任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朱华荣永远不会忘记当天夜里,不愿意被外方牵着鼻子的尹家绪不断打电话给他,问着同一句话:长安能不能走出一条自己开发汽车产品的道路?


在多数人奉行拿来主义的情况下,尹家绪在1999年召开了首届产品规划会,选派一部分研发人员到意大利都灵学习深造,之后每年拿出5%的销售额砸进产品研发。据说其他国有车企的领导见到这样的场景,也发自内心地佩服他的胆量和魄力。


到2005年年底,长安在重庆、都灵和上海建立了三个研发中心以及德国和奥地利的两个工作点,在欧洲近10个国家建有工作组,研发人员超过1000人,实现全球24小时无间断的研发。


位于意大利都灵的长安欧洲设计中心


正是他的这份真性情,把“自主创新”写进长安的政策纲领,为今后的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成功把长安带出困境的尹家绪,也把自己的事业带上更高台阶,他在2006年新年过后奉命前往北京,出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


对于这位“颠覆者”的离开,长安不少人都表示出不舍和怀念,感谢他执掌近10年的功劳。好在接任的依旧是一位正确的掌舵人。


“少帅”徐留平


时值42岁的徐留平,人称“长安少帅”,“少帅”这个称呼些许带有戏谑成分,毕竟他面对的不是一堆烂摊子,却有可能处在后尹家绪时代的光环下,毫无建树。


他直言,“对我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立足于车企的生存根本,徐留平意识到微型车的利润微乎其微,想要活下去和有所突破,必须适应未来的时代发展和消费需求。


于是他一刻也没有留恋长安商用车的风光,而是决定走上“商乘并举”第二次创业的道路。


徐留平


2006年7月,长安宣告正式进军轿车领域,徐留平描绘的蓝图是:提高质量,打造国内知名品牌轿车。


可能当时大家对汽车的概念只有:轿车、面包车和越野车,不是拉货和高车身的,一律统称为轿车。


同年11月的北京车展,长安品牌首款家用“轿车”奔奔上市,定位于入门微型车,亮点是搭载改进自羚羊的1.3L发动机,售价仅需3.98-4.88万元,在QQ垄断的微型车市场中分走一部分份额。


长安奔奔


奔奔之后的第二款车型:MPV杰勋,则是长安冲高的首次尝试。杰勋的造型和意大利设计公司联合开发,发动机和底盘调校由德国FEV完成,有了如此深厚的国际背景加持,售价也达到10.48-14.98万元。


这样的车型和价格,别说当时,放在今天也未必有人买单。


长安志勋


志翔,这个富有中国传统家庭气息的名字,不是谁家的儿子,而是长安品牌的第三款重磅车型。


志翔定位于紧凑级轿车,听着明显比杰勋有戏,由于全系标配ABS+EBD和牵引力控制系统,定价也来到7.98-11.58万元。


同样的价格,消费者完全可以选择一辆雪佛兰赛欧乃至本田思迪,或是同样是紧凑级轿车,只要5.98万元的比亚迪F3,高额的定价也注定志翔无法明志飞翔。


长安志翔


所幸悦翔在2009年的到来,挽回了长安在乘用车领域的信心。这款小型轿车由长安欧洲设计中心操刀,虽然和马自达有些神似,但是相比同期的国产车,算是自主设计了。


经过志翔的教训,这次5.39-6.09万元的实惠定价拉近和众人的距离,悦翔上市5个月后,月销量成功破万,一度跻身于轿车销量排行前十。


再之后的数据是:2010年8月销量突破10万,2013年3月销量突破30万辆,2014年9月销量达到51万辆,一同和奔奔逐渐进入主流消费者的眼中。

长安悦翔


在这期间,长安汽车 (以下的“长安”和“长安汽车”指涵盖合营企业的长安汽车集团,“长安品牌”单指长安汽车集团旗下的长安自主品牌) 在2010年10月一改之前的盾标,换成象征“Value (价值) ”和“Victory (胜利) ”的“V型”Logo,也就是大家调侃的反向讴歌。


此外在2011年12月21日,长安汽车迎来第1000万辆汽车的下线,是继一汽、上汽和东风之后,第四家千万辆级的汽车生产企业,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累计产销突破千万辆用时最短的企业。


长安汽车第1000万辆交付


即便如此,长安品牌始终对紧凑型轿车心存不甘,毕竟轿车对于当时的自主品牌来说,相当于中国汽车人的梦想。2011年的法兰克福车展,长安品牌放弃“X翔”字辈,推出逸动。


逸动的外观让世人见到长安的设计开发实力,称之为“最美国产车”丝毫不为过,就是2012年3月公布的7.39-9.49万元售价并不美丽。


当年买国产轿车的消费者,不外乎图个便宜和空间,可能为了一两百块钱就和销售磨上一天的嘴皮子。


相比帝豪EC7、长城C30和比亚迪F3,逸动受限于高半截的指导价,起初的销量谈不上出色,等到后期降价和老化的对手退出,才开始略有起色。最终在换代之前,累计七年的销量突破80万辆。


长安逸动


与此同时,12月上市的小型SUV CS35成为支撑长安品牌前进的另一条腿。7年前的这片SUV市场还没有被填满,主要对手只有长城M4 (今天的哈弗H1) 和瑞虎 (今天的瑞虎3) 这两位,占据天时地利的CS35具有成为爆款的潜力。


眼看CS35的前景一片光明,没想到上市短短几个月后,大规模爆发了机油乳化的问题,即使长安品牌在2013年3月主动召回涉及车辆,进行维修或是更换发动机,这一负面消息还是阻挡了消费者掏钱买单的一部分信心。


长安CS35


长安王朝


表面上,长安品牌一直缺少近乎垄断市场的车型,经常充当陪跑的绿叶,实际是轿车和SUV两手抓,从来没有离开过各自领域的前排,万事俱备,等待的只是一场东风。


回顾2014年,市场天平向SUV倾斜的幅度愈加明显,受到轿车拖累的自主品牌遭遇“寒潮”,市占率同比下滑2.14%,跌破40%。


面对市场转变的阵痛期,既有主力轿车,且及时发力SUV的长安品牌终于在2014-2016年迎来久违的高光时期。


首先是2014年,CS35成为H6之后第二畅销的国产SUV,逸动成为帝豪之后第二畅销的国产轿车,虽然各项评分没有拿第一,但是对手存在其他短板,因此长安品牌在2014年的销量高达138万辆,同比增长20%,位居自主品牌第一位。


再有是2014年4月上市的CS75,适逢10万元紧凑级SUV的需求暴涨,成为开创“长安王朝”的重要拼图。


长安CS75


在2015年第一个完整销售年,解决产能不足的CS75销量达到18.7万辆,帮助长安品牌突破年销100万辆大关,非但蝉联自主品牌的销量冠军,更是成为第一家年销百万辆的自主品牌,此时距离奔奔的上市仅仅过去9年。


而2016年,CS75以20.6万辆的成绩助力长安品牌达成128万辆的规模,实现三连冠,凭借2700亿的销售额高居自主品牌第一位。


这时候再也没有人质疑徐留平的能力,“少帅”的称呼多了一份帅才的意味,他也在2017年8月回到北京,出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负责振兴红旗。


就在大家一致认定长安品牌是新一届自主品牌话事人之际,长安却提前感受到车市的新一轮变化。



长安的现在——被逼的第三次创业?


2017年的跨年钟声一响,吉利的成绩定格在124.8万辆,同比增长63%,远远超过110万辆的目标。


名次方面,吉利连超长城和长安品牌,第一次登上自主品牌销量第一的位置。长安品牌则是同比下滑7.1%,销量跌至105.8万辆。


反馈到车型上面,根本原因是长安品牌的主力车型老化严重,尚未换代的CS35和逸动分别下滑12.2%和40.8%,悦翔的跌幅超过40%,月平均销量过万的车型只有CS75和CS35。


吉利却有6款月平均销量过万的车型,分别是博越、远景SUV、帝豪GS、新帝豪、帝豪GL和新远景,无一是近几年的新车或者改款车型,这几款车不少是长安品牌旗下车型的直接竞品。


吉利博越


除了销量的下滑,长安品牌接二连三地爆发质量问题,先是召回18.5万辆CX20和欧力威,接着是CS75“荣登”2017年典型投诉车型,对口碑和销量造成不小的打击。


原本2018年是长安品牌的产品大年,全新逸动、CS35 Plus和CS75问世后,前两者的销量出现好转,迎来第一个销售完整年的CS55取代CS75,成为长安品牌的中流砥柱。


可惜遇上大环境的车市下行,照样是于事无补,难以返回昔日的高度。根据乘联会公布的狭义乘用车销量,长安品牌同比下滑20.8%,销量只有82.6万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