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也是这样乍暖还寒的天气,我带着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入职了创业公司。书,是送给老板的。
之前的日子是什么样的呢?4 ~ 5人一间办公室,每天6小时的工作时间,2小时的午休时间,我一般会去公园散步1小时,这样的日子过了5年,我30岁了。
加入创业公司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艰难的抉择,之前大把的空闲时间,去读了在职研究生,周末跑去参加摄影、化妆、思维导图、油画、茶道、读书等感兴趣的活动。经常去近郊爬山,去植物园看花,也去了西北的沙漠与冰川。总之,下班比上班忙就对了,我一直在找一件自己想去做的事情。
现在的公司就是当初某个周末去学习的地方,当时打动我的就是做事的认真与细节。回想这1年,有很多东西值得思考与沉淀,先从些陈词说起。
1
执行力与创造力
这个词在耳边出现的频率绝不少于小时候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实道理也是一样的,好好学习是执行力,天天向上是创造力。举个例子,我们一个小伙伴一个月做了500个PPT,是执行力,在之后的工作中,PPT越来越好看,就是创造力。
当大量工作累积的时候,执行力是自然的,创造力则因人而异了。其实我更想强调的是持续的执行力才是创业公司真正需要的,越战越勇的人。创业公司一直是向前冲的,不可能队友已经开枪了,你的子弹还没上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组的负责人,她收到老板的各种任务时,首先想的永远是最容易实现的解决办法,然后马上行动。大到年度计划,小到一张急用的海报,都以最高效率搞定。不光在工作中,生活上也是,执行力已经是一种习惯。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团建返程时,一个同事要中途下车赶飞机,我还在百度地图有多远的时候,她已经给同事叫好滴滴了。
细细想来,我做的并不好。我能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情,当工作接踵而至,发现自己的脑子跟不上,必须歇歇。
2
自驱性
第一次看到这个词是在招聘网站上,岗位要求上写的是“自驱性强”。后来,我发现一般创业公司的招聘都有这一条,从字面上很好理解,与小时候的积极主动差不多,只不过长大的自驱性还需要我们自律。
为什么创业公司需要自驱性强的员工,网上的解释很多,不赘述,我想说的是自驱性不是习惯可以培养,也不是通过学习可以做到的。我见过的自驱性强的人,都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着自己所做的事儿。最典型的应该是我们老板了,他说过工作就是他的爱好与乐趣,他就是喜欢看后台数据,就是喜欢去钻研。当然,他最近把听歌也改成了听课。
这种因热爱而生的自驱性,会推动着你自我迭代。自驱性的强弱因热爱程度不同而异,自驱性的持久因是否自律而不同。毕竟,光有一腔热血的人比比皆是。
3
抗压性
这是到创业公司考核员工的标准之一。我把抗压性理解为稳定性,创业公司需要稳定性高的人,包括工作状态稳定,情绪稳定,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在创业公司,除了大量的工作之外,基本每天都会做自己从来没做过的事情,很容易搞砸,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很低,即使自己很乐观,压力也是如影随形的。加入公司3个月左右,我突然一直耳鸣,以为是晚上休息不好,后来合伙人跟我说她这样都好久了,就是压力大。
我才意识到很久没有理自己的情绪了。之后,也会偶尔周末去公园晨练,听听舒缓的自然音乐,看些喜欢的电影,去学习去思考......
有的人会化压力为动力,去做更多的工作。当然,每个人释放情绪的方法不一样,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就行。
很多时候,我们把疲乏归结为压力大,实际疲乏只是过度劳累,真正的压力来自于焦虑和不确定。记得许知远问陈嘉映:“现代人如何克服巨大的成功焦虑?”
陈嘉映的大意是,盯准一个事玩命干,直到你知道你干不了。我们的行动好像一个目标,去做,去行动,去创造,才知道目标在哪里。在你达到这个目的的时候,其实那个目的本身也在不断的变形。什么是良好的生活啊,良好的实践就是目的本身。
4
变化
选择了创业公司,就一定要有随时接受变化的准备。这种变化可能是你做了一天的工作不需要做了,也可能是把你调到完全陌生的岗位,还可能是公司战略的临时调整。
这些都很正常,创业公司小,可以随时根据市场调整自己,这点比大公司既快又容易。
可是,当你辛苦做了一天的工作,完全不用了,你的情绪会一点不受干扰吗?当公司战略调整了,你觉得不对怎么办?当临时让你做的新事情效果一点都不好怎么办?应该如何面对这些变化?
我也有过这样的不解,后来我发现,当你不纠结于这个问题本身时,就会解决。让自己从这个思维中跳出来,站在公司的角度去思考。特别是当变化失败的时候,可以总结反思,下次可以更好,但不要质疑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要质疑团队,也不要老板,因为他比任何人都希望这样做是对的。一定要记住,创业本身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
5
自我认知
最近才越发体会到自我认知的重要,简单的说,就是对自己的了解程度,自我认知的第一步就是对自己诚实。性格、意识、行动、注意力等多方面的觉察都是自我认知的范围,我只从定位和能力两个方面来说。对定位的自我认知决定了你的发展空间,对能力的自我认知决定了你的工作效率。
定位不是工作岗位给你的定位,也不是老板给你的定位,是你对自己在公司的定位。有一次聚餐,老板说我的工作表现超出了他的预期,本来是当作普通员工招来的,正常上下班就可以了。
其实从来公司的第一天起,我就没当做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因为喜欢这个事儿和这些人,想着大家一起实现更优质的学员体验,打造更实用的课程,帮助更多人成长。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就不会局限于自己的工作,因为本身创业公司初期权责没那么分明,需要更多的承担,所以要给自己定位,也是确立自己加入一家创业公司的发心。
我们大部分工作都是需要团队协作的,能力的自我认知可以让自己快速判断如何处理手中的工作,尽量不要让工作环节卡在自己的手里,要把这个球传下去,做不到要及时说。
在入职半年左右的时候,我对自己做了剖析,我的能力到底是什么?发现了自己优点的同时,也发现了缺点。我认真、细致、比较善于沟通,思维清晰,但是最大的缺点是不喜欢冲突。不喜欢冲突会在沟通的时候太过客气,在课程细节上打磨不够,这也是我一直在克服的。
6
标准
标准的重要性在创业初期是感觉不到的,随着公司业务稳定、团队人员增加、岗位逐渐明晰,就会发现标准是实现稳定增量的前提。为什么这么说?越标准化,受人的制约越小,公司整体业务铺开的面积越广,速度越快。
越早梳理标准流程,各部门协作越便捷,对外也会留下专业的印象。从沟通话术、岗位流程、部门协作流程,跨部门协作流程等都需要逐步完善与迭代,重要的是执行到位。
对于标准是否会扼杀人的创造性,我的答案是不会,至少在创业公司是不会的。每个岗位的标准都是自己制定的,让工作更高效,就会去不断优化标准,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
7
健康
前面说到参加公司3个月左右,我开始耳鸣。然后6个月左右,我心脏不是很舒服;9个月左右,觉得自己反应慢了;最近基本睡眠都不好,颈椎也出现了问题。所以有时候很羡慕公司里刚刚毕业的小伙伴,同样是一晚上通宵,第二天我会整天都在飘,好几天缓不过来。
前几天,与一个年龄相仿也在创业公司的朋友见面,发现她面色红润,她说是粉底遮的,前一天晚上三点才睡觉,还要这样坚持两个月。尽管目前身体没有出现什么不适,只是疲累,她也觉得这么熬下去,身体早晚会出问题。
所以如果30岁左右,想加入创业公司的朋友,要综合考量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
8
困惑
在日复一日的奋战中,曾经有2个问题困惑着我,不过现在已经有了答案。
1、一个人的管理知识储备与实际管理能力之间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有很丰富的管理学相关知识,研究大量管理案例,他的管理能力一定很好吗?如果实际管理水平没那么好,读那么多书又有什么用呢?这只是我在某一阶段的疑问。为此,我也查了一些资料,也问了管理学相关的老师,我在他推荐的《管理者而非MBA》的第八章「实践中的管理开发」里找到了答案。
这章的开篇词是:我们都需要大规模而又是针对个人度身定制的行动学习。
接着,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想明白了:管理中或许存在着一些天生本能的成分,但是它还是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通过实践,还要能够在实践的同时进行概念性的洞察。
积累了大量的管理学知识与实际管理能力不一定成正比。管理能力是需要用管理学知识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并发现新的问题,再去学习相关知识......是一个学习、实践、总结的循环过程。大量的管理学知识或许会帮助管理者少走些弯路,也可能会用不适合自己公司的管理方法去实践,效果反而不好。所以这里必须要做到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培训究竟会给人们带来什么?
自从资本进入内容付费市场,各种形式的付费知识涌入,有最先被大家知道的《李翔商业内参》《通往自由财富之路》《好好说话》等等,前几天白先勇先生也在豆瓣开了专栏《白先勇细说红楼》,这是一个每个人都有机会跟所在领域最优秀的人学习的时代。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周围大多数工作优秀的人没有参加过培训,那么培训究竟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有没有人是习惯性培训?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观察,我找到了答案。还是回到了自我认知,要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是缺什么。这个自我认知要把自己清晰的分层,思维层面和方法论层面,自己究竟在什么位置,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去学习,而不是看到什么好,什么自己不会,什么自己感兴趣就一通报了很多。
培训只是自己持续成长的一种较快的方法。如果不培训,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总结也会达到目标。培训不能让一个人参加完就优秀或者卓越,不过它是你实现理想的加速器。培训讲的知识不是你的,思考了、实践了才是你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先清楚的了解自身状况,有节制的选择培训,之后一定要思考与实践。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金星与胡雪桦的对话。
金星说:“每一个电影人都应该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
胡雪桦说:“对了,我们对电影,是有一颗敬畏之心。就跟你做舞蹈,你也是一种这是一件神圣的事情的感觉。”
解除了培训对学员究竟有什么影响的疑问,反观我们,对于每一门课程,是否也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门课?
这一年,我将 1 年活成了 2.5 年,是对比以前的工作时间粗略计算了一下。把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等过 1 年、10 年我再回头看的时候,或许幼稚,或许正确,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选择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实践了,思考了,并将会有新的实践,新的思考。
本文授权转载自生迹(ID:trace-of-life)
我是求鞭挞的小编的分界线
亲爱的读者们,为了更好的服务好各位粉丝,我们希望您能够花一分钟时间填写以下读者调查问卷,参与填写的幸运粉丝有机会得到价值228元的全年《新京报》数字版报卡一张哦~ 扫描二维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问卷。
扫描二维码填问卷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内容
周鸿祎 | 张泉灵 | 徐小平 | 李开复 | 柳传志 | 黎瑞刚 | 林依轮 | 杨浩涌 | 戴自更 | 俞敏洪 | 张近东 | 井贤栋 | 田溯宁 | 郭为 | 汪潮涌 | 张近东 | 孙继海 | 陈彤 | 汪丛青 | 刘作虎 | 冯大辉 | 吴甘沙 | 邱浩 | 毛大庆 | 张维迎 | 胡彦斌 | 盛希泰 | 阎焱 | 李丰 | 熊晓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