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凭栏欲言
放水不光会养鱼,更会养食人鱼。
周末,知名大V叶飞就某公司市值管理事件爆料维权,似乎揭开了食人鱼神秘面纱的一角。
01
恰饭问题
一则关于房地产税征收实施方案的小道消息在流传,传言深圳、成都和杭州将开始……
关于这个消息有童鞋问凭栏怎么看,我觉的完全不用紧张,上海、重庆房产税试点已经搞了十年了……
凭栏在文章《凭栏:户口会不会取消?房产税何时推出?》一文中已经给出过结论,只有当房价大跌之后,卖地赚不到钱的时候,房地产税才可能全面顺利推出。
地方政府如何恰饭,才是这个问题的核心。
02
镰刀要恰饭
市场经济的利润创造导向体系是做大蛋糕的最佳制度,但它在分蛋糕方面并不完美。
理论上,市场经济是一种比较完美的分配制度,但那是仅仅是理论。
实际上,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市场心理的巨大波动性,市场优势一方总是可以轻松的通过
信息传播时差
改变分配关系,还可以通过操纵市场心理(
市值管理或虚假信息误导等
)改变分配关系,
又被称为割韭菜。
金融市场是导致分配关系恶化的关键环节。
割韭菜现象不独独发生在金融市场,但因为金融市场对人性的极端放大到了极致,割韭菜现象尤为明显。
“金融市场几乎就是为套住你的(弱点)而设计的“
——喜马拉雅,李录
水多韭菜旺的时候,镰刀吃的肚满肠肥,对于收割尚维持了一点点矜持;
当水少韭菜瘦时,镰刀们已经习惯了山珍海味,已经咽不下粗糠野菜,为了满足饕餮的胃口,开始刨韭菜根。
于是,以
市值管理、虚假信息、修饰报表
等手段来改变分配关系的手段就被创造出来(杀头的生意只要利润足够都有人做,更何况只是罚酒三杯),问题越积越大,最终韭菜根也没多少了。
于是,
镰刀互割,内幕自爆
,收割手段从水下浮出水面。
镰刀内卷,还是恰饭出了问题。
03
无疑的通胀
关于通胀,凭栏的看法是一贯的,在2020年许多人喊通缩的时间里,凭栏也坚定的看好通胀,而现在,相信关于通胀的争议声已经不多。
看问题要从长周期看,因为长周期可以将因果问题拉长放大,摒弃噪声,让因果清晰化。
从长周期来看,一次完整的利率大周期(约半个世纪)就是通过持续的降息刺激债务堆积,将经济蛋糕做大,以债务堆积掩盖分配关系的恶化,直至利率降无可降,分配关系恶化最终暴露。
而有债务堆积必然要有债务出清,从上世纪两次大周期来看;
1)
1930年代,利率达到低谷,债务堆积达到顶峰,债务螺旋紧缩导致世界经济长期萧条,最终是二战进行债务重置和债务减记,世界经济重出发。
2)
1970年代,以高通胀进行债务减记。经过长期通胀减记债务之后,1980年代美国重新加杠杠刺激世界经济重出发。
债务出清要么以长期的经济萧条慢慢还债(但没有哪个政府会甘心选择此模式),要么以债务重置(减记)实现,无非就是战争重置和通胀减记两个主要模式。
而现在,利率再次降至谷底,债务堆积重新来到顶峰,但核武的威慑让战争后果更难被人接受。如果不以战争进行债务重置,
高通胀进行债务减记是世界经济的唯一未来。
04
放水与否,无关结局
如果没有通胀,放水还可以刺激蛋糕做大,当蛋糕做大时,割韭菜式分配缺陷还可以被经济增长掩盖。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是放水刺激生产扩张才能掩盖分配缺陷,而不是放水就行。
持有物资有两个方向的可能收益:
1)
将物资投入某项生产,并从中收获回报。包括两部分,生产收益(类同每股回报)和无风险利率收益(类同市盈率),戴维斯双击(杀)。
2)
物资不投入生产,而是囤货待涨,并从中收获回报。
当放水导致
通胀预期较高
时,持有物资待涨的收益就会超过将物资投入生产的收益,就会遏制物资投入生产,这时
放水就会刺激蛋糕变小;
反之,如果以加息抑制通胀,无风险利率升高,也会抑制物资投入生产,
收水也会刺激蛋糕变小
。
瘾君子的最后阶段,戒与不戒,其实已经无关结局。
05
韭菜恰饭,才是终极问题
分配扭曲的最后,总会形成对生产的阻碍,刺激蛋糕变小。
从长周期来看,目前的通胀预期已经形成了对做蛋糕的钳制,很快将进入
无论放水还是收水
都会压制经济增长的阶段。
而从镰刀收割阶段来看,割韭菜——刨韭菜根——镰刀内卷,大约也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