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强国梦”,再点击“关注”,可以免费收看每天推送的
爱国正能量
文章,想找小编聊可以加小编微信2426184596
好消息与坏消息并重,中国的海外合作项目遇波折
作者:
贾小强
中菲两国元首终于又见面了。11月20日,双方在马尼拉举行会谈,一致决定在相互尊重、坦诚相待、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基础上建立中菲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这次会晤,双方在贸易、投资、农业、防务、卫生、禁毒、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等领域的合作继续得到加强,并且在会后签署了突破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菲律宾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菲律宾共和国政府关于油气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这表明,随着双方政治互信的加强,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两国间的各个领域的合作都在持续深化,对于双方都有巨大的益处。
中菲现在的友好合作局面,这在几年以前,因为南海问题而紧张对峙的时候,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一位务实的领导人的上台,整个局面发生扭转,局势朝着有利于中国和区域和平的方向发展。
可是,我们不禁要问,领导人的任期毕竟是有限的,再换另一个领导人,中菲合作的友好局面还会一如既往吗?
政权多次更迭,合作屡遭干扰
因为,印度洋上一个岛国的声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对外合作的部署。马尔代夫执政党领导人、前总统纳希德19日对多家媒体表示,马尔代夫新政府将退出前政府去年与中方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因为该协定是“单向的”。
对此,我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0日表示,《中马自由贸易协定》经过双方平等友好协商,是互利共赢的,早日实施将使双方早日受益。我们相信马尔代夫政府会做出正确选择。
本来,前任政府秉承对华友好合作的外交路线,不但批准了多项中国在当地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而且还签署了前面提到的自贸协定。
但是,马尔代夫新总统萨利赫11月17日刚宣誓就职,纳希德是萨利赫的顾问、马政府执政联盟最大党——马尔代夫民主党的领导人,他曾发表“中国买下马尔代夫”等言论,力主马尔代夫与印度发展亲密关系。
纳希德声称:“中国和马尔代夫之间的贸易严重失衡。中国几乎没有从马尔代夫购买产品,因此两国签署的自贸协定只能被看作是单向的。像马尔代夫这样的小国,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达成这种自贸协定,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除了新政府官员的一些言论,从这个国家最新的多做来看,似乎政治路线也要转向了。马尔代夫新政府近日宣布多项决定,如重新加入英联邦、保留印度赠予的军机等,纳希德则频繁对媒体发言,一如既往批评中国。
当然,对此最高兴和兴奋的就是印度的西方的媒体。他们对于纳希德言论充满肯定和赞美之词,甚至还拿出很多似是而非的“证据”来印证他的发言,误导读者和舆论。
比如,路透社称,马尔代夫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马尔代夫从中国的进口额约为3.42亿美元,而同期对中国的出口仅为26万多美元。而在同一时期,马尔代夫从印度进口了约1.94亿美元的商品,出口约180万美元。
看样子,好像印度对马尔代夫更加“友好”一点。但是,这些媒体似乎忽略了一个事实,作为一个岛国,它没有完整的经济体系,资源困乏就大量的商品需要进口,从中国进口量大说明我们的产品竞争力大于印度制造。而马尔代夫的支柱产业——旅游观光产业和海产品的最大消费国就是中国。加上旅游观光收入这一块,才能更加客观、公正地看到中马经济合作的全貌。
可是,这些政客和媒体有意无意间就忽略或者说掩盖了这一点。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阻止中马经济合作的继续深入,甚至中断已经展开的多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这就是我们海外合作项目经常遇到的尴尬,从泰国的“高铁换大米”项目到马来西亚的高达数百亿美元的投资计划都接连因为政权更迭和内部的政治斗争而突遇变故。我们可以看到,一旦当事国的政局发生突变,我们的海外合作项目和投资计划就会受到干扰甚至被迫中断。
这个现象,既有当地政治环境不稳定、民主政治制度还不成熟的客观因素,又有西方势力干涉他国内政、影响政局走向的主观动力的存在。这个现象的存在,放大了中国海外合作项目和投资计划的风险,也影响了两国正常的友好交往。
对此最积极的就是那些国家的买办势力、贪腐集团极其代言人,甚至,他们还利用腐败丑闻、政治斗争甚至是意识形态的冷战思维来抹黑中国。
说到底,这还是利益分配的问题。一旦某些利益团体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或者分配不均、不公平,觉得破坏这些合作项目和投资计划有利可图,就会鼓动大家甚至勾结西方反华势力一起阻挠项目的顺利实施。
不过,事情也不是没有转机,这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里面有大国角力的存在,也有内部利益调整的因素。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缅油气经济走廊计划了。
皎漂港
一波三折,国家利益是根本
今年11月9日,停滞近3年的中缅皎漂港项目终于签了。经过协商后,中缅双方对皎漂港持股比例发生了变化,中方从85%降至70%,缅方则从15%升至30%。缅方持股比例增加,除了按照原本协议中用土地换取15%股权之外,增持的股份则需要缅甸政府出资11亿美元。最为重要的是,缅商务部副部长吴昂度对外宣称,“既然缅甸现在也需要注资了,那么我们就考虑分四阶段实施该项目”。
中缅皎漂港项目终于尘埃落定,但是就在几个月以前,还差点被迫夭折。就在8月2日,缅甸突然放出风声:将大幅削减中国投资的皎漂港规模。
两天后,缅甸副财长在接受采访时,证实了该消息。原计划73亿美元的投资规模将削减至13亿美元。而计划建造的10个大型泊位,直接砍掉8个。
中缅这个皎漂港合作项目的初衷,就是为了满足中国经济爆发对于航运需求的巨大压力和战略安全通道。我们常常提到的马六甲困局,始终是萦绕在脑海边挥之不去的隐患。可是,有了这个皎漂港以及随后的中缅油气经济走廊计划,就可以顺利避开马六甲海峡,从这里进入中国的大西南,消除这个安全隐患。
最初的时候,中国在缅甸实兑设计了两条线路:中缅油气管道和中缅铁路。两者结合的全称叫做:
中缅战略通道。
中缅油气管道和中缅铁路全面运转后,中国海上运输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至少可以降低80%。再加上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和与之配套的中巴经济走廊计划,这对于中国来说,几乎可以摆脱马六甲困局。
而且,这两大双保险机制的战略通道还可以大大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巴辐射新藏、甘肃等省份,中缅辐射云南、广西、四川等省份,再加上中欧洲际铁路,我们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就有了突破口和更广泛的市场腹地,你说未来的全面小康社会是不是指日可待了?
回到皎漂港,当时缅甸方面提出削减掉8个大型泊位,就等于砍掉中缅战略通道20%到40%的运输能力。这直接影响到了广大西南地区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不可谓不严重!
皎漂深港对中国的战略意义有三点:
一是战略突破口,二是能源大动脉,三是大洋深海战略。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海军封锁了中国的海岸线,为了获得外界的援助,国民政府修建了中缅公路,还两次派遣远征军来到海外与日军作战,可见缅甸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所以,皎漂港的弱化对于中国的海外战略布局是一个沉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