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如今世界有超过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2016世界城市人口报告显示全球超过1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有36个。大城市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最好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等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中。
然而在城市发展中的“大城市病”,也引起了关于城市发展战略的讨论和争议。那么应如何看待大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的发展?上海交大陆铭教授做客“中欧微访谈”,从严谨的实证角度,以经济学视角为大家剖析正确的城市发展之路。
访谈嘉宾 / 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今天,我们对大城市的理解有三个不太正确的观点。
一是认为大城市,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太大了;
二是认为城市现在越来越高大上,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需要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以后,它所需要的是高技能人才,低技能劳动者需要被“赶”出大城市;
三是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发展不平衡,是经济过度集中在少数地区导致的,需要抑制大城市的发展。
这三个观点是有误导性的,它们对应的政策含义是:
如果中国城市里的人太多,那我们就应该减少这个城市的人口,控制人口流入;
如果这个城市只需要高技能劳动者,那么我们就要减少低技能劳动者的数量;
如果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由于经济资源集中在了少数地区导致的,那就给欠发达地区资源,帮助他们发展。
然而这三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按照这些观点推行公共政策,就是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并且会使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付出很大的代价。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大城市的人太多了,但是思考一个国家城市的人是不是太多,还需要把这个城市的发展放到整个世界范围内去看,我们才能给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根据我的研究,大的国家需要有人口比较多的大城市。
下图是全球142个国家的总人口和这个国家的最大的城市人口之间的相关性,如果画一条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图,这个拟合线的拟合优度可以达到85%,非常接近于1。如果接近于1就说明这个城市人口的解释变量就只需要一个变量就行了,就这个国家的总人口。
所以如果这样看,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它的总人口越多,这个国家最大城市的人口就会越多。如果我们以上海作为中国的最大的城市,按照推论,目前中国大城市人口数量是远远低于由总人口所决定的城市人口数量。
现在大家可能会问,上海如何容纳这么多人?这里有一个误解,认为上海的土地没有了,其实上海还有非常多的土地,包括农业和工业用地,还有很多存量没有释放出来。另一方面,我们再进一步想,我们所讲的上海未来是什么概念?
为了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我们先看东京。东京有两个概念,一个叫东京都,一个叫东京圈。东京都的面积只有现在上海的1/3,但它有1300万人口。另外一个东京的概念叫东京圈,东京圈实际上就是东京都市圈的意思。东京圈现在最新人口统计大约在3 700万左右,而且还在持续增长。那么东京圈大概有多大?东京圈的面积相当于上海现在管辖范围的两倍左右,相当于上海加上苏州这么一个人口规模。东京圈占有日本人口的1/3。
接下我们看用地,东京圈的都市蔓延范围,如果我们从东京都的市中心往外,可以延伸到70公里之外。这几乎相当于从上海市中心,到苏州市中心的直线距离。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任何对于土地供应的人为限制,从都市圈的范围内考虑问题,那么上海未来的用地根本不是问题,这样就可以顺应未来的上海人口的增长。同时土地的供应充足以后,房价可以不要像现在这样涨的那么厉害。所以中国大城市并没有太大,人也并没有太多,地还可以有更充足的供应。
谈到人口结构,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误解,认为城市经济发展以后,不需要很多的“低技能劳动者”。这里大家去想想自己的生活,我们在生活中要不要吃早点?要不要雇钟点工、护工?这些人不是高技能劳动者,但他们的确是我们生活所需要的。这样的一个现象称之为叫技能互补性。
互补性会发生在两个环节,第一个是生产环节,比如金融区的高档写字楼需要保安、清洁工、快递员等等。另外一个互补性出现在生活环节,当你收入水平提高了以后,你的消费结构增加服务性消费,而这些服务的提供者,往往是低技能劳动者。
由于互补性的存在,我们观察到,在纽约会有高技能劳动者和低技能劳动者同时流入,因为他们之间是互补的。反而是中间档次的人不一定流动,因为他们既没有办法到华尔街去竞争,也不愿意去做保姆、超市收银员。这部分人在二、三线城市生活会更好。
中国现在的情况是,大城市的确吸引了大量的高技术人才,而低技能劳动者的供应数量却相对不足。这种供应不足会造成低技能劳动者服务价格上升。这样原本我们想雇佣一些低技能劳动者来提供服务,由于价格贵了,就不雇佣了,这个时候从总体看,这个城市的生活质量会下降的。
我们再进一步去思考,当高技能劳动者,能更多地到餐馆里去吃饭,更多地雇佣家政服务,释放出来的时间就可以用来学习、和同事交流,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如果现在因为服务价格太高,这些工作都需要高技能人才自己去做,他的学习和生产率的就会下降,最后会损害到这个城市的竞争力。
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主要是来自于高技能劳动者,这部分劳动者决定是否在上海生活和工作,主要看三个变量,一是收入,二是花多少钱在房子上,三是花多少钱在服务上。为什么要单独拎出房子和服务,因为房子和服务基本上是当地需求,不可以运输的,不像吃和穿的东西,可以从外面运过来,但是房子和服务一定是当地的消费。
如果我挣的钱由我的劳动生产力给定,我的房子却贵了,因为土地的供应受到限制,在我们传统思维之下,甚至有人提出来要以房控人。越以房控人,土地供应收紧,房价越高。房价高上去了,住房开支增加。劳动力又管住了,服务价格又上去,又会导致大家自己为自己提供服务,人的生产率就下来了。
这三个变量一比较,那我就不去大城市。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总觉得要去控制用地、控制人口,结果对这个城市竞争力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削弱这个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
现在大城市的政府总是想通过提供公租房吸引人才。其实真正需要大城市为他提供公租房的人才,恐怕不是能够代表这个城市去与全世界竞争的人才。真正能带领城市发展的人才能否留下来,就看三个变量,能挣多少,房子多贵,服务价格多贵。
如果我们把政策的思维转过来,加大土地供应,不让房价涨那么快,同时人口控制放松,让服务价格不要涨的太快,才能真正能够帮助大城市提高它的竞争力。我要强调的是,不要以为城市发展了以后,就不需要低技能劳动者,这个思维要扭转过来。最近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一些城市在驱赶外来劳动力过程当中,专门针对低技能劳动者,这不对的。像北京把菜市场都关掉,让居民、老百姓的生活变得不方便,这不是我们要的城市。
关于城市发展,还有一个比较大的误区认为,现在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很严重。我们的经济大量集中在了沿海地区,特别是一些大城市,所以就导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中小城市怎么办?所以要限制大城市的发展。
我要强调的是,我们要注意区分两个概念,一个是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一个是区域经济的均匀发展。很多人包括政策制订者,都把这两个概念混淆了。大家讲的平衡发展,往往就是指经济的均匀发展,就是要限制大城市规模,鼓励小城市发展。这种做法是把人口在空间上更加均匀,这个思路是农业社会的思路,因为农业生产主要是耕种土地,需要把人分散在各个土地上。但是不符合现代社会。
现代经济,是需要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我们称之为集聚经济。我们看下美国的经济分布(下图),高度集中在少数地区。红色的几个区域,占了美国GDP的50%,而剩下的大面积蓝色地区,贡献了剩下的50%。如果我们在州的层面去算,美国最富的加利福尼亚州的GDP规模占美国经济总量的14%,单独拿出来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该州能进入前10名。所以美国经济分布是非常集中的。
这种集中会导致美国经济的不平衡吗?实际上没有,美国每个州人口在全国所占的份额和它GDP所占的份额是高度一致的。这就是经济的集聚和不同地区在人均GDP意义上的平衡发展是不矛盾的。恰恰有些地方需要更多人来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因为他有很强的规模经济,人口会集中。
中国有很多省,特别沿海地区一些省,GDP的份额要远远超过人口份额,而中西部人口份额远远超过GDP份额。所以真正的问题是,中国长期以来在人口流动上的障碍,导致整个国家的人口流动跟不上经济的集中进程,所以才会有我们讲到的地区和地区之间人均GDP的差别。所以我们应该通过促进人口的流动,来实现地区和地区之间经济的有效分工和人均GDP意义上的平衡发展,这才是中国真正的出路。
中欧菁英会会员: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如何避免出现大城市病?
陆铭:道理很简单,现在出现的拥堵问题、污染问题都是城市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当供给和需求相对不足的时候,就增加供应,改善供应的质量,但是不要去控制需求。我们可以增加供给的数量,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同时调整产业结构。
发达国家的大城市,比如伦敦、东京、洛杉矶,在半个世纪以前,问题也非常多。但是经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直到以服务业为主的时候,污染就自然而然下降。另外在基础设施的发展上,如果逐渐形成以地铁出行为主,就可以解决通勤问题。这里有一个悖论,大城市人多,反而越有助于你的经济结构转向服务业,有助于你在城市通过提供比较便捷的地铁网来治理拥堵问题,进而增加通勤的效率。
中欧菁英会会员:大城市的发展也带来了高房价的问题,有好的解决方案吗?
陆铭:这是个思维方式问题。大城市有它的好处。我们为了获得大城市的好处,就要有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房价。所以房价是不是问题,要看导致它出现的原因。如果房价上升是由需求导致的,那就不是问题,一个人愿意住贵的房子,一定是因为他得到的更多,他的收入会比房价更高,他才会去愿意住这个房子。但如果是供给因素造成的房价高,那就是问题了。
我们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面,恰恰因为我们觉得城市太大了,要人为去划定这个城市的边界,然后在人口流入地收紧土地供应,这导致人口流入地房子供应不足。所以在一线城市由于供给不足所导致的房价上涨,才是我们今天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完整访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