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新闻  ·  “今天过不去的,明天都能过去” ·  10 小时前  
新华网  ·  这几项体检项目,要重点关注! ·  昨天  
新华社  ·  今年首场寒潮来袭 ·  昨天  
浪潮工作室  ·  过春节常囤的年货,为什么有费列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当信息泄露成为“产业”,你就基本“透明”了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2-13 11:31

正文

近日有媒体报道,花几百块钱就能买来一个人的“整套”隐私信息——包括任何开房记录、航班记录、犯罪记录、个人名下房车资产、持有的各类证件、甚至是实时手机定位,只要肯花钱,都能查出来。提供这类信息查询的服务商竟然声称“在全球范围内,提供24小时服务”。


一个服务商家竟然有如此大的神通,那我们的隐私……不,都这样公开了还能叫“隐私”吗?




点击音频,听新闻!




一问:服务商的“神通广大”从何而来,个人信息是怎样泄露的?


在一些qq群和论坛上,不少服务商称,只需提供身份证号码,就可以查询个人隐私信息。根据不同项目收费,几百到上千都有。


有媒体记者就提供身份证号及姓名给服务商,只用300块钱,就从一家服务商手中获得了准确的开房记录。如果再花600块钱,还能查询四大银行的存款记录。花700元,可以买到“身份证大轨迹”,常住人口记录、暂住人口记录、火车记录、航班记录等统统准确显示。



这些服务商说,“真实的身份证+名字,只要钱到位,没啥查不到”,甚至,通过gps和基站,还可以查询手机使用者的实时位置。


服务商:能够定位,只不过是模糊定位,只能限定某一片范围,在北京啊比如说朝阳区哪几个街道之内。

记者:大概能到几公里啊。

服务商:大概能到五公里之内吧。


一些信息提供者表示,通过GPS来定位,准确度甚至可以达到20米。不但行车记录仪可以提取,尽管自己只能查本市的,但是其他范围也能帮忙询问。


服务商:有好几种方式呢,比如说查那个行车轨迹,是跟车管所那边有联系,可以让他们在系统里面调,看他走哪边走的……

              我们是接这些东西,后面是给到那些,他们会有一个有这种专门的群,会把人拉进去,在里面问,谁有消息谁可以那个,谁有消息谁卖,然后把消息告诉你。




事实上,个人信息泄漏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有网友甚至这样比喻,虽然每天穿着衣服出门,却感觉自己越来越像一个“透明”人。



二问:个人信息泄露的产业链是如何形成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安全专家说,因涉及到多个环节,信息究竟是从哪个渠道泄漏出去的,并不好判断。但目前,常见的获取个人隐私信息的手段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就是采用技术侵入别人的服务器,或者控制别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非法获取信息数据的。


第二种就是带有木马的短信,或者采用伪基站发送这种木马短信,冒充各类网站页面的钓鱼链接。


第三种就是假应聘员工,应聘成功后只做几天岗,把恶意偷窃技术的软件植入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然后就离职。


第四种就是拉拢或者贿赂各种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单位的内部员工。


此外,还有一些违反公开信息使用协议,采用爬虫软件去批量抓取公开的信息,然后与非法获得的数据进行再加工再整合,产生新的信息和数据再次出售。



安徽马鞍山市公安局雨山分局雨山派出所副所长吴阳说,据他了解,目前每年都有近6亿条个人信息数据被明码标价售卖,最容易被贩卖的数据通常是姓名、身份证、手机号码这样的基础信息。


吴阳:最常见的组合是姓名、身份证、手机、家庭住址、邮箱、账号密码等。通过大数据分析,又可以一环套一环,关联上汽车型号、发动机识别号、工作单位、网络轨迹等内容。


这些信息购买者有些是用来作业务推广,还有一些是熟人查询:


吴阳:平时我们会接到一些市民的报警,主要就是不堪推销电话的骚扰。比如说,有市民在买房后,很快便被装潢公司、家装建材商轮番骚扰。甚至还出现过情侣之间出现信任危机,其中一方私下查询对方开房记录最终导致打架斗殴事件。




此外,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借贷公司会通过相关服务,定位欠款人,追讨债务。此前出现的欠债人亲属接到“呼死你”电话和骚扰短信,就是通过购买个人隐私信息实现的。


也就是说,个人隐私信息泄漏的背后已经是一条完整产业链了。


据此,有安全专家表示:

从这些人自制或者定制一些非法获取信息和数据的软件开始,到使用这些软件去批量非法地获取这些信息和数据,这是第二个环节,那么第三个环节是拿来这些数据和信息之后按照需求进行加工和清洗为主的环节,那么清洗和加工完之后要有一个销售的环节,还有就是这些软件的制作,信息和数据的获取还有销售的环节都需要有一个平台来进行,那么就有人会去搭建这么一个平台。


三追:个人信息泄露有相关法律规定吗?


对于贩卖个人隐私,法律上有相关规定,比如,

《刑法修正案(九)》中明确:“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但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因此,如何确定“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和范围,什么样的情况属于“情节严重”及“情节特别严重”,需要进一步解释和说明,而对于这个产业链上的非直接买售环节,谁是主管部门?又如何处理?更加模糊。公民隐私信息何时真正安全?


中国之声将持续关注。



来源: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记者:周益帆

微信编辑:张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