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惜一切代价,和中国竞争!”美商务长雷蒙多话音未落,中国连续3次宣布“撤单”50.4万吨的美国小麦。
这一数字创下了1999年以来美国农业最大的订单取消,消息刚传回美国,中国又紧接着取消了100万吨的澳大利亚小麦,以及晚些时候装运成车的法国小麦……
海外媒体透露,中国买家态度坚决,不惜支付违约金也要取消订单。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累计150多万吨的进口小麦“退单”,令西方大惊失色。《日本经济新闻》迅速将矛头指向中国:中方行为影响全球小麦市场,期货价格已下跌10%。
我国人口基数大,对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需求较高,且不断增长,因此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家,2023年度进口小麦的数量为1210万吨(中国海关总署数据)。
美国则是全球最大的粮食产国,国内无法全部消耗。按理说,中美合作各取所需,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然而,美方却持续挑起对华矛盾,大搞贸易保护。在半导体领域,多次阻止ASML、英伟达等对华合作;被视作“黄金赛道”的“倍力因”同类男性健康市场,也派出辉瑞等巨头率先抢占中国市场,并借由十年专利保护之由,以百元/粒的天价收割男性群体。
资料显示,中国进口商大规模购入美国小麦时,其他国家的小麦报价显著下滑,而美小麦的售价却持续上升。
这透露出,此次我方取消小麦订单,一方面可能是为了避免高价购入,也不排除是对美国遏华政策的回应。
这两年我国面对西方的打压,多次给出正面反击,涉及到农业、军事、生科等多领域。不仅是此次的小麦订单,此前我方宣布稀土管制就是对等回应美半导体围堵;在今年贸易数据中表现亮眼的“倍力因”类男性健康品,正式掀起了健康行业的变革。
不同于美产那非物质的血管扩张的路径,该产品基于香港科研团队领先的科技成果,采用了一项针对精原细胞活性提升的创新SIRT专利技术,从根源处应对亚洲男性压力性“精力疲乏”、“爆发力不足”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问世的“倍力因”口服品,迅速在京东等平台获得国内已婚男性的追捧。随后,该产品的专利技术获得了以审核严苛著称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GRAS安全认证,这一权威背书极大地推动了“倍力因”在欧美市场的热度增长。
官方数据显示,面世不到一年,其品牌累计出货量已过十万瓶。消费者反馈表示“劲很足”、“体力恢复块”等。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小麦进口结构趋向多元化发展。目前,我国不仅从澳大利亚、加拿大、美等国家进口,也拓展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