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巴赫爱喝胡辣汤
情绪管理文章by巴赫爱喝胡辣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昆的科研日常  ·  我被导师PUA了? ·  昨天  
武志红  ·  婚姻的真相,你越早知道越好 ·  2 天前  
A项亮  ·  项亮文字的核心思想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  2 天前  
A项亮  ·  项亮文字的核心思想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  2 天前  
简单心理  ·  DeepSeek好像在塑造一种新型依恋关系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巴赫爱喝胡辣汤

有问有答:男友520没有给我准备礼物,是他不够爱我,还是我太“作”了?

巴赫爱喝胡辣汤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9-05-21 21:50

正文


【提问1:男友520没有给我准备礼物,是他不够爱我,还是我太“作”了?】


问:巴赫姐,你好。今天是520,我舍友的男朋友给她买了一束玫瑰,我拍照发给了我男朋友,暗示他“以后能不能给我买”,他很爽快地答应。但是我真实目的就是希望他今天能够给我一个礼物一份惊喜。


我不知道男友不给我准备节日惊喜,是不是就能判断他不够在乎我?一方面觉得这些都是物质,两个人开开心心的每天都是情人节;但是另一方面,“男人爱不爱你看他愿不愿意给你花钱”这样的说法我也很赞同。


我想问巴赫姐,对于男友给女友送礼物准备节日惊喜,怎样判断一个合适的尺度?


答:建议使用 【确认爱的仪式法】 ,设置几个固定的仪式点,形成规律,其他节日均不做要求。 比如设置:


1 你的生日;


2 他的生日;


3 每年2月14日情人节;


——这三个点为仪式点。那么,你们双方就要坚持做到:


1 每年你过生日的时候,男友要提前认真准备礼物,安排当天约会;


2 每年他过生日的时候,你要提前认真准备礼物,安排当天约会;


3 每年情人节的时候,你们俩要提前商量当天的约会安排,认真过这个节。


(注:仪式点要设几个?设哪几个?需要你们自己商议决定,我只是拿这三个节点举个例子而已。)


设定好这三个固定仪式点之后,别的节日,就不做要求了,如520,七夕,白色情人节之类的,就可以忽略了。


只要每年到这三个节日的时候,我们双方都还坚持着对方留出时间,花心思去设置约会,认真过这三个节,我们内心就确认彼此还是爱对方的。


——这就是你所说的“度”。“度”是靠我们自己人为设定的,设定好了之后,你们双方认可,双方坚持去做就可以了。


在你们设定之外的别的乱七八糟的节日,就不必去过了,也不必额外期待对方给惊喜。只要我们把设定的几个仪式点都认真对待了,就已经足以证明足够爱了。


反馈: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谢谢巴赫姐!

【提问2:吸引力法则真的有用吗?为什么我用的时候会很焦虑?】


问: 巴赫姐,吸引力法则真的好用吗,为什么我用的时候反而觉得有些焦虑,效果自然也不太好呢


比如说,我头发是那种比较枯燥,而且发量少,然后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的头发很柔顺,我的头发会长出来很多的”。


但感觉心里就会有另一种声音说不可能,反而会有一点不安的感觉,就是在我对自己说肯定句 的时候,心里会有一种不相信的感觉,反而不舒服……


答: 吸引力定律是需要【想】+【做】同时进行,才能产生效果的。


光在脑内想“我的头发很柔顺,很多”是不足以发挥出全部效力的,你还得为此付出行动,得去“做”。


比如,花一些时间去调研考察一下发膜,每次洗头的时候认真用发膜护理头发;


比如,饮食注意多吃黑芝麻等养发的食物;


比如,作息规律少熬夜,少对着电脑屏幕,注意防晒等等。


吸引力定律其实是为了让人们相信“做,是有用的!”——从而更加敢于付出成本去“做”。


不懂得吸引力定律的人,吃亏的地方就在于: 他们看起来好像是在“做”,但其实内心根本不相信“做是有用的”,所以他们在“做”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灌注全部的心血和精神去做。 那他们“做”的品质其实是很差的,根本不足以实现他们的理想。


反馈:巴赫姐,我现在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就是说吸引力法则重在对心态的调整,从而改变行为,最终改变结果。嗯,我懂了。谢谢巴赫姐姐的指点

【提问3:我找男健身教练当私教,男友吃醋生气,到底是他的错,还是我的错?】


提问:巴赫姐,我最近在练健身,想要找一个私教辅导我,但由于私教是男的,我怕男朋友会介意,所以就提前问男友:“你介意我找男私教吗?”我男友说“不介意啊,你找私教是你的自由啊。”


但实际上他就是介意了,他这些天的情绪都很低落,脸色很黑,也不跟我说说笑笑了,问他怎么了?他说“你自己心里难道还没有点数吗?”


我就不高兴了,他如果介意的话,我问他的时候他怎么不直说?为什么要让我猜?他既然当时说他不介意了,为什么后来又跟我生闷气?


答: 这件事里,双方都有做的不妥当的地方。


1 你的不妥当之处,在于你缺乏避嫌意识。


在成年人的社会中,非情侣关系的男性和女性交往,是要注意避嫌的,有些事情是被社会公序良俗所默认应该主动避开的,比如:


· 异性男女单独共处一室;


· 异性男女其中一方经常开车接送另一方;


· 异性男女单独结伴旅游;


· 异性男女单独约吃饭,约看电影;


· 异性男女晚上长时间打电话聊微信;


· 异性男女服务性肢体接触(比如女学员找男私教,男顾客找女按摩师等)。


即使你们是纯洁的友谊关系,但以上事情一旦做了,就会被社会主流思想认定为“这俩人有暧昧”。所以,要想不被误会,就要主动避嫌。就像在瓜田里不系鞋带,李子树下不扶帽子一样,以免给人误会。


所以你压根就不该问男友“我找男私教你介意吗?”——这个问题问出口,就已经说明你缺乏避嫌意识了,所以这一点惹怒了男生。


2 男友的不妥当之处,在于他不直接表达需求。


即使女友缺乏避嫌意识,她问了一个越界问题,男生很生气,但是,男生也应当用负责任的态度,真实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假装大度不在意,实际上又憋着生闷气,影响两人的关系。


男方措辞参考: “亲爱的,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出去做按摩,找个女按摩师,我跟你说我没有别的想法,你心里会介意吗?” 引导女生换位思考,并借此机会帮助女方建立避嫌观念。这是沟通的正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