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最后一周,A股主要宽基指数和风格指数涨幅均在25%左右,这一涨幅在全球市场都属罕见。l 我们汇总中国、美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法国、英国、德国、韩国、印度共10个股票市场1990年以来的行情,单周出现20%以上涨幅案例共11次。经验规律表现为:
①暴涨多出现于危机模式下的暴跌之后;非全球性危机的情况下出现单周大涨20%+的案例只有2015年的A股。
②大涨一周之后,多数案例会继续惯性上涨几天,但20日左右多以调整为主。11个案例中有8个继续上涨,平均幅度在8%左右。触顶之后随即进入盘整阶段。风格层面,T5-T20阶段小盘整体更优。
③T20-T60逐步分化,酝酿方向。约20个交易日的盘整之后,各案例走向逐步分化,涨跌基本五五开。但风格方面,这一阶段无论市场走向如何,小盘股的胜率都要更好。
④T60-T240验证基本面,决定方向。能够至少走出中期级别趋势的案例都能够看到核心数据的持续修复;反之,未能形成中期级别趋势的案例(00年韩股和15年A股),最终都源于基本面修复被证伪。
六、
A股财报:非金融下行趋势尚未扭转,净利率、资产周转率继续拖累ROE
全A非金融盈利情况:
A股非金融三季报累计及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均回落。其中累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7.2%(中报-5.3%),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10.0%(中报-6.0%)。
主要宽基盈利情况:
部分宽基指数营收增速继续下探但净利润同比得到改善,上证50、沪深300的24Q3累计净利润同比改善较多;而国证2000、中证500等中小盘以及创业板指(-4.1%)净利润同比继续回落。
全A非金融盈利质量:
A股非金融24年三季报ROE(TTM)为7.16%,相对于24中报的7.50%下行0.33pct,主要受利润率及周转率回落拖累。
10月初市场虽冲高回落,但成交活跃度较前三季度仍有显著提升,日均换手率也已逼近15年高位。在交投活跃,但基本面下行趋势尚未显著扭转的情况下,主题、事件、传闻更为资金所偏好,因此整个10月小微市值、亏损股指数的表现反而明显好于大中市值、基金重仓股。
八、
公募基金:发行端尚未明显好转,新能源和出口链获增持
基金三季报主要关注:
①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止跌企稳,但机构定价权仍在变迁。截至24Q3,主动权益基金持股市值3.2万亿,暂时结束了21年以来连续3年的规模缩水;但发行端来看,主动型公募仍然相对低迷,险资和被动型基金是今年市场主要增量。
②宽基配置上,一方面,基金对于科创50、创业50的配置抬升较多,也受到ETF流入带来核心标的引流影响;另一方面,资金南向意愿高涨,并主要流向弹性更大的恒生科技——三季度港股配置比例提升至12.5%左右,接近21年初南下配置高峰的13%,其中恒生科技占比达到5.8%。
③行业配置上,【经济周期类】在政策引导下底部增持。“政策驱动”引导加仓,如地产链、设备更新&以旧换新等。【稳定价值类】Q3开始分化。受全球定价及经济形势影响较大的商品减持(铜油金),增持板块主要为银行。【景气成长类】中主要增持新能源、科创、出口链。
九、美国大选:靴子即将落地,当前共和党横扫概率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