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中国县级视角,探讨了碳交易政策对低碳经济的影响。通过使用三重差分法,研究发现碳交易政策显著提高了高排放能耗占比高的县域或第二产业产出占比高的县域低碳经济质量。同时,行政干预促进了低碳经济的质量,市场机制的作用则滞后且积极。此外,森林覆盖率和技术进步也是提高低碳经济质量的重要渠道。文章建议继续发展和完善县级碳市场的制度建设,并重视技术进步在提高生产率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作用。
行政干预对低碳经济质量有积极影响,而市场机制的作用则相对滞后。文章建议加强市场机制在碳交易市场领域的主导作用。
森林覆盖率和技术进步是提高低碳经济质量的重要渠道。政府应鼓励节能减排领域的技术创新,并加大研发投入和财政补贴力度。
文章建议继续发展和完善县级碳市场的制度建设,并针对中国市辖区与区县之间的异质性,制定有针对性的行动计划。
文献来源
原文题目
:
The impacts of carbon trading policy on China
’
s low-carbon economy based on county-level perspectives
原文作者:
Ming Gao
作者单位: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原载期刊:
E
nergy
P
olicy
发表时间:
2023
年
2
月
关键词:碳交易政策
;
低碳经济
;
行政干预
;
市场机制
;
技术进步
;
森林覆盖
率
观点摘要
在
“
碳峰值
”“
碳中和
”
背景下,碳交易政策在中国微观低碳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然而,由于数据有限,关于
CTP
(
Carbon Trading Policy
,
碳交易政策
)
对中国县级低碳经济质量影响的讨论还不够多。基于此,本文基于
2006-2018
年卫星数据对中国县级低碳经济质量进行估算
,
特别是通过低碳
GDP
与实际
GDP
的比率来评估低碳经济的质量,该比率考虑了森林碳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通过夜间灯光数据修正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利用
DDD
(
difference-in-difference-in -difference
,
三重差分法
)方法考察了
CTP
对中国县级低碳经济的影响。
研究表明:
(
1
)
CTP
显著提高了高排放能耗占比高的县域或第二产业产出占比高的县域低碳经济质量;(
2
)机制分析表明,目前行政干预促进了低碳经济的质量,而市场机制的作用滞后且积极;(
3
)森林
覆盖率
和技术进步也是
CTP
提高低碳经济质量的重要渠道。
基于以上研究,建议:
(
1
)
中国应继续发展和完善县级碳市场的制度建设
,地方政府应更加重视建立市场机制在碳交易市场领域的主导作用;(
2
)
技术进步对提高生产率具有很大的潜力,各国政府应继续鼓励节能减排领域的技术创新
,
政府应加大研发投入,为高排放和更清洁的先进能源技术建立研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