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刚过四分之一,连锁酒店华住集团便新闻不断:2月底,华住宣布以36.5亿人民币全资收购桔子水晶酒店集团;3月中旬,集团发布财报,2016年盈利8亿元,同比增长达84.3%;同一时间,华住入围2017“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稳居酒店类品牌三甲……
这家201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酒店集团,目前市值已达282亿人民币。而掌舵这个百亿帝国的,就是被外界喻为“创业教父”的季琦。
季琦创造了一项纪录,在短短的10年内先后带领携程、如家和汉庭(如今的华住)在纳斯达克上市,如今,这三家公司市值都已超过百亿。
而现在的季琦却只专心做一份事业,那就是华住,他说:华住才是我一辈子的事业,不仅要做中国的酒店集团,还要做世界的,打造一个开放、协同、共荣的酒店业生态圈。
1966年,季琦出生在江苏如东,祖上三代都是守着一亩三分地,靠天吃饭。季琦父母每天起早贪黑,年复一年在农田里种地、收割、到集市上卖钱,最大的愿望就是家里能蹦出个大学生。
季琦确实很争气,每次考试都雷打不动稳定在全校前三。
1985年,他顺利被上海交大工程力学系录取。不过到了上海,季琦发现这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大城市并不友好,周围记很多同学瞧不起他这个农村来的穷小子,因为他不会说上海话。
使劲学了一年上海话还是没有学会,季琦很生气,干脆自暴自弃,成天泡在图书馆消磨时间——读哲学、读历史、读毛泽东传记。大学带给他的收获不是专业知识,而是让他想通了一个问题:个体对于世界来说,是非常的短暂,有的人平淡无奇,有的人波澜壮阔。自己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
1989年从上海交大力学系毕业后,嫌原专业太过枯燥的季琦考上了同校的机器人专业研究生,就读期间,他首次接触了计算机,成为了精通软硬件和组网的高手,由此还攒下了不少“外快”,生活开始转变,他一下子成为了学校里的“有钱人”。
1992年毕业后,季琦突然想出国,“班上混得最差的都出去了,不出国让人看不起。”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找人借了1万美元跑到了美国。
照理讲,当时的美国很不错,空气清新,生活质量高,没钱还可享受每月500美元的低保,但是季琦却很郁闷,因为他的硕士文凭没人承认,根本找不到正儿八经的工作,只有涮盘子、洗厕所的份。
不过,盘子刷得再好也只能住地下室,一个月剩不下几十美元。到了1995年春节,季琦实在熬不下去了,他决定打死也要回国。
等季琦回国才发现,美国的盘子没有白刷,远来的和尚好念经,周围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喝过洋墨水,是有钱人。
回国后,季琦开始在IT领域耕耘创业。为了赚钱,季琦做过系统集成,也做过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软件开发等等,靠着这些业务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9年3月,在上海的一个菜馆里,几个人不谋而合,包括季琦在内,就有梁建章、沈南鹏、范敏几个人,他们认为互联网在美国这么火,而国内才刚刚起步,最终他们选择了比较看好的旅游网站做。
1999年5月,季琦与梁建章、沈南鹏、范敏共同创建了携程旅行网,四人按各自专长分工,季琦任总裁,梁建章任首席执行官,沈南鹏任首席财务官,范敏任执行副总裁,这个在今天互联网届无人不知的黄金搭档,被称为“携程四君子”,说他们开创了中国的在线旅游行业一点也不为过。
当时还是中国的互联网初期阶段,季琦通过在美国的学习和所见所闻,相信互联网为创业者带来的机会不仅仅是体现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体会互联网的精神,用这种精神去整合传统产业非常有用”,就像我们现在的“互联网+”的概念。
深刻意识到这一点的季琦,通过互联网与传统旅游业结合,整合全国各地的旅行者通过平台向酒店、航空公司下单,开创了在线旅游的新玩法,很快就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旅游市场。
携程也从中获得了飞快的发展——2003年12月,携程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如今的携程旅行网市值已经翻20多倍之多,会员超9000万,员工超25000人。
从成立到上市,携程仅用了不到4年时间,期间,季琦作为主心骨CEO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
2001年9月的一天,季琦在网上浏览关于携程的消息,偶然看见一位网友发的帖子,“携程什么都好,就是预定宾馆的价格太贵了。”一点进去,发现下面的留言都是清一色的点赞。
季琦顿时冒出一身冷汗,“可是大问题啊!”接下来的一个月,他带着一个本子、一把尺子还有一个老式的佳能胶卷相机神秘的消失了。
干什么去了?原来季琦睡遍了全上海锦江之星等所有经济型的连锁酒店,每个酒店的房价多少、多少间房、床有多宽、门有多高,都摸清了。他还跟每个酒店的大堂经理、服务人员都聊个遍,也把房客资料和估算成本都记录下来。
经过回归分析,季琦发现客房入住率高的酒店一般都是普通工薪阶层,一天吃住维持在300元以里,住宿要求也不高,干净舒适就可以。
于是,2002年,季琦决定再搞一个连锁的经济型酒店。“把旅游业和酒店业相结合。”
当年3月,如家酒店诞生,季琦从携程总裁变成了如家的CEO,沈南鹏担任联席董事长。
由于如家的房价比很多三星级酒店的价格还要低10%-15%,加上携程网庞大的订房网络和融资能力,半年不到,如家的利润率就稳定在了20%。
2003年2月,创立仅8个月的如家荣获“2002年中国饭店业集团20强”称号,打响了品牌,“门庭若市”的如家也成了商旅出差的首选项之一。
2003年4月至6月,受非典影响,中国旅游业损失惨重,在众多酒店入住率跌至10%以下的低迷时期,如家却创造了平均入住率50%以上、部分连锁店出租率高达70%的好业绩。此外,如家在2003年还分别拿到了两轮融资,共计430多万美元,缓解了资金压力。
凭借非凡的眼光和魄力,季琦把危机化为了转机,让如家站稳了脚跟,又在危机过后踏上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2005年,如家的业绩实现了飞速增长,营收总额达2.69亿元,净利润达2093万元。截至2006年6月底,如家经营及授权管理的酒店数量达82家,筹建数量为57家,总收入已达到2.49亿元人民币。2006上半年,如家的净利润达到2725万元。
2006年10月,如家酒店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酒店业海外上市第一股。
其实早在如家酒店上市前一年,季琦便已离开,酝酿着第三次创业。
早在2004年的时候,季琦就发现酒店市场看似竞争激烈,但细分领域其实还存有许多空白,在经济型与星级酒店之间,还可以尝试开一些更高档、更有品位的商务酒店,以满足国内成长起来的中产阶级。
2005年8月,季琦携“汉庭”品牌强势归来。
跟如家“干净、经济、温馨”的特点相比,汉庭则更加趋向于“现代、舒适、超值”,服务对象对准最有发展潜力的中产阶级。这一次,季琦的信心更足“携程、如家不都成功了嘛!”
此后,国内的经济型连锁酒店正在风口,季琦突出重围的方案就是迅速扩张。不过随后的结果却事倍功半,汉庭走向了误区。
第一个误区就是不切实际的疯狂收购。2005年11月,季琦开始急着扩大规模,收购很多设施并不完善的小连锁酒店,有的甚至只有三四家,租期只有三、四年,酒店经营刚刚有所起色,业主就要威胁涨房租。
第二个误区就是盲目进驻三四线城市。由于义乌等三四线城市消费水平不高,房费始终在200元附近上不去,但是房租却一分钱也降不下来。更有甚者,在广西桂林等城市,汉庭开了3个月就停业,几百万资金白白扔了。
第三个误区就是频繁换将。由于一心想着扩张再扩张,资金根本跟不上,季琦就换CFO,一年换了三个,搞得内部人心惶惶。
最初的两年,汉庭一直重复着这样的错误。
直到2009年,与保罗·杜布吕(世界酒店大师、法国雅高集团创始人)的会面,让季琦幡然醒悟。保罗·杜布吕 说“规模不重要,质量最重要”。
最终,他刹住了自己盲目扩张的脚步,重新调整战略:
首先是壮志断臂。季琦决定关掉了所有赔本的汉庭,在全国签退了20个物业合同,有的退钱,有的转加盟店。
其次是做酒店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配备现代化的卫浴系统、便捷的商旅配套和舒适的酒店环境,实现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
最后是推出十大免费项目,包括商务区电脑、打印复印传真、宽带上网、大堂茶水咖啡、房间阅读书籍等,为商务人士提供物超所值的服务。
“成功和失败就在一念之间”,转型后的汉庭很快迎来了大爆发,短短半年时间,盈利就超过了1亿元。
2010年3月26日,44岁的季琦带着他自己的汉庭再登纳斯达克,此时的他拥有汉庭超50%的股权,将汉庭牢牢抓在了自己手里。
从2014年开始,华住的经济型酒店品牌汉庭启动全面升级,到2016年为止,汉庭已完成31%客房总数的升级,升级内容覆盖卫浴设计工艺、床品品质和新概念大堂等,更加注重舒适氛围的营造和服务满意度的提升。
这样的升级推动华住2016年第四季度整体RevPAR(平均客房收益)实现了5.7%的增长率,也推动了营收上涨。根据华住公布的未经审计的2016年第四季度财报,华住第四季度净利润为1.2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9%。
截至2016年底,华住在全国367座城市中,已开业3269家酒店,客房总数达331347间。
有人问季琦:"连续创业,有没有想过休息一下?"季琦的回答是“未来的路还很长,汉庭(华住)将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可以看出,季琦变得更加的理智了,他从一个连续创业者到了要做百年企业的缔造者。的确,创业不仅需要激情,也需要理智,不能盲目。
季琦对创业者说:要近处看看,也要远处望望;既不要无所顾忌、急功近利,也不要浑浑噩噩、虚度年华。速度和稳定永远是一对矛盾,把握好这对平衡是艺术,更需要力量。
企业求报道、约采访、内容合作,请加微信:hlc911227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商界APP,悦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