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郎眼Daily
郎咸平独家网络发声地,中产者自我增值平台,关注财经郎眼Daily,品财经,聚观点,助你财经力Day day up!电视版广东卫视每周一21:10分播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半球聊财经  ·  扒一扒一些省市已公布的财政账本 ·  3 天前  
央视财经  ·  降息!近五年来首次!这一央行宣布→ ·  4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阿里巴巴、DeepSeek,突发!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郎眼Daily

这是一场情色与利益的危险游戏……

财经郎眼Daily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5-29 09:10

正文



“荷尔蒙经济学”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它只是被互联网和资本包装起来的赤裸裸的欲望。


文/貌貌狼(微信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性”的暗示在商业案例中总是屡试不爽。从支付宝的“校园日记”、“白领日记”到陌陌建立起的“年轻人社群”,就连张小龙也曾直白地解释过微信的“摇一摇”功能中包含的性暗示:

“本质上来说,当你做这个手势的动作,是很色情的。来复枪声的创意源于CS经历,其中的暴力隐含,会给人一种性感爽快的体验。”

就连不久前深陷舆论风波的滴滴打车,也被曝光在广告页面中添加含有性暗示的内容,借此招揽私家车主入驻。

最近一款名叫“甜蜜定制”的手机App仅仅上线了90多个小时就被紧急下架,但这并不妨碍这款App登上苹果应用商店下载量第一的宝座,一举秒杀了腾讯和阿里这样的流量巨头。

至于这款应用获得成功的原因,大家从它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一二。虽然创始人极力反对这种说法,但在国外,这是一款公认的“援交软件”。


简单来说,所谓的“成功人士”(海外的版本叫做Sugar Daddy)可以通过平台找到需要经济支持的“魅力甜心”(Sugar Baby),双方在金钱的基础上进行约会活动。在这款社交软件中,兴趣和共同的话语都不重要,关键是赤裸裸的金钱与性的联系。可以说是非常“毁三观”了。

创始人Brendon Wade的这句话

也是让人三观碎了一地


这款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环球时报》援引MIT校报The Tech的话称:“一个健康的伴侣关系源于彼此在性格、情趣等多个方面的吸引,而Brendon Wade和他的援交网站所建立的男女关系,不过是源于女性对于钱和男人对于性的需求。”因此The Tech认为这是一个“物化女性”的下流网站。

不论从哪种角度去考察“甜蜜定制”的商业模式,“性”的主题在当中都是丝毫不加掩饰的,它让人们意识到,人类的荷尔蒙是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消费市场,这些产品只要加入一点性的因子,再加上舆论催化,就有可能成为“爆款”。“荷尔蒙经济学”不仅在拷问商业社会,也在挑战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

实际上,商业模式中利用荷尔蒙的效应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手段。

单就色情产业来看,根据谷歌旗下广告服务商Double-Click的统计,国外色情网站的访问量与数据流量都极为可观。在所有搜索引擎发起的请求中,四分之一都与色情信息有关,在所有的互联网下载中,超过三分之一都是色情作品。全球最大的色情网站Xvideos每月的访问量达到了惊人的44亿人次。

以美国为例,习惯性进入色情网站的人达到4000万之多,其中三分之一是女性,在18—24岁的男性中,70%的人每月都会上色情网站。

那么这些色情产品究竟创造了多少营收呢?根据Top Ten reviews提供的数据,全球每秒有3075美元的花费被用在了观看色情视频内容上。

即使是普通的商业宣传,也有很多可能会涉及性暗示,比如德国。与德国人严谨务实的作风不同,德国社会对性的问题比较开放,城市中很多商业广告也散发出浓浓的荷尔蒙的气味,不仅是针对男士的一些产品,甚至在日常的消费品包装上,都会偶尔出现裸体男女的造型。

这显然不是什么“恶趣味”,而是商业实践检验出来的结果,所有的理念都指向一句话:企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荷尔蒙经济学”在创造利润方面真的很有效。

但这个问题在中国则要复杂得多。

中国人对于“性”的社会属性往往是缺乏认识的,最好的情况也只能是理解万岁。在中国人眼里,“性”的问题应该是秘而不宣的。

但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商业社会传递给我们的那些基本概念,比如“沟通”、“连接”、“传播”等等就会发现,商业文明本身是外向型的,这与中国的性文化根本矛盾。换句话说,“荷尔蒙经济”需要面临比较高的道德风险。

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奉行“荷尔蒙经济”的商业体都是无辜的,恰恰相反,人民群众的荷尔蒙也在被资本所“消费”。

如今的渠道、载体和商业模式已经完全不同了,过去传统的营销手段正在没落。许多年前,人们提出“引领需求”的口号,现在它正变得苍白无力,取而代之的是迎合人的本能。

资本是贪婪的,在年轻的市场里,它们只想快速变现,不能满足人们的“痴”,拿什么来满足自己的“贪”?

而对于资本来说,年轻群体永远是流量变现的主力军,他们往往对这个社会的真相一知半解,但已经开始承担经济转型、消费拉动增长的重任。

最近被曝光的Ayawawa和PUA,作为所谓的“恋爱导师”,他们的咨询费和课程费每笔就能到数万元,你认为这些乱象的背后,真的只是价值观的缺失吗?


所以“荷尔蒙经济学”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它只是被互联网和资本包装起来的赤裸裸的欲望,人类社会必须小心翼翼,不能让它过分膨胀,以至于伤及自身。




郎咸平磨砺十年再出新作

《马克思中观经济学》

以数学原理解析《资本论》

弥补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缝隙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