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casa)微信公众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聚焦丨《2024中国音乐剧指南》开启征集:来 ... ·  3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资讯丨台州大剧院建设方案基本确定,预计202 ... ·  4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灰色至上舞台前的一部史诗——观里马斯·图米纳 ... ·  3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资讯丨中秋假期在北京看遍古典芭蕾百年经典 ·  1 周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上海戏剧学院舞美设计进修班新一期招生开启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灰色至上舞台前的一部史诗——观里马斯·图米纳斯执导《战争与和平》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公众号  · 美术  · 2024-09-18 10:11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置)标(顶)”



“我们为什么要去打仗?”
“为什么,我想大概是因为使命感吧。”


如果有人对戏剧所能带来的身心巨震的体验保有怀疑,那他一定是还未遇到那一部戏。9月8日是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百年院庆大戏《战争与和平》在北京保利剧院的最后一场,当时在场的绝大多数观众大抵会感受到一种被幸福抓住的喜悦,这种喜悦藉由24位演员在舞台上全情的演绎所达成,是汗水与泪水的升华。


▲《战争与和平》剧照


灰色至上


将一堵巨大的灰色墙体作为舞台的背景或许是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①对其所信奉的“贫困戏剧”观的回应——戏剧可以用最简单最质朴的方式回归它的精神。由舞美设计师阿多马斯·雅佐夫斯基斯构思的灰色墙体顶上了整个舞台的天际,宽度则几乎撑满了舞台,但这堵 “巨大”布景,并未造成笨重或堵塞之感。它在每一幕间自由移动,因剧情转场的需要——它推到台口前,或者退后,到舞台的深处。因情绪的需要——人物恐惧、愤怒时它推向前,将舞台缩小;人物快乐时它迅速移动向后,空间放大。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它的移动是前与后的方向,偶尔也会挪出一个斜角,形成一个倾斜的面。


▲《战争与和平》剧照


这堵墙简而又简地将空间妙化了。我们或许因该墙可以联想到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所构建的简洁的纯色方块。这种简洁的意象贯穿到对灯光的使用、服装的使用、一条长凳为主道具的使用等等。


与舞台极简设计相呼应的是演员动作的准确表达。譬如安德烈与娜塔莎第一次起舞的场景:墙体随着两人跳起的华尔兹的舞步往后推移,墙面与每一次旋转的节奏同频,越退越远,空间立即展现出无尽的开阔感,物理空间消失,精神空间溢出。在一次次华尔兹舞步的旋转推进中,二人的肢体画成螺旋形符号、情感的浓度在抽象表达中不断叠加,上升至天空,占据了整个精神的空间。


▲《战争与和平》剧照


如何扰乱一首曲子


图米纳斯曾说:“我的所有戏中都有各种各样贯穿始终的音乐。我的创作理念之一,就是把死亡推向远处,而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帮我把死亡推向远处。”②在整场剧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灵魂。或轻缓如歌如诉,或强音骤响如雷声起,它们与主人公内在的、还未通过语言表达的情绪一一呼应。在安德烈父亲的府邸,瓦西里公爵带着儿子阿纳托利来向安德烈的妹妹玛利亚提亲,博尔孔斯基老公爵要求玛利亚去弹一首曲子,玛利亚退离了舞台后,剧场响起了温柔的钢琴奏鸣曲。老公爵对女儿这种暧昧的表达突然变得暴躁,他愤然踱步到边厅(观众们看不到,却听到一阵用手砸钢琴的砰啪噪音。)当他再次返回到大厅里(舞台中),响起了钢琴曲《秋日的私语》。与原版的抒情风格相背,老公爵授意女儿演奏的版本每一个音都变得铿锵有力,他用手十分用力气地比划每一个音符,仿佛在这里他就是绝对的意志。虽然该钢琴曲的创作年代与故事背景有所出入,但导演通过音乐精确地将专横严厉的秃山老公爵与恭顺隐忍的玛利亚的形象通过言外之意勾勒了出来。


▲《战争与和平》剧照


神圣演员


在二十世纪著名导演耶日·格洛托夫斯基(Grotowski)③的理论体系中,理想的演员是一个“行者”(Doer),他认为大量运用灯光、服装、化妆、布景的演出形态实际上扼杀了剧场最重要的元素——人。而籍由身体的训练可激发演员的潜能从而展现人的本来面目。由此,我们也能理解导演图米纳斯在整体创意中剔除了可能的繁复,所突出的是什么——那就是演员本身,也就是格洛托夫斯基所强调的概念——神圣演员(Holy Actor)。用“神圣”来形容实在是精彩,它将演员主体放置在一个更高的位置,每一位都不容置疑的让角色活在舞台上。仅仅第一幕轻缓的钢琴声渐入,大幕打开,所有的人面对观众坐在一条长凳上,在几乎没有肢体动作的念白之后,观众便被拉入人物关系中。


▲《战争与和平》剧照

▲《战争与和平》剧照


精彩不胜枚举,仅以二个片段为例吧。一个例子是安德烈的父亲秃山老公爵的第一场戏:安德烈即将奔赴前线,专程来与父亲告别。老公爵回绝了儿子安德烈在犹豫良久后试图给他的一个拥抱,背过身,身体微颤了一下,同时面部肌肉也跟着微颤了一下,缓缓道出:“如果你被打死,我会很难过;但如果我知道你的所作所为不像我的儿子,我会感到耻辱。”此前,老公爵的台词几乎都是蹦出来的,一个一个如子弹,弹到地上还会再蹦跳一会儿,扫射到周围所有的人。但这段,演员叶甫盖尼·克尼亚泽夫将每个字放缓了节奏,清晰地吐出,它们是大提琴所发出的沉着语调,回声穿过舞台倒向安德烈。


▲《战争与和平》剧照


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段落是娜塔莎与安德烈最后的告别。此刻来到安德烈的弥留之际,在他对娜塔莎道出了长久以来的悔恨与爱的表白后,停止了呼吸。音乐骤停,整个剧场一片寂静。娜塔莎没有一句台词,缓缓的拾起一件被丢弃的衣服轻柔地从安德烈的脚拂过他的尸体掩盖至他的头部。当她回过头,再次整理搭在爱人身上的布时,一滴眼泪“啪”地打在安德烈的身上。当她整理完这一切,起身从前绕至安德烈的头部前伫立。观众预设下一步可能的动作是娜塔莎用手穿过安德烈的肩部托起他的尸体移到其他位置。但这一刻娜塔莎的反应是定在那里,头脑空白,时间也按了暂停键。她开始晃动,前后晃动,一开始是小幅度,此后像触发的钟摆,晃动幅度变大。在一次次向前晃动中,前排细心的观众分明看到眼泪一滴一滴落到安德烈被布覆盖的脸上。透明的泪珠在冷光照射下原来是银色的……这时巨大的音乐响起,打破了长久的寂静。那是他们二人初次相遇起舞的音乐,也是一见钟情那一夜的音乐。娜塔莎独自开始起舞,快速得像暴风雨一般在舞台满场旋转,她所有的悲痛、愤怒、无尽的懊悔都在比音乐略快半拍的疯狂旋转中一次次投掷到舞台的宇宙,也投向作为观者的我们。


▲《战争与和平》剧照


一个人的战争


戏剧《战争与和平》去掉了原著中占比巨大对战争场景的描写,仅保留了尼古拉在战场上厮杀的一幕。仅有的战争一幕交给了一位演员,他在舞台上独自端枪、举旗、奔走,一个人收拾战场……满场用遗弃的军大衣指代尸体并未减少观众们对悲壮景象的联想,反而通过唯一活着的人——尼古拉突显出生命诚可贵。尼古拉道出了对战争的反思:“让死人去埋葬死人吧,我们既然有生命,我们就应当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幸福。”


▲《战争与和平》剧照


藉由里马斯·图米纳斯对托翁巨著忠实又独特的改编,使得战争成为暗线,贯穿全剧始终,暗线衬托的是光明,突出的是人们细腻的情感与悲欢离合对人心的牵动,“人”占据了几乎所有的时长。借由最后皮埃尔的独白,铺展出故事线主题:“围绕战争的一切都是谎言,战争不以人们的意志进行,而是以统治者的意志进行的。人生下来就是为了幸福,而幸福存在于自身。生命就是一切,生命就是上帝”。


▲里马斯·图米纳斯



注释:

①里马斯·图米纳斯(1952年—2024年3月6日),世界级舞台戏剧大师。父亲是立陶宛人,母亲是俄罗斯人。由他改编的话剧来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史诗文学巨著《战争与和平》,该剧是为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诞辰百年而排演的献礼剧目,也是图米纳斯在任艺术总监期间为剧院留下的最后一部作品。曾荣获俄罗斯国家戏剧最高奖“金面具奖”8项提名以及“评委会特别大奖”。

②俄罗斯戏剧《战争与和平》:与历史共享命运底色,在苦难中热爱生命,京报网,2024-09-08 。

③耶日·格洛托夫斯基,二十世纪剧场大师,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Stanislavsky) 、布莱希特 (Brecht) 、 阿尔托(Artaud) 同为影响当代剧场最为深远的导演和理论家 。


作者简介


耿菁华,策展与写作者,艺术史硕士。研究方向包括当代艺术艺术家个案研究、美术馆典藏与当代社会传播、艺术公共剧场文化等。目前就职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仅做分享使用,不做商业用途,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作者:耿菁华

图片:来源网络

责编:张丽佳


各专委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轻按二维码   识别关注  



各省市舞美学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轻按二维码   识别关注  


一键5连击:点赞+分享+在看+留言+星标

总有一款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