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接受放化疗的无法切除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多达三分之一的患者发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突变。
目前,尚无针对不可切除的III期
EGFR
突变NSCLC患者的靶向治疗被批准。
奥希替尼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推荐治疗药物,也是
EGFR
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术的辅助治疗药物。
2024年6月2日,上海交通大学陆舜及埃默里大学Suresh S. Ramalingam共同通讯在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IF=159)在线发表题为“
Osimertinib after Chemoradiotherapy in Stage III EGFR-Mutated NSCLC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进行了一项Ⅲ期
EGFR
突变NSCLC放化疗后应用奥希替尼治疗试验。
该研究表明对于不可切除的Ⅲ期
EGFR
突变NSCLC患者中,奥希替尼与安慰剂相比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
另外,2024年5月16日,复旦大学宋莉莉,上海市东方医院李刚及四川省人民医院杨杰共同通讯(李刚、林亚鹏、杨杰及Craig Anderson为该研究并列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IF=159)在线发表题为“
Intensive Ambulance-Delivered Blood-Pressure Reduction in Hyperacute Stroke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随机分配了疑似急性卒中患者,这些患者引起运动障碍,收缩压升高(≥150 mm Hg),在症状出现后2小时内在救护车上进行评估,立即接受降低收缩压(目标范围,130至140 mm Hg)的治疗(干预组)或常规血压管理(常规护理组)。主要疗效指标是随机分组后90天的功能状态,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估(范围0[无症状]至6[死亡])。
主要的安全结局是任何严重的不良事件。
该研究发现院前血压降低并没有改善未经鉴别诊断的急性卒中患者的功能结局(
出血性卒中患者院前血压降低与功能不良预后的几率降低相关,但在脑缺血患者中增加
),其中46.5%的患者随后被诊断为出血性卒中(
点击阅读
)。
2024年4月24日,浙江大学黄河、胡永仙、王东睿及复旦大学张鸿声共同通讯(胡永仙、张明明及杨婷婷是本文并列第一作者)在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IF=159)在线发表题为“
Sequential CD7 CAR T-Cell Therapy and Allogeneic HSCT without GVHD Prophylaxi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在10例复发或难治性CD7阳性白血病或淋巴瘤患者中测试了一种新的“all-in-one”策略,包括序贯CD7 CAR-T细胞治疗和单倍体同种HSCT。
研究结果表明,序贯CD7 CAR-T细胞治疗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安全有效的,具有缓解和严重但可逆的不良事件。
该策略为CD7阳性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这些患者不适合进行传统的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点击阅读
)。
2024年4月10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及澳大利亚Peter Mac 癌症研究中心Benjamin J. Solomon共同通讯在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IF=159)在线发表题为“
Alectinib in Resected ALK-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展了1项全球性、3期、开放标签、随机试验ALINA期中分析结果,其表明对于切除术后ALK阳性IB期、Ⅱ期或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与铂类化疗相比,阿来替尼辅助治疗显著提高无病生存率。
总共有257名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阿来替尼(130名患者)或化疗(127名患者)。在II期或IIIA期疾病患者中,阿来替尼组2年存活和无病患者的百分比为93.8%,化疗组为63.0%(疾病复发或死亡的风险比为0.24;95%置信区间[CI],0.13 ~ 0.45;
P
<0.001),在意向治疗人群中分别为93.6%和63.7%(风险比,0.24;95% CI, 0.13 ~ 0.43;
P
< 0.001)。与化疗相比,阿来替尼在中枢神经系统无病生存方面具有临床意义的益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复发或死亡的风险比,0.22;95% CI, 0.08 ~ 0.58)。总体生存期数据尚不成熟。未观察到意外的安全性发现。
总之,在已切除的IB期、II期或IIIA期
ALK
阳性NSCLC患者中,与铂基化疗相比,辅助阿来替尼显著提高了无病生存期(
点击阅读
)。
2024年2月22日,首都医科大学贾建平团队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IF=159)在线发表题为“
Biomarker Changes during 20 Years Preceding Alzheimer’s Disease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该研究检查了来自中国认知与老化研究(COAST)的一组嵌套研究的参与者,
目的是估计最终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参与者的几种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变化轨迹,并评估这些参与者与未发生阿尔茨海默病的参与者的生物标志物变化。
中位随访时间为19.9年。阿尔茨海默病组的脑脊液和成像生物标志物在诊断前的以下估计年数与认知正常组不同:
淀粉样蛋白- β(Aβ)
42
为18年;Aβ
42
与Aβ
40
的比值为14年;磷酸化tau 181为11年;总tau为10年;神经丝轻链为9年;海马体积为8年;认知能力下降为6年。
随着认知障碍的进展,阿尔茨海默病组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最初加速,然后减慢。总之,
在中国进行的这项关于脑脊液标志物、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海马体积和20年认知测量的纵向研究中,描述了一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生物标志物的时间演变,并将其与同期保持正常认知的匹配对照组进行了比较(
点击阅读
)。
2024年1月18日,中日友好医院曹彬、王辰及先声药业唐任宏共同通讯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IF=159)在线发表题为“
Oral Simnotrelvir for Adult Patients with Mild-to-Moderate Covid-19
”的研究论文,在这项2-3期、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中,研究人员将患有轻至中度冠状病毒病2019 (Covid-19)并在过去3天内出现症状的患者按1:1的比例分配给750 mg
Simnotrelvir
加100 mg利托那韦或安慰剂,每天两次,持续5天。
主要疗效终点是症状持续缓解的时间,定义为连续2天没有11种与Covid -19相关的症状。
安全性和病毒载量的变化也进行了评估。
该研究发现早期给予
Simnotrelvir
联合利托那韦可缩短成年Covid-19患者症状消退的时间,无明显的安全性问题(
点击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