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资讯+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环球资讯广播《环球军事报道》。报道世界军事资讯、分析全球安全战略、追踪武器最新动态、深入解读战史战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军武次位面  ·  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印度需要更大的港口 ·  2 天前  
解放军报  ·  起床号 ·  2 天前  
军武次位面  ·  不停发|送礼不用愁!正品茅台199元入手4瓶!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资讯+

(听故事)鸡年到啦,说说鸡的那些事!

环球资讯+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1-26 15:04

正文

线收听 本节目,请点击文章底部左下角

↓↓↓

阅读原文

公元2017年,按照干支的算法,是我国农历的丁酉年,十二属相以酉为鸡,也就是鸡年。

鸡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关于鸡的成语也就很多。“鸡毛蒜皮”、 “鸡犬升天”、“鸡犬相闻”、 “呆若木鸡”、“鹤立鸡群”等等。从日常小事到社会大事,鸡的成语应有尽有。鸡与“吉”谐音,于是,鸡与吉相联。“吉日良辰”、“吉祥如意”、“吉星高照”、“万事大吉”、“逢凶化吉”等等关于吉的成语应运而生,用来表示吉祥、欢乐、美好、诸事遂心的祝福之意。今天是农历大年初一,李涵来跟您聊一聊:鸡的那些事。

鸡与“吉”谐音,所以被人们认为是“祥禽”,是辟邪之神。据壬子年《拾遗记》记载,上古时期的五帝之一尧在位七十年,他命 羲和 测定推求历法,制定 四时 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指出他的过错。 帝尧 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

一年,有一个叫祗支的国家,进贡来一只重明鸟。 重明鸟又叫双睛鸟,它的两只眼睛中,各长有两个瞳孔。它的身形像鸡,叫起来声音像 凤凰 一样嘹亮动听。它常常把身上的 羽毛 全部抖落,用光光的翅膀拍打着没有羽毛的身子,在高空中起舞回旋。它能驱逐 、豺、狼等猛兽,使多种 妖魔鬼怪 不敢危害人类。它对人类的要求也很低,它不吃食物,只要喝一点琼浆玉液,就心满意足了。不过,这鸟十分眷恋自己的家乡,人们于心不忍,只好同意它自由往来。

重明鸟很仗义,它理解人们的好意,有时一年中不辞辛苦,来回光顾好几次。有时人们得罪了它,就隔几年都不来。于是,家家户户都清扫庭院,摆上 琼浆玉液 ,盼望重明鸟前来栖息。 禽兽 鬼怪 往往趁重明鸟不在时出来危害人,人们就用木头或铜铁铸成重明鸟的形状,安放在门户间,这样,禽兽鬼怪见了,也会害怕,躲得远远的,不敢来捣乱。 古人有鸡血能破除妖法之说,所以古人祭祀多用鸡。有些地方还有用鸡骨、鸡蛋占卜的风俗,可见把鸡当成了神鸟重明。

因为鸡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十,所以在十二地支中配属“酉”。在十二生肖中,龙是水族类的代表,鸡是飞禽类的代表。按理说这应该非鸟中之王凤凰莫属,但是因为人们没有见过凤凰,而鸡与传说中的凤凰很相似,雄鸡、山鸡的羽毛同样绚丽多彩,所以鸡就成了群禽之首。

说起鸡能成为生肖之一,还有个神话传说。 鸡是家禽类中惟一被纳入生肖属相的动物。为什么独把鸡编入生肖属相呢?据说玉帝册封生肖只考虑对人类有功劳的畜兽,家禽类的鸡根本排不上号。而这 鸡王偏偏是一个好强争胜的家伙,成天惹事生非,打架斗殴。有一天,鸡王看到已封生肖的马受人宠爱,金鞍银镫,心中十分羡慕,于是上前询 问道 :“马大哥,你有今天的荣誉,靠的是什么呀?”马回答道:“我平时耕田运物,战时冲锋陷阵,给人类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我受到爱戴。”马又开导鸡王说:“要得到人们的爱戴并不难,只要你能发挥自己的长处,给人们实实在在地办点事就行了。就拿已封生肖的动物来说吧,牛能耕田,狗能守门,猪供人肉食,龙可降雨,你天生金嗓子,说不定对人类也有帮助呢。”


鸡王回到家中,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用自己的金嗓子唤醒沉睡的人们,于是每天拂晓,鸡王就早早起床,亮开嗓子歌唱,把人们从睡梦中唤醒,人们对鸡王的功劳十分感激, 决定 请玉帝把鸡也做为生肖赐封为神。

可是当时玉帝封生肖的标准只要走兽,不要飞禽,六畜中的马、牛、羊、狗都有份,唯独没有鸡,这下可急坏了鸡王,它急红了眼,喊破了脖子,可是毫无结果。

一天晚上,鸡王为这事想不通,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缕幽魂直飞天宫,来到玉帝殿前,向玉帝哭诉,自己每天司晨,唤起众生,功劳颇大,却不让入选属相,实在想不通。说完后,泪流不止。玉帝一想,鸡王的功劳实在大,自己规定的挑生肖标准确实有误,于是在殿前摘下一朵红花戴在鸡王头上,以示嘉奖。

鸡王醒来后,发现头上真有一朵红花,于是它戴着红花去见四大天王,四大天王认出这是玉帝殿前的“御花”,知道玉帝看重鸡王,于是破格让鸡王参与生肖竞争。到了争夺生肖排名的那天,鸡与狗同时起床,相并而进,快到天宫时,鸡怕狗占了先,就连飞带扑到前面去了。 待狗醒过神儿来,猛抬头看:鸡早已坐在生肖的第十把交椅上了!无奈,只好坐在鸡的席位之后。 从此,狗对鸡再无好感,见到鸡就追,直到今天也余气未消,“狗撵鸡飞”“鸡飞狗跳”的现象至今可见。 而鸡呢,虽然至今还是头戴一朵大红花,但总觉得自己有愧于狗,所以,鸡总是每天红着脸在司晨。

鸡是天明的象征,被人们称为“知时鸟”。在钟表出现之前的漫长岁月里,公鸡一直担负着“报晓”的职责。《说文解字》中,把鸡解释为“知时畜也”,就是强调了它的报时作用。古人有“鸡鸣而起”、“鸡鸣盥漱”、“鸡鸣而食”、“鸡鸣而驾”、“鸡鸣结带正衣裳”的习惯,都是因为鸡能报时,就像今天的钟表一样。而鸡鸣狗盗这个成语,也跟鸡的报时功能有关。

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 秦昭王 ,只好留下来。

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秦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只要妃子说一,昭王绝不说二。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件天下无双的白狐裘皮披风做报酬。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披风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有一个门客说:“我能把披风找来!”说完就走了。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先摸清情况,知道秦昭王特别喜爱那件披风,一时舍不得穿,放在宫中的藏宝室里。他便借着月光,逃过巡逻人的眼睛,钻进藏宝室把披风偷了出来。

那位妃子见到白狐披风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并准备过两天为他饯行,送他回齐国。孟尝君可不敢再等两天,万一秦昭王又改了主意,自己可再也回不去了。于是他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

到了秦国的东大门函谷关时正是半夜。按照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可现在是半夜,鸡怎么可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有了带头的,城关内外的雄鸡也都跟着打起鸣来。

这声带头的鸡叫,来自何处呢?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他见情况紧急,便模仿鸡叫了几声,而鸡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今天的鸡叫得怎么这么早?但规矩就是规矩,于是他只得起来打开关门,孟尝君和随从迅速出关而去,逃离了危险。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尝君一行已经逃走,立刻派出人马追赶。追到函谷关,人家已经出关多时了。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回了齐国。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在前面的故事里,形容具有低俗技能的人为鸡鸣狗盗之辈。但其实,鸡在我国古代有“德禽”的雅称。古人认为鸡有五德,是文武兼备,勇敢仁义又可信赖的动物。《韩诗外传》中记述了田饶的一段话:“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

《新序•杂事第五》《幽明录》上说得更神乎:“晋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买得一长鸣鸡,爱慕之至,恒笼著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智,终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巧大进。”这个故事讲的是,晋朝有个叫宋处宗的,买了一只每天叫个不停的鸡,非常喜欢。于是放在笼子里,搁在自己卧室的窗户下面。没想到,这只鸡竟然能讲人话,每天与宋处宗谈天说地,而且口舌伶俐,极有智慧,日子久了,宋处宗的口才竟也大为进步。

鸡不仅能帮助人提高口才,还能让人妙笔生花。

明洪武十四年辛酉岁大年初一,朱元璋到翰林院文化堂与大学士们宴庆新岁。席间一位翰林大学士提议:辛酉是鸡年,大家以“金鸡报晓”为题,各吟诗一首为庆如何?大家拍手称好,因为皇帝在呢,没人敢先说话,大家便公推“万岁爷”开个头,朱元璋不好谦让,沉吟片刻,便款款吟道:“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这粗俗平庸,毫无诗意,哪里是在作诗,众学士听了心中暗自好笑,又不敢笑出声来,只能强忍着。谁知朱元璋却不慌不忙,继续吟道:”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话音刚落,众学士无不拍案叫绝。

朱元璋

关于鸡的典故,还有个励志的故事,大家可能更熟悉。据 《晋书·祖逖传》记述: 东晋 范阳遒县人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 20 多岁时, 与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就把刘琨叫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 你听,那鸡啼声多清脆悦耳,它引吭高歌,不正是要唤醒有为青年发愤图强吗? 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 ”“ 是呀,我们再不能贪睡了! 刘琨欣然同意。于是 两人披衣下床,来到院中,只感到阵阵寒意。两人取出剑,在曙光将露前挥舞起来,只觉得越舞越有精神,越有力量,直到东方既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