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光远看经济
光远看经济官方订阅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百亿加码+深度创新助产业升级 ... ·  17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天都塌了!”医生被患者用DeepSeek“ ... ·  19 小时前  
深圳新闻网  ·  卖爆了!深圳门店大排长队!有人等了60分钟…… ·  19 小时前  
深圳新闻网  ·  卖爆了!深圳门店大排长队!有人等了60分钟…… ·  19 小时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麦角六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光远看经济

马光远:中国只有通缩没有通胀?别拿错误的公式得出荒唐的结论!

光远看经济  · 公众号  · 财经  · 2020-12-10 07:00

正文

欢迎订阅 【光远看经济】 音频专栏!


最新一期的音频专栏已上线,主题是 《中国经济重回南宋时代?》 ,欢迎围观! 再来 盘点一下【光远看经济】音频节目在喜马拉雅平台推出三个月以来的成绩~

●内容价值雄踞榜首,荣获10月 主播新锐第1名

●单期节目受广大粉丝热捧强势杀入 热播榜总榜第3名

●在财经频道我们的专栏一直雄踞 新品榜单前5位!

●音频开通刚三月,粉丝就突破 8万!


本专栏明年将转为会员收费,凡是在今年年底订阅的,终身免费收听,这是最后一个月免费终身收听的机会了,手慢无~


中国只有通缩没有通胀

别拿错误的公式得出荒唐的结论

文|马光远


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公布的物价数据很有意思:
数据显示, 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0.6%。
与此同时, 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即PPI同比下降1.5%,环比上涨0.5%。


这种CPI和PPI同时进入同比下降的情况在改革开放以来并不多见。

一次是朱镕基应对亚洲危机,铁腕治通胀的1998年到1999年,由于朱镕基的铁腕,中国第一次出现了CPI的负增长,CPI从最高点24%被打到了负数,这充分体现了朱镕基的风格。第二次是10年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

这两次CPI和PPI的双双下降,虽然都有 “危机” 的因素, 一个是亚洲金融危机,一个是全球金融危机 ,但朱镕基年代出现的通缩主要和当时收紧的货币政策有关。而第二次在危机下出现的CPI和PPI的双降是在危机的冲击下,需求不足导致的经典的通缩。

这一次,因为疫情的影响,中国再次出现CPI和PPI双双下滑的情况。但在我看来,这次的表现和前两次都不同,虽然也是在挑战极大的危机下,但很显然,这次的下降,主要是去年基数太高,以及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的下降导致的。

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CPI同比下降0.5%。 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2.2%转为下降2.0%,影响CPI下降约0.44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 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12.5%,影响CPI下降约0.60个百分点;其他的鸡蛋、鸡肉和鸭肉价格分别下降19.1%、17.8%和10.8%。

所以,在我看来,这次CPI的下滑并非物价本身真的出现了整体下滑,而是我们的食品价格所占比重、特别是猪肉价格在整个CPI中所占比重导致的,这是一次结构性的下降,而不是全面性的下降,更不能夸张性的解读为 “双通缩”

首先,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连续5个月保持了稳定;
其次, 旅游交通等因为受疫情的影响,价格下滑仍然很明显,但医疗保健、教育文化价格同比是上涨的;
第三, PPI虽然持续下滑,但从同比看,PPI下降1.5%,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5%。

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24个,比上月增加12个,上涨面达六成,这意味着 生产复苏的态势是确定的

这意味着,表面上看是“双通缩”,事实上是物价的结构下下降和生产端的持续恢复,不存在经济层面的“通缩”。一些解读用“双通缩”来解读当下的价格趋势,很显然和现实不符。

再说清楚一点,我们之所以看到现在的价格是“负增长”,并非价格总体水平在下降,而是我们的“计算公式”做出的贡献。当然,在CPI正增长的时候,这个公式也是推波助澜,不能反应真实的价格水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