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心理咨询师对做圣人有着莫名其妙的渴望。
01
近日,一档真人秀节目《我们的挑战》引起了心理咨询界中很多心理咨询师的焦虑。
一篇名为《心疼薛之谦,我代表心理医生说声sorry》的文章被广泛传播。
如果说,写这篇文章的心理咨询师只是一个标题党,那可以理解。如果真的认为要代表心理医生替薛之谦说声sorry,那就太可笑了。
关于节目《我们的挑战》,我亲身参与了一部分。
作为一个当事人,
我来说说我的感受。
2016年7月份,节目的制作团队找到了我,给我看了一部韩国的原版片子。看完之后,他们希望在《我们的挑战》里安排一期节目,给几位明星嘉宾,设计一个类似心理分析的环节。
当时,节目制作方给了我所有参赛明星的资料,希望我能从中找寻抓人眼球的点,或挖掘明星身上和普通人一样的地方,
让节目更有观赏性和娱乐性
,与此同时给予大众一次相对来说较好的心理教育机会。
02
我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差不多有16个年头。
在这16年里,我接触过无数个案,扪心自问,对于心理咨询师伦理的遵守,基本上可以达到。
因此,在接到这些资料之前,我跟制作方强调:“
没有经过别人同意的分析,都是攻击行为,而且这不符合心理咨询的伦理设置。
”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非常明白这一点。
制作方对节目非常重视,韩国导演和中方制作团队的几个人专程来到广州。我们
为此开了一个持续约2.5小时的会议。
虽然因为语言的问题,沟通上有一些困难。但是我们双方都努力表达了各自的想法和意图。
他们对每一位明星如何去展示,展示哪些部分,都做了详细的规划。
我设计了一个环节,
用艺术化的方式来呈现他们每个人的个性特点
,如房树人,绘画,沙盘。
我有过几十次的沙盘体验,但没有完整的沙盘治疗师培训,自知无法开展沙盘治疗。所以,我也在一个心理同道的群里发了招募信息。
为了保证节目的收视率,我还给在场开会的人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让他们每个人都画了一幅自画像,然后通过对话的方式加以解读,以此来反映他们的个性特质。相对来说,这也是用一种专业的方式给大众进行心理教育。
我认为节目方没有任何需要跟某个心理咨询师道歉或者某个行业道歉。
因为他们不是心理咨询行业的人,对于行业内的设置,他们全然不懂。所以,他们问了我很多问题,诸如
“这样呈现会对当事人可能有怎样的影响?”
“这个环节如果这样处理,是否更为恰当?”
……
对于我心里的疑惑,节目方给了我明确的确认:
所有的明星都已经签过了协议,而且也知道即将发生什么。
那一刻,我懂了:
这只是一个电视娱乐节目,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咨询。
按照正式的心理咨询设置来进行,这些画面根本就不可能在镜头上呈现。
因为
在心理咨询伦理的规范下,有许多重要的,需要心理工作者去遵守的工作设置,包括保密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价值中立原则、正式性原则、有偿性原则、时间性原则、双重关系限制原则等各个方面。
其中,
保密原则是
心理咨询室里中最最基础的设置原则之一。
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
是指,
心理咨询师应尊重求助者的个人隐私权,无论是在个体咨询或是在集体咨询中都有责任采取适当的措施为求助者保守秘密。
在没有征得求助者同意的情况下,心理咨询师不得随意透露来访者的个人信息、心理测试结果、在咨询中谈到的任何内容,心理咨询师也不得随意打探求助者与咨询无关的个人隐私。同时,心理咨询师有责任向来访者说明心理咨询工作的保密原则以及这一原则在应用时的限制。在团体咨询时也应首先在团体中确立保密原则。
下列情况为保密原则的例外:
(1)心理咨询师发现求助者有伤害自身或伤害他人的严重危险时;
(2)求助者有致命的传染性疾病且可能危及他人时;
(3)未成年人在受到性侵犯或虐待时;
(4)法律规定需要披露时;
参加节目的明星都是成年人,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他们要把自己内心的东西,呈现给别人看,是没有人拦得住的!因为这是他们的权力!
我们再来看看节目里的另一位当事人——心理医生
我接受过危机干预的训练。
危机干预里有一个基本原则:
当一个人处于危机的风暴里,他很难对外界进行思考和判断,那么作为咨询师——他最重要的一个人,要拒绝所有媒体的采访,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因为那一刻的当事人,他没有办法应对周遭的一切,同时也处在一种危机的状态里,可能情绪崩溃,已经没有能力进行自我维护,作为心理咨询师,他需要我们的维护和照顾。
因此,一位心理咨询师挥舞着伦理的大旗,去谴责另一位心理咨询师,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厚道的。
写那篇文章的心理咨询师还提到了一个违背咨询师伦理的事情:没有经过当事人的同意,偷拍。
可是,这位心理咨询师根本就不懂得娱乐节目的规则。所谓的真人秀,其实很多画面都是有剧本的。每一位明星都非常清楚接下来要做什么,并不是处于完全茫然无知的状况下。
说白了,真人秀本身就是一个秀。
所以,作为心理咨询师,他又一次地误导了很多人:好像薛之谦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偷拍了。事实上,他真是想多了,根本没有偷拍这一说,
只是为了节目的需要,而做出来的一个效果罢了。
03
节目中出现了很多薛之谦情绪悲伤的画面。
这是无法避免的。在其它的一些节目里,薛之谦在谈到自己和奶奶的故事时,也有很多的悲伤,并不只单单在这档节目里。
被播出来的沙盘治疗的内容,就像我们去做个案督导一样,我们会跟当事人签一个知情同意书或做约定,同时隐去当事人的一些隐私。我们会告诉他们,在某些场合,有可能会用你的案例,但是隐去隐私的部分。
知情同意书上会注明:未经他人同意去分享别人的个案,违背了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
但是,如果签了知情同意书,在双方认可的情况下,便可以使用个案的一些材料,也能在专业督导中报告个案。
这位心理咨询师的文章,再一次地误导了很多人,以至于激发起了很多人对于心理行业的高度认同,这是一件好事,但也导致了很多人的错误理解。
在明星真人秀里,他把明星当成了他的来访者去看待,好像播明星的隐私有多么的不道德,多么的残忍。
广东有句老话,“
吃得咸鱼抵得渴
”。
当一些明星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内容包括演出的协议,自己的利益,自己的隐私能公开到哪一程度。所有的东西,彼此之间都非常清晰明了。甚至连明星要喝什么样的饮料,
问题能够问到怎样的程度,哪些问题是绝对不能问的,全都有明确的设定。
所以,我们不需要替明星考虑这些,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工作。
我认为这位写文章的咨询师,可能连最基本的原则都没弄清楚:咨询情境和日常情境它们之间是不同的。当你把一档真人秀节目当成咨询环境,实际上是没办法区分清楚心理咨询的真正设置。
心理咨询的设置是,不会建立双重关系。
换言之,一般情况下,你认识的朋友,绝对不可以去给你进行心理咨询。可能国外有国外的设定,精神分析流派的有精神分析流派的设置。有一些设置是在几年之内不能发展成为朋友或恋人的关系,也有一些设置是一生都不能发展成为朋友关系。
这是为了避免双重关系给心理咨询过程带来困扰,既是保护我们的来访者,也是在保护我们的心理咨询师。
站在非常高的道德高度上,对自己的同行进行这样的一种攻击,我认为,是非常不专业的。这不是一种善意的表达,恰恰可能是恶意的表达。
所以,代表心理医生向薛之谦道歉,我认为他代表不了。
没有谁可以代表所有的心理医生,对吧?
哪怕是在心理咨询发展非常完善的美国,如果他们要对心理医生进行处罚。可能是因为心理医生违反伦理,或违反了其他的一些事情。那么,也需要当事人去投诉。
投诉者,一般是访者本人或亲属朋友等。
但实际情况是,
薛之谦本人并没有就这件事情进行过任何投诉。
我们谁可以用一种高高在上的方式,去谴责帮薛之谦做沙盘的心理医生呢?
即使是当事人投诉了,伦理委员会也会进行评估,包括做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如果当事人并没有就这件事情感觉到有太多的伤害,那么这种投诉也会被撤掉。
这种情况现在也没有出现。
即使是道德法庭,在没有任何的调查和评估下,直接就举起了一个棒子,对帮薛之谦做沙盘的心理医生进行道德谴责,我认为这不是真正的专业人士可以做的事情。
相反,这显示出的恰恰是不—专—业!
在不专业中,更具备哗众取宠的娱乐化。当事人并没有感觉到多大的事,就这样被推到了大众舆论的风口浪尖
,也激发了行业内的很多人站队。
站队本身已经缺乏了我们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更多的是在表达一种情绪。
现在网络暴力如此之强大,拼命地转发这篇帖子的每一个人都在表达自己的态度,站在某一个队上。
这对于行业来说,包括大众对于我们行业的看法有误导的嫌疑,甚至把一些完全不相干的人,卷了进来。
居心何在?
难道是因为作为心理医生的妒忌吗??
我认为,对非常专业的沙盘治疗师进行这样的攻击,是作为专业人士的心理咨询师没有考虑到的一点。而且,这里有一个基本点,唇亡齿寒。
当节目组来找我的时候,不能说我没有被吸引。跟一些明星大咖,一起去展现自己,更多的被大众认可,这是让人心动的地方。
这档节目给了大众一个机会,看到心理咨询的沙盘游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东西,是很好的心理教育机会。
也就是说,可以让大众知道,遇到了哪些事情,自己没办法表达时,或自己没有意识到时,可以通过沙盘工具来呈现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跟自己的对话。
后来,我之所以没有去做这档节目,原因在于,我所呈现的方式跟导演组想呈现的方式,稍微有些不同。
当这个事件出来了以后,我的第一反应是,幸好没做这期节目,否则,很可能我就是被放在那里被很多人鞭打的人。
在被鞭打的过程中,很多人是在根本不知情的情形下,不给那位心理医生一个说话的机会。
转发这篇文章的人,或许是我们内心中真的想保护来访者,或者是对职业的强烈的认同感,当然,也有
可能有我们自己看不见摸不着的动机
,产生的情绪。
对于这件事情,我不得不跟大家说,不管是专业人士还是大众,对一档电视节目过于认真是没必要有,因为电视娱乐节目就是电话娱乐节目。
有一些东西如鲠在喉,不得不说,我只是就这件事情发表我自己的观点。
当我表达出来后,长舒了一口气。
一个行业从野蛮生长到越来越规范的过程中,有些事情是必然要经历的。
也许这件事情的发生,也能让我们对这个行业,对心理医生的职业伦理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在这,我希望,作为一个长期的心理咨询从业者,发出自己的一点点声音。
另外,别动不动就代表某个群体。
至少,在我这里,你没有资格代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