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米挑高的智能立库整洁干净,一台台小巧灵活的AGV智能搬运机器人在地面上忙碌“跑动”搬货,搭载了24个打印头的数码热转印机一小时可打印五六百米的面料,链接上下游的流程进度可视化显示屏随处可见,车间灯光明亮而又柔和、通道宽敞、工位划分清晰,多个工序的工人正在不同区域有序忙碌着……面料供应商周以宁位于顺德的近2万平方米超级数码工厂,是在SHEIN资金支持和赋能下建成的现代化工厂。
在SHEIN的供应链中,这样的工厂比比皆是。在数字化的大潮中,SHEIN通过其创新的数字化按需柔性供应链,实现服装产品时尚度与高性价比的统一,被海外消费者评为最受喜爱的时尚品牌之一。
关于“小单快反”,已不再是SHEIN的秘密,但其供应链却是长久的护城河。SHEIN的供应链投资布局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经过多年积累与持续加码的结果。而SHEIN的数字化供应链正在步入深水区:
近日,SHEIN宣布与传化化学联手打造国际一流的纺织印染技术创新中心;
2024年其应用的环保数码牛仔产能增加90%;
上个月,SHEIN刚宣布与东华大学联合研发的再生涤纶工艺进入里程碑式阶段,2025年中即将量产推广至产业链;
此外,SHEIN仍在国内投入超百亿建设一体化的智慧供应链基地……
当我们站在更高的视角审视SHEIN的供应链战略时,不难发现,它所做的一切并非孤立的创新,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变革。从“小单快反”模式的落地,到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再到对供应商的全方位赋能,SHEIN的供应链创新正在走入深水区。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主体城市、大湾区面向大西南的门户枢纽,肇庆的新增长引擎来源于出海。
自2020年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来,肇庆的跨境电商出口额从2020年的6.2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28.75亿元,年均增长率近70%,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集仓储、供应链、物流、劳务、外综服等业务的跨境电商产业集群。
而这里也是SHEIN供应链布局的重心之一。近些年,SHEIN在供应链上的投入仍在持续向深。
近日,位于广东肇庆的“希音湾区智慧产业园”完成了项目验收交付,预计将在年内正式进驻使用。该项目在不新增用地的基础上,整合了现有资源,盘活了70万方仓库,并新增了26万方仓储空间。
自2021年起,SHEIN基于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在肇庆高新区布局仓储业务,总租赁面积近50万平方米。据报道,SHEIN此前在该区仓储供应链的总投资已达数十亿元。
这一举措夯实了SHEIN的跨境电商供应链体系,也带动了当地人口流入、就业增长以及时尚产业、物流运输、服务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近年来,SHEIN在肇庆不断加大供应链投资,仅2024年就已有多个新租赁的仓储物流园区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SHEIN在肇庆的另一个重大项目——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该项目总投资达35亿元,计划建设集智能分拣中心、订单分拨中心及智能制造工厂于一体的智慧化园区,预计2026年上半年试投产。项目达产后,预计每年完成服务贸易出口额35亿元,进一步巩固SHEIN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而肇庆的一系列项目是SHEIN持续加码国内智慧供应链体系的缩影。为了实现“小单快反”柔性供应链模式的高效运转,SHEIN选择了一条“做深、做重”的道路。
早期,SHEIN在国内建立自有供应链体系,选择广州番禺作为供应链中心。这一区域聚集了大量中小型服装工厂,SHEIN通过与供应商的深度合作,逐步形成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快速响应能力,供应链投资逐渐从单一的生产环节扩展到仓储、物流等全链路布局。十多年来,SHEIN建立了辐射广州、肇庆、佛山、江门等大湾区城市的智慧供应链矩阵。
其中,位于广州增城的希音湾区供应链项目已于2024年9月底正式开工,一期项目投资达36.9亿元,项目三期总投资达百亿元级别,通过“绿色、智能、自动”的一体化供应链建设全球交付中心,为SHEIN全球销售提供核心支持,三期全部达产后年出口额预计超千亿元人民币,预计引进产业人才高峰期可达约10万人。
“小单快反”模式下,供应链的升级能够显著提高生产、仓储和物流效率,减少人工操作误差,提升整体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精准度。有分析认为,SHEIN在供应链上的投资是其商业模式成功的重要基石。
SHEIN的供应链布局不仅仅局限于基建,还延伸到了技术创新。
数字化是“小单快反”模式庞大体系下的基石所在。一直以来,SHEIN通过打造创新的数字化按需柔性供应链,通过数字化技术精准匹配产业供给与市场需求在源头减少产业浪费。自2023年上半年宣布5年内投入5亿元深化供应商赋能工作以来,截至2024年底,SHEIN已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围绕技术创新、培训支持、工厂扩建、社区公益服务等多方面赋能供应商。此外,SHEIN还在绿色减碳领域对供应商提供加持,以“4+1”赋能体系“一链到底”持续助力上下游供应商,并助力产业精益化、数智化、绿色化综合能力提升。2023年SHEIN建立首个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持续输出柔性供应链标准并探索服装制造前沿技术,同时兼顾供应链人才培养,两年来已累计投入1.7亿元,在技术创新上为供应商及产业数字化和精益化升级提供技术、研发、工具等支持。
“数字是不会骗人的。”成为SHEIN的供应商后,周以宁开始走上了数字化转型之路。SHEIN研发并不断优化迭代的数字化技术工具,从接单发货到流程管理,让供应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获得线上化和数字化升级改造,让技术工具去做智能化的跟进、提醒、告警等重要动作,从而让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在每个环节都进行最大化的精准与智能匹配。
从设计到测款、下单、生产、物流等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全链路数字化,为及时和精准响应市场需求奠定了基础。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在一份提及SHEIN的报告中指出,品牌借力数字化生态和工具快速做出决策,实时平衡产品供应与消费者需求,从而提高正价售罄率,增强价格竞争力。
而数字化并不是技术升级的尽头。
近日,SHEIN与功能化学和新材料科技领先企业传化化学在广州正式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成立“SHEIN&传化化学联合实验室”,共同探索前沿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
SHEIN深知,传统的服装生产模式不仅资源浪费严重,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SHEIN在技术创新中特别注重环保工艺的研发和应用。
在SHEIN的技术赋能里,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根植于全流程的运营日常之中,在可持续面料研发、节能环保新工艺和新技术、环保包装、绿色物流、产品循环使用等全链路持续推动产业上下游变革,助力产业绿色化升级。
例如,SHEIN创新应用的数码冷转印牛仔工艺技术比传统牛仔工艺生产节水70.5%。最新数据显示,SHEIN 2024年采用数码冷转印工艺生产牛仔服装比2023年同比增加了90%,累计节水2万吨。
数码冷转印工艺所具备的精简高效的特性,恰好可以和SHEIN“小单快反”按需生产的柔性供应链模式深度嵌合,帮助供应商生产出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的同时,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生产过剩、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
而SHEIN和东华大学更是联合研发出更具应用性和经济性的行业突破性再生涤纶解决方案,在保障再生涤纶品质的基础上,扩大回收材料的范围并同时降低成本,有望加速与扩大再生涤纶的应用。据悉,SHEIN的新一代聚酯中聚体循环利用解决方案预计在2025年6月推广至产业供应商中实现量产。
此外,SHEIN还与国内外机构和专家合作,开发了包括屋顶光伏、清洁始于设计“CbD”项目、供应商能效领航者和供应商标准化工厂节能融合等一系列针对供应商的节能减排项目。
“以前没有意识到,工厂绿色减碳带来的能效提升,最终还会带来在员工收入和人才招聘方面的良性反馈。”从佛山的印染厂到广州、中山的制衣厂,SHEIN的上下游供应商们,正通过SHEIN所推出的一系列供应商能效提升项目,而获得更加可持续地良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