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建、合并医科大学和医学院校,是当前的大热门。比起建更多的医学院来说,怎么把提升医学学院教育质量才是大问题。
作者 | 界哥
近日,云南正式启动彝医本科教育教材编写工作,这一新闻也在医疗界引发热议。
不可否认的是,未来这些彝医学专业教材将进入医学院校,用于培养彝医学方面的专业医师。不久后,这些“彝医医师”将会进入医院,给我们看病。对此,不少医学人士直呼“荒唐”!
我们的医学现状是,除了科学医学(西医)外,中医、蒙医、藏医,还有彝医等民族医学并存,而且还在诸多领域发挥着科学医学的作用。然而,不容置喙的是,循证医学与经验医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彝医这些民族医学,的确在历史上的特殊时期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世殊时异,在科学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它们还能适应现在医疗技术的需求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当今世界,民族融合是大势所趋。笔者要问的是,随着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与发展,这些民族医学怎么办?民族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是不是意味着民族医学也要跟着融合与发展,形成另外一个新的民族医学?
其次,如果各民族在融合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民族,这些民族是不是也要有新的民族医学与之相配套?如果这样,那我们岂不是在人造医学?
这让笔者联想到了建国初期,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创造文字的事情。当时政务院为培养少数民族的政治认同,主动帮助少数民族创制和充实文字的指示。很多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从那时起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字。
效果如何呢?以曾经统治中华大地近300年的满族人来说,当前会说满语者不超过100人,懂满文者不过20人左右。1000多万人口的满族都保不住自己的文字,更可况其他少数民族。这样的事例,用在民族医学上面,毫无二致。
笔者想请问中医药管理局,今天启动彝医本科教育教材编写,明天把蒙医纳入中小学生卫生教育课程,是不是我们56个民族要有56种民族医学呢?
而且,一旦民族医学开始大行其道,势必会被纳入医保。届时,又会造成医保基金的浪费,这会导致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医保更加不堪重负。
笔者理解中医药管理局的做法,毕竟“在其位,谋其政”,但有些做法明显是逆潮流而为,实在是不可取。殊不知,“乱作为”的危害,较之“不作为”,更甚!
更多文章
版权申明 |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 | 021-58545118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