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菲特,如果说有什
么遗憾的话,那就
是:
老先生,没有给我们留下一本系统的、介绍他自己投资体系的书。
当然,我们有巴菲特每年致股东的信,但那些信,大多有“时事性质”。
另外,也有一些他在各种场合的讲话、演讲,偶然也会有一些他撰文的文章,发表在各类期刊上。
但这些,依然没能填补这个缺憾。
有时候我想,也许巴菲特,是有意留下这个缺憾的。
毕竟,以他在投资界的
地位,任何他写进书里的内容,可能都会
被当做投资的《圣经》。
这样,跟书中观念“看起来不相符”的事情,可能就会遭到门徒的口诛笔伐。
但是,价值投资,虽然有一些概念是共通的。
比如股权思维、安全边际、市场先生,以及巴菲特的能力圈等。
但是,我认为,价值投资,
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最典型的证据就是:
哪怕我们都是价值投资(或自诩为价值投资),持股却可能完全不同。
比如,巴菲特、芒格、比尔 · 鲁安等知名价值投资者,他们的持股,经常没有重叠,但这并不妨碍,他们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投资收益。
前段时间,也有读者来问我:某知名投资者,不看好你持有的XX公司,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我的回答是:
这再正常不过了,不要说大家的投资理念,可能不一样,就算理念完全一样,也可能对一家公司,有不同的看法。
因为,投资是一个综合了你的背景、知识、资质、甚至性格的体系。
没有任何两个人的投资体系,是完全一样的,就像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某种程度上来讲,一个人的投资体系,就是这个人本身,在投资领域的外延。
但好消息是:
虽然出于各种原因,
巴菲特
自己没有写书,但他愿意让别人,写关于他投资体系的书。
他不光允许别人写,还会认真地,去校对书中提出的观点。
这样,在某种程度上,这些书,也算是对他投资体系的“临摹”。
这样的书,全面性和体系性,肯定比不上他自己写,但至少,书中的内容,不会有跟他的体系,完全相悖的地方。
《巴菲特的投资组合——集中投资策略》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就是下面这本书。
(声明:通过上面链接购买的话,我会有一点佣金,但很少,这是读者的知情权。)
这本书的中文版,是今年刚出的,但英文版,熟悉巴菲特体系的,恐怕都早有耳闻。
本书第一版,出版于1999年,正是巴菲特的体系炙手可热(应该说已经热了多年)的时候。
书的作者是罗伯特 · 哈格斯特朗(Robert G. Hagstrom),有没有觉得耳熟?
没错,那本大名鼎鼎的“让我在黑夜中找到一盏明灯”的《巴菲特之道》(早年更有名的名字,叫《股王之道》),就是这位的第一本名著。
这位罗伯特先生,跟巴菲特私人关系很好,他是美盛投资的首席投资策略师,而且在写书方面,很受巴菲特的喜欢。
所以,他在写这些书的过程中,可以跟巴菲特有很多交流,他写的书,不能说100%是巴菲特的原意,80%是肯定没问题的。
另外,这本书的中文版,是杨天南老师翻译的,一如既往地好。
至于那本《巴菲特之道》,就更是中国第一代价值投资人们,很多知名人物都提到过的书。
我以前看过这本书,但可能前面有更厉害(我认为更厉害)的《聪明的投资者》打底,我倒并没有太大感觉。
但从我这些年的观察来看,有很多早期中国的投资人,都提到过这本书,对他们的“当头棒喝”、“黑暗中的明灯”作用。
所以,我把链接也放在下面,你们如果感兴趣,也是值得看的。
今天这篇文章,是我对
《巴菲特的投资组合——集中投资策略》
这本书的阅读感受。
总体来说,这些年,这种讲理念的投资书籍,我看得越来越快了,因为太多内容耳熟能详。
不过,有意思的也恰恰在这里,价值投资理念类的书籍,每次看,我都能有一些不一样的感受。
我们先来看看,书名所说的“集中投资”,到底是什么呢?书中这样说:
选择为数不多的、可以在长期,提供超越平均回报的股票,将你的大部分资金
,集中投在这些股票上。无视股市短期的涨跌波动,坚毅忍耐,持股不
动。”
这一段对集中投资的描述,我认为不尽完美,但基本也涵盖了这种策略的全貌,这也是巴菲特应用的策略。
这段话,其实拆解下来,就是3个关键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可以在长期,提供超越平均回报的股票”。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我认为这个“
股票
”,如果改成“
公司
”会更合适。
这里,讲的是我们投资的第一个关键——找到一家能够持续为股东创造收益的公司。
换句话说,公司能赚很多钱。
这一点,其实也是做投资最关键的地方,也就是找到未来能够赚钱的公司。
这个很难,毕竟未来是难以预测的,但这个,也是赚钱的源头。
换句话说,如果做不到这个,投资成功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但好在,这个是可以学习的。
换句话说,随着你看公司越来越多、思考越来越多,对公司的判断,会越来越准确。
还有个好消息:这个事情,是很有意思的。
比如我自己,通过分析公司,我更加了解这个多彩的世界。
如果不是分析公司,我不会知道:
中国的白酒历史、银行是如何赚钱的、世界上还有MDI这样的垄断产品、药品研发的流程、摄像头可以用来干什么、三聚氰胺的真相、吸油烟机可以有60%的毛利率、酱油居然是出身最好的调味品……
我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加到上面这一段,这些,都是投资送我的礼物。
当然了,投资给我最重要的东西,是钱。
集中投资,第二个关键因素,是“将你的大部分资金,集中投在这些股票上”,也就是“集中投资”的字面意思。
关于这点,之前也有读者问过我:
你是怎么分配仓位的?
我之前的回答,有这样一段话:
在我选择要买入几家公司的时候,会有仓位分配的概念。
比如今年,我原定买入万科、招行、格力三家企业,年初,我会根据对这三家公司的湿雪长坡判断,给他们各自赋一个分值。
比如三家都是10分,那就平分资金。但这个是预算的概念,也就是说,假如市场给足了机会,最后会是各三分之一的资金,投入三家公司。
villike,公众号: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
我买股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