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朗自学
自学就是孩子内在生命的自我生长;越小自学能力越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新逻辑  ·  DeepSeek梁文锋:关于认知、价值观、人 ... ·  昨天  
HR实名俱乐部  ·  公司孵化第二曲线,感觉好模糊,HRBP咋跟着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朗自学

10岁男孩只有5岁身高,医生:戒掉这个睡前小习惯!

小朗自学  · 公众号  ·  · 2024-04-20 12:00

正文



郑州一名 10岁 小男孩,身高只有 1.1米 左右,看起来像个五六岁的孩子。


家长带他去医院检查,发现孩子的骨龄 只有5岁 ,比正常孩子 慢了足足4年


究其原因, 医生表示:

“现在很多孩子受大人影响,睡觉很晚,甚至开着灯睡觉。

而晚上持续开灯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导致孩子睡不踏实,从而影响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



长期开灯睡觉的危害,远不止于此。


湖南长沙,一名小女孩在学校经常被同学嘲笑,因为才7岁的她,胸部就开始发育了……

家长心急如焚,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医生询问孩子的生活细节后发现,小姑娘比较胆小怕黑, 平时睡觉都得开着床头的小夜灯,这一开就是两三年。


而开灯睡觉,正是导致小姑娘性早熟的“幕后黑手”。



医生表示,过多的光线照射会抑制内分泌器官松果体的正常工作,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从而造成性腺发育速度增加。


央视节目《健康之路》中也曾提到过,开夜灯睡觉会增加孩子性早熟风险。



光照过度是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这绝不是孩子性早熟唯一的诱发因素。



Part.1



孩子被“催熟”

后果很严重


我们先来看下什么是儿童性早熟:

如果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岁前,就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的表现,就意味着孩子的身体正在被“催熟”。

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 女孩:乳房发育、来月经、腋下和私处的毛发长出……

  • 男孩:睾丸和阴茎增大、体毛生长、变声期提前……

同时,孩子的身高也会出现异常,可能是停止生长,也可能是突然长高。



千万不要小看了儿童性早熟的危害,它对孩子造成的身心伤害,很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

首当其冲的是会致使孩子长不高。

性早熟的孩子长大后,一般都要比其他正常孩子矮5~10cm。

这是因为过早分泌太多的性激素,会导致孩子骨骼提前闭合,到了真正长个子的青春期,反而就不长了。

其次,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身体的过早发育,会给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

小孩子都是自尊心强且特别敏感的,面对同伴的指指点点,他们很容易因此而 自卑、恐惧、羞愤,甚至抑郁

由此而带来的困扰和烦躁不安,还会 导致孩子无法集中精力上课学习

最可怕的是,有可能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

有部分儿童性早熟是由于特定疾病造成的,比如 颅内肿瘤、卵巢肿瘤、睾丸肿瘤 等,如果发现和治疗不及时,有可能严重影响到孩子的生命安全。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孩子都出现了性早熟的征兆。


有数据显示,我国约有0.43%,共计53万名儿童出现了性早熟症状。


其中,女童发病率为男童的10倍。



更让人揪心的是,儿童性早熟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就诊率却不足30%。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提前被“催熟”呢?



Part.2



饮食有问题


引发孩子性早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吃的有问题

1.油炸类食品,比如:炸鸡、炸薯条和薯片等。

经常食用油炸类膨化食品的孩子,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2.5倍。

超高热量在孩子体内会转变成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孩子肥胖。


而肥胖、超重的孩子,比正常孩子更容易性早熟。


2.保健品、儿童口服液

湖南的李女士,让孩子吃了两年的增高保健品,结果,孩子出现了声带变粗、喉结突出等症状。

到医院一检查,发现这款保健品含有大量激素,表面加速骨龄增长,实则导致孩子的骨骼线提前闭合。


李女士痛心疾首:

花了20000元,却买来孩子性早熟。

因为自己的拔苗助长,儿子成年后的身高很难突破160厘米。

虽然我们国家有规定保健品里不允许出现激素,除非是天然激素,天然激素例如豆浆都属于植物性激素,不会导致性早熟。


但为了实现短期内拔高的效果,还是会有不良商家违规添加激素成分。


孩子长期服用含有激素的保健品, 很容易被“催熟”。

另外,以下几种补品,也都不适合给孩子吃:

燕窝、功能性饮料、冬虫夏草、人参等。



3.误食了含性激素的药品,比如避孕药


扬子晚报曾报道过一个新闻案例,一名6岁小女孩因为误食了父母的避孕药,导致乳房提前发育,被医生诊断为性早熟。



家里的这类药品,一定要放好。



Part.3



玩的、用的不安全

江苏苏州市场监管局组织了玩具质量监督抽检,结果显示,5批玩具不合格: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 增塑剂超标

增塑剂可使塑料变得柔软,常被用来添加到塑料加工中,其中邻苯二甲酸酯是主要的增塑剂类型。

研究表明,吸入或长期接触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可能引发激素失调,有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对生殖系统造成影响。



此外,部分塑料制品中还含有 双酚A

这是一种用来生产防碎塑料的原料,欧盟认为含双酚A奶瓶会诱发性早熟,从2011年3月2日起,禁止生产含化学物质双酚A的婴儿奶瓶。

那怎么避开危险的有毒塑料玩具呢?

妞儿们在选购时可以 “一看二闻三摸”

  • 一看:认准3C认证标识和GB 6675系列国家标准。

  • 二闻:如果玩具有一股特别刺鼻、熏眼睛的气味,千万别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