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大经济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人大经济论坛”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同名认证新浪蓝V“人大经济论坛”。人大经济论坛感谢多年来用户的支持,新网址迁移至http://bbs.rdjjltorg ,欢迎新老会员不吝赐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水果酱酱_ ... ·  4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夜读|这三种相处模式,让家越来越兴旺 ·  4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阿里巴巴、DeepSeek,突发!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大经济论坛

吴传清 邓明亮: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人大经济论坛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12-09 12:00

正文

本文作者吴传清是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中国主体功能区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邓明亮是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本文认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文章采用2005-2016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线性、非线性视角考察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结果表明: 科技创新能有效促进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对外开放背景下,这种影响效应呈现出显著非线性特征,对外开放能有效规避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边际效率递减困境; 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空间异质性。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科学处理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的关系,构建高质量对外开放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形成长江经济带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论断。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的重心和活力所在,国家先后颁布《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2016)、《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2016)、《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等规划和政策文本,强调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应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对外开放条件,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习近平在2018年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科技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当前,我国创新进入活跃期,关于科技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问题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但对科技创新是否能够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是否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的研究仍然存在争议。 开放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伴随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关联度不断提高,推动长江经济带深化开放合作、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是有效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对外开放的过程既是商品进出口贸易的过程,同时也是技术输出和引进的过程。 但是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长江经济带沿线各地区科技创新是否能够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存在何种地区差异? 国内少有研究能够系统回答相关问题。
文章采用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以上城市2005—2016年面板数据,从线性、非线性视角考察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研究表明: 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助力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外开放背景下科技创新对绿色全要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特征,表现出非线性关系; 科技创新能够显著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对外开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规避科技创新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驱动效应递减的问题。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以创新驱动引领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因,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以创新驱动为引领。 一方面进一步发挥市场在技术研发方向、路径选择、创新要素配置过程中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另一方面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金融创新支持作用,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体系,培养和吸引科技创新人才,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环境。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形成经济发展新思路、发明新专利、改进新工艺、生产新产品,提高生产能力、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态环境污染,提高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以创新驱动引领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
(2)以开放发展促进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需要形成高质量对外开放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有效规避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边际效率递减的困境。 一方面高质量“引进来”,在商品进口、招商引资过程中,吸引全球高质量人才、技术、知识等创新生产要素流入; 另一方面依托高质量“走出去”,在国际市场竞争过程中,加强市场、技术信息沟通交流,高效利用和吸收各种先进科技创新要素和资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