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方给出的解释是:
重症监护室里面有俩极危重患者,如果因此次"医闹"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恐怕这俩患者家属还得闹医院……
作者 | Alex
来源 | “医学界”微信号
6月15日,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人民医院李庄医疗区发生一起大规模医闹事件。参与医闹人员在医院内摆放花圈、设置灵堂,在重症监护室内烧纸钱,甚至用大卡车堵在医院大门前。
数人在医院病房内烧纸钱
大卡车堵在医院门口
有人站在桌子上与院方调解人员发生冲突
惠民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调解时被打至鼻骨骨折
(以上图片来源于惠民县人民医院微信公号)
事件的起因要追溯到6月13日,患者刘某因腰椎盘突出和高血压入院治疗。6月14日下午两点四十五分,医院为刘某行腰椎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术前各项检查符合手术要求,手术过程顺利。当日晚间六点,患者突发急性右冠状动脉梗死,医院连续抢救三小时,最终宣告死亡。6月14号晚间九点,患者家属开始逐渐聚集,强逼医院必须继续抢救,医院多名医生轮流从晚九点一直按压到凌晨五点。长达8小时。
6月15号,超过百名村民来到医院,对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医院调解人员限制人身自由长达11小时。并采取打砸会议室,卡车堵住医院大门,脚踹冲进重症监护室烧纸等行为,打伤六名医护人员。
傍晚,
考虑各方压力,医院同意赔偿30万元。
6月16日,赔偿款到账。
目前,警方已将孟某为首的五人刑事拘留,正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相信大家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后,既气愤又憋屈,毫无过错的医疗方再次因为毫无道理的医闹走上赔偿之路,而这次院方给出的解释是:
重症监护室里面有俩极危重患者,一个是重症胰腺炎,一个是重症心衰,如果因在重症监护室烧纸钱、吸烟、大声吵闹医闹等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恐怕这俩患者家属还得闹医院,
这是无法承受的,因此最终选择妥协。
医闹为何频发?
遇到医闹就赔钱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有了很多年的传统,很多患者家属甚至形成“共识”:只要去闹,不管医院有没有责任,肯定能拿到赔偿。再加上职业医闹团体的一度猖獗,导致医闹事件频发。
另外,医学知识的匮乏以及情绪失控也是导致医闹的重要原因,经常能够听到医闹家属质问医生,“
进来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一下就没了
?”殊不知,对于一些急症重症,生与死只在毫厘之间。既然好好的进来干嘛?
最后,就是医闹的代价太小,我国在法律上对医闹没有明确定性,虽然2015年刑法修正案明确提出医闹入刑,但是笔者至今很少听说哪个医闹受到过严惩。再加上死者为大以及同情弱者的固化思想,使得医闹受到了更多的宽容。
如此下去,病危的患者谁敢收?
都说医生和患者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共同的敌人是疾病,最理想的关系就是患者性命相托,医生全力以赴。但是目前的医患之间却隔阂重重,纠纷频发,这也导致了很多医生在治病救人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保。
如果让医生碰到还有一线生机的患者,却不敢全力施救,原因竟然是害怕医闹而非医学本身,这是医者的悲哀,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千万不要说这样的医生没有医德,医生也是人,他不敢冒险赌上整个职业生涯。
病态体系何时休?
医院遇到医闹选择赔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影响医院声誉;二是体制不健全——既表现为处理医闹的体制,也体现在仲裁医疗事故的体制。既然无论是公了还是私了都需要赔偿,何必冒着影响声誉和将事情闹大的风险走上看不到头的法律途径?
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个美国的医患纠纷案例:
一名刚出生的新生儿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输氧,护士遵医嘱将氧气给输上了。不久孩子死亡。这时发现,护士虽然将氧气管给插上了,但并未将氧气通道打开。得知这个信息后,孩子的父母将医院和护士告上法庭。经过医学鉴定,认定护士虽然未将氧气通道打开,有医疗行为上的过错,但孩子的死亡仍是因为先天性心脏病,而非未输氧造成。结论为不属医疗事故,患者息诉。
因此,笔者以为,在处理医疗纠纷时,我们需要严格按照医学科学规则和医疗行为的特点定案。在赔偿追责原则上,只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不适用公平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中国,结果又是什么样的呢?
总而言之,遇到医闹就赔钱,寒的是医生的心,伤的是患者的利,何时能够走出这一怪圈,就证明我们的医疗体制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