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与秩序
寂静的学术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人文历史  ·  这个明朝最南端的海外宣慰司是怎么来的? ·  2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文强审张君最漂亮情妇,全然不懂怜香惜玉 ·  昨天  
历史与秩序  ·  冠盖满京华 圣人何迟暮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与秩序

冠盖满京华 圣人何迟暮

历史与秩序  · 公众号  · 历史  · 2024-12-31 20:3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国的帝制时代和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知名度、在位时间、相关影视作品和学术争议。文章强调了《圣人的迟暮:康熙晚年的帝国变局》这本书对康熙晚年历史的重新审视与发现,以及该书对九王夺嫡等历史事件的全新解读。同时,文章提到了该书在历史写作方面的挑战和不易之处。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是中国帝制时代知名度极高的皇帝。

玄烨在位时间长,对清朝乃至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关键观点2: 玄烨的晚年历史并未引起足够关注。

《圣人的迟暮:康熙晚年的帝国变局》一书将目光投向了玄烨晚年,为读者带来认知愉悦。

关键观点3: 该书对九王夺嫡等历史事件注入了全新活力。

该书将储君之争放在清朝帝国全景蓝图的深邃背景中,展现了政治合法性的极致追求。

关键观点4: 该书在历史写作方面面临挑战。

关于玄烨的专业研究和通俗创作已经较为充分,因此新书需要走出新意和个性。

关键观点5: 该书具有历史价值和趣味性。

该书给出了对玄烨晚年帝国政局问题的回答,并放入更大的历史时空中进行审视。


正文

从秦始皇嬴政到清逊帝溥仪,中国的帝制时代绵延两千余年。你方唱罢我登场,如走马灯一般登上帝位之人,计有四五百位。其中,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从知名度来看,属于当之无愧的第一序列、“头部选手”。

这背后的原因相当多。玄烨在位六十一年,乃中国皇帝在位时间之最长者。放到世界范围看,也只有法王路易十四、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等寥寥几位堪与之比拟。

帝王在位时间久,犹如演员的演艺生涯漫长,无论治国执政的大波澜,还是宫闱密事的小情趣,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可能性,自然会更多一些。

同时,康熙年代相对晚近,离我们也就二百余年。各类正史和私家著述的记录非常丰富,也就更适合后人追忆臧否。更何况,玄烨本人个性鲜明,精力充沛,在历史舞台上的表现相当活跃,可以说,他自身具备相当强烈的顶流气质。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玄烨既是国内史学界和国外汉学界关切的焦点,也是文学影视、大众传媒聚焦的要角。尤其是《鹿鼎记》《少年天子》《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一系列文学作品及相关影视持续走红,几乎在一段时间内,让很多人心中生长出一个甚至好几个生动活泼、有血有肉的玄烨形象。

近几年随着“清宫戏”整体退潮,玄烨的热度看似有所降温,但对相关影视名场面的二次创作,仍然可以在各种短视频平台轻易收获大波流量,足见其号召力根基之厚。与此同时,当康熙遇上数字时代,经由短视频媒介建构的康熙的切片式形象,又影响着受众走入经典影视甚而严肃阅读范畴。

更何况,关于玄烨的争论——他究竟是彪炳磊落、将帝国体制的潜力发挥到极致的千古大帝,还是狭隘猥琐、为了一姓之尊荣不惜拖慢历史进程的罪人,在史学爱好者和专业史家之间始终没有消停过。

不过,面对这样一位知名度高、话题性强、群众基础深厚的古代顶流,对历史写作来说,却是很不容易的。一方面,关于玄烨,无论是专业研究还是通俗创作,都已经比较充分;这就意味着不容易写出新意,写出个性,写出人之未见。另一方面,争论多、口水多,也意味着容易陷入立场和意气之争,纠结于好人坏人式的盖棺定论。

令人欣喜的是,手头这一本《圣人的迟暮:康熙晚年的帝国变局》(汪恒/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24年8月出版),在汗牛充栋的史著“围城”中,别开生面地闯出一条新路。该书不仅读来痛快流畅,如夏日溪水潺潺而下,更教人缘溪而行,豁然开朗,竟能走到一片前人甚少驻足的落英缤纷之野,于无形中收获颇丰,如落花偷染衣襟。

这种殊为不易的新鲜感与收获感,有这么几层缘由。

第一,本书将目光投向了玄烨晚年,更具体地说,是从康熙四十七年(1708)他第一次废黜太子胤礽,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四阿哥胤禛在畅春园充满戏剧性地即位,大概十余年的一段时间。

人所共知,玄烨君主生涯津津乐道的几件大事,擒鳌拜、平三藩、复台澎、拒沙俄、三征噶尔丹,大多发生在其统治的前期和中期。他的晚年时光,除了“九王夺嫡”比较热闹之外,似乎缺乏足够的兴奋点,甚至有一点在宫斗中消磨时光的意思。然而,本书颠覆了这一成见。在作者笔端,康熙晚年的帝国政局,不仅波谲云诡,相当热闹精彩,而且非常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清朝的版图疆域、意识形态与政治框架,甚至决定了历史长河的流向。

这是一个此前并未引起足够关注的历史关键性“峡谷”。本书对这一“峡谷”的重新审视与发现,带来了认知愉悦。

第二,除了独辟蹊径的聚焦点之外,本书给“九王夺嫡”这类已经被掰开揉碎反复分析诠释的经典传奇,注入了全新活力。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它超越了就宫斗谈宫斗的俗套,将这一前后撕扯多年、屡次搅动朝局的储君之争,放在满洲入关定鼎之后、玄烨毕生孜孜以求一副全景蓝图的深邃背景之中。这张蓝图,试图在“满人本位”和汉人治道之间寻求某种平衡,构建足以长久支撑帝国治统的全新政治合法性根基。通过本书庖丁解牛一般的解析,这种对政治合法性的极致追求,成为串起玄烨晚年帝国朝局兴衰成败的一条主线,也成为评判清王朝这个两千余年帝制时代“守门员”功过是非的一把标尺。

玄烨对于诸子相争究竟抱有何种心态?胤禛的胜出是偶然还是必然?康熙乃至于乾隆时代的巡行江南,究竟有什么目的?玄烨晚年,导致帝国财政几乎限于万劫不复的亏空问题,到底是因为什么发生的?他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背后有何隐衷?为什么玄烨没能够借着三征噶尔丹连战连捷的有利态势,在自己任上彻底解决准噶尔问题?是什么导致他晚年用兵大失水准?……

这些问题兼有历史价值和趣味性。本书不仅给出了回答,而且将这些问题和答案,纳入玄烨晚年帝国政局的“大历史”框架,使人一窥中国古代社会运行的底层内核,然后带着全新的犀利眼光,营造属于每一位阅读者个人本体的温故知新。

第三,本书的大历史视角,不仅体现在它成功描摹了囊括玄烨晚年帝国朝堂宫闱、江南塞北的一幅全景画卷,也在于它将这段王朝旧事放入更大的历史时空之中进行审视。

玄烨晚年,人类历史正步入十八世纪,正处于巨大变革的前夜,由传统社会向近现代社会转化的浩荡洪流,即将席卷和荡涤蓝色星球的每一个角落。在这个历史演进速度即将猛踩油门的重要关口,携数千年文明沉淀而来的东方古国,守护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这些所得所失,又有多少,与清朝的特殊政治困境、与玄烨对政治合法性一以贯之的孜孜以求有着怎样的关联?

对于这些,本书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但又不单单是解答。

青史历历,光照古今,这是对每一个人的启发与激励,激励你我探寻与个体生命融为一体的历史观照,收获属于自己的识见与洞察。而每一分以史为鉴的认知积累,都会为现实、为将来,增加一分与历史周期律怪圈彻底作别的希望。

最后,令人动容的是,本书的大历史观与雄阔结构,并非建立在空洞无当的宏大叙事之上。支撑和充盈它的,是史册精微之处的抽丝剥茧,是历史舞台光影斑驳中的一笑一颦。掩卷遐思,映入眼帘的,是塞北沙场未干的雪,是江南寺庙温软的风,是老年皇帝疲惫而倔强的双眼,是宫中幼童稚嫩而柔和的脸颊。

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写作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展示的是一种基于严谨学术框架的历史非虚构写作风格,较好地兼顾了读者的认知获得感与阅读体验感,算是一次新探索。而这种风格本身的价值取向,和这本书的内核是相当一致的。

说到底,本书作者试图引导读者去关注历史的温度和细节,关注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对他们的注视与尊重,是历史的全部意义所在,也是历史与文明存在的本身。他们是在历史长河中已然苍老的他们,也是在奔流激荡中跑着、走着或者站着的,依然青春的我们。

圣人与帝国终将迟暮,而我们总是年轻的。



经典课程: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北大医学部教授:如何活得长、病得晚、老得慢、死得快?

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
东亚巨变500年——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与现代世界的关系

这就是心理学——改变人类心灵探索史的十位大师
梦见坠落、掉牙、被追赶……这10种梦隐藏着你的哪些秘密?

中国方言——一部文化史
欧洲文明史50讲

从《诗经》到《红楼梦》:10位复旦顶尖教授带你读50堂国学经典课


《统一与分裂》之后,葛剑雄又提供了哪种看懂中国史的方法?

葛剑雄:读懂人口,才能读懂中国历史

西方政治史上最重要的 25 本书,都在这里了

社会学看中国:传统与现实

诺奖得主揭晓背后,人类的终极问题是什么?

周濂·西方哲学思想100讲

20世纪思想的启示与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