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史事挖掘机
世界古代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大学堂  ·  13岁的张作霖乞讨遇寡妇,寡妇给他吃了块窝窝 ... ·  6 小时前  
小叮读报  ·  2月5日,历史上的今天和生活冷知识 ·  昨天  
历史大学堂  ·  1665年,11岁康熙迎娶12岁赫舍里氏,新 ... ·  2 天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杨念群:重提政治史的重要性与中国的“大一统” ·  4 天前  
乌兰察布云  ·  云·悦读 | 年味到底是种什么味?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史事挖掘机

叶利钦为什么要搞垮苏联,当苏联总统不香吗?久加诺夫曾道出原因

史事挖掘机  · 公众号  · 历史  · 2024-12-31 17:09

正文

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罕见史事

一直以来,外界对苏联解体似乎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认知,是叶利钦搞垮了苏联。

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人觉得他实在是太傻了,当俄罗斯总统哪有当苏联总统香,毕竟那可是比肩同时期美国的存在。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2020年俄主席久加诺夫在接受采访时,缓缓道出苏联解体的真实原因,才算是揭开事情的真相。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苏联正式宣告解体,叶利钦和戈巴尔乔夫矛盾惹争议

20世纪末期发生了一件颠覆世界格局的地缘政治事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直到今天一些上了年纪的俄罗斯人仍然耿耿于怀,觉得当年苏联的“死亡葬礼”太过于平静。

1991年12月25日,这一天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当天晚上7:30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房顶上突然出现两个工人,从屋顶的火板门里爬出来径直走向旗杆附近。

锤子镰刀旗仍然在夜空中飘扬,从十月革命开始飘扬近74年的时间,引领着所有在迷茫中的人集体向一个伟大的目标努力。

很快旗帜在克里姆林宫徐徐降下,两位工人像叠桌布一样将其折起来。

站在克里姆林宫顶层望向附近的莫斯科红场,不远处的古姆百货商场因节庆被包装的像一个巨大的圣诞礼物,人们三三两两的在圣诞树附近跳舞散步,外国游客在红场拿起手机拍照。

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克里姆林宫房顶上发生了什么,更没有记者围观采访,整件事情的发生平静到让人难以置信,这大概是“巨人”苏联最落寞的一刻。

12月26日太阳照常升起,民众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前一天晚上彻夜难眠的或许只有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巴尔乔夫,和自己最信任的几位心腹在客厅里一杯又一杯喝着闷酒。

不久后叶利钦的一位下属找了家酒店,请来上百名国内外媒体记者举办一场新闻发布会,现场还出现一个小插曲。

长期在莫斯科的美国CNN记者与戈巴尔乔夫十分熟悉,得知对方在签署苏联解体的文件时钢笔突然没水了,还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支价值几百美金的万宝龙钢笔送给对方。

苏联领导人用美国品牌钢笔在苏联解体的文件上签字,持续近半个世纪的美苏冷战,最后居然以这样讽刺的方式落幕。

苏联解体后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在未来十多年仍然没有完全消弥,直至今天依然如此。

对于苏联解体这件事情各方的反应也不一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觉得是自己的胜利,有些人却认为苏联解体败于经济,总之各有各的说法。

当然还有一些人认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是叶利钦和戈巴尔乔夫两个人的矛盾,为何会有这样一种认为呢?

苏联高层陷入内斗,广场演讲成为解体导火索

叶利钦是被戈巴尔乔夫一手提拔上来的,也是他力排众议任命叶利钦为莫斯科第一书记,从这件事情来看他们应该是一路人,为何又会成为对手呢?这是因为两个人的性格注定走不到一起。

戈巴尔乔夫有点狂妄自大刚愎自用,说起话来就滔滔不绝、善于玩弄手段,叶利钦刚好与戈巴尔乔夫相反,什么事情都愿意亲力亲为,但性格非常耿直,情商比较低说话不看场合。

此前担任莫斯科第一书记期间,叶利钦第一把火就烧向那些只会拍马屁的官员,其中有不少人与戈巴尔乔夫关系匪浅。

此时两人的矛盾没有太过激化,在大多数场合还能维持相对平和的关系。

1988年左右,叶利钦因做事大胆激进已经得罪许多人,后来又因为经济改革问题经常与苏联其他高层发生冲突。

他还在公开场合多次批评戈巴尔乔夫“改革的步伐太慢”,当众揭上级短,这样的做法谁都不能接受,时间一长戈巴尔乔夫就感受到威胁。

叶利钦在自己的职位上做了不少事情,民间声望越来越大,戈巴尔乔夫担心对方威胁到自己的统治。1987年6月,苏联召开会议提拔一大批官员,结果叶利钦却颗粒无收。

看到履历、政绩都不如自己的同僚升职加薪,他的心里非常不舒服,当场怒怼戈巴尔乔夫以及苏联中央高层,两个人的矛盾这时才算是半公开状态。

1989年秋天叶利钦被解除苏联第一书记的职务,去干了一个职位较高的闲职,相当于变相的降职,一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前夕才通过选举成为俄罗斯总统。

简单来说,两人从最初的盟友一步步成为对手,也为后来的结局埋下伏笔。

苏联解体俄罗斯曾发生一件大事,就是著名的819事件,这次事件是苏联部分高层为挽救自己的国家进行最后的搏斗。

我们都知道苏联后期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问题,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无疑加快苏联的内部矛盾,许多对手便联合在一起想要推翻他。

1991年8月19日凌晨,时任苏联总统的戈巴尔乔夫不在莫斯科,事情发生后无法第一时间赶回。叶利钦就住在莫斯科郊外,得知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针对此事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签署命令宣布俄罗斯境内的武装力量暂时由自己掌管,戈巴尔乔夫复职之后再将权利归还给他(后来并没有给),还发表著名的广场演讲。

几个小时过去叶利钦起草《告俄罗斯公民书》,8月20日也就是双方对峙的第二天,他又公开号召莫斯科民众走上街头进行组织游行反抗。

莫斯科示威群众达到15万人,北方首都的圣彼得堡示威人员更是超过25万。

莫斯科广场上的普通百姓越聚越多,从刚开始的几百人一眨眼就到了数千人,反对派的部队与老百姓形成对峙。

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让所有想要政变的人不敢轻举妄动,819事件的策划者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自己根本没有民众支持,军队也已经与自己离心离德,此次内斗经历63小时最终以叶利钦的胜利而告终。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819事件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就是苏联内部的一些人,想要脱离这个联盟各自搞独立,戈尔巴乔夫一派自然不同意,双方便展开一次较量。

结果这件事情却意外成就叶利钦,不仅击败了反对派,还顺势从戈尔巴乔夫手里夺过来俄罗斯的军权。当然,叶利钦本人并不反对苏联解体,“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就是这个道理。

819事件后苏联面临的巨大危机已无法挽回,各项工作几乎已经陷入停滞,经济更是一团糟,高层的内斗加剧危机的演变。

1991年夏天就有多个苏联联盟国宣布独立,在叶利钦的推动下戈尔巴乔夫被迫卸任,还不顾汹涌的民意私下与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几个国家签署《别洛韦日协议》,成为引爆苏联解体的导火索。

12月25日苏联正式解体,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继承苏联的大部分遗产和债务,基于上述的事情,外界都将苏联解体怪罪在叶利钦与戈巴尔乔夫的内斗上,还有一些人得出结论是“叶利钦搞垮了苏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