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神外世界
为神经外科医生搭建一个学习及业务交流平台. 分享世界神经外科最新进展及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linic門诊新视野  ·  一心守护 ... ·  3 天前  
丁香园  ·  反复咳嗽 3 ... ·  3 天前  
丁香园肿瘤时间  ·  吴小华教授:芦康沙妥珠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 ... ·  5 天前  
肿瘤资讯  ·  【4052】2024 ESMO |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神外世界

垂体微腺瘤--The Neurosurgical Atlas系列

神外世界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8-24 06:10

正文




图 1:哈维-库欣(Harvey Cushing)教授的神经外科生涯,最初是在手术治疗垂体肿瘤的基础上建立的。影像缺乏的条件下,更容易诊断和手术的是功能性腺瘤。笔者回顾库欣脑肿瘤登记中心约15000例病人照片,这是仅有的两张将库欣本人摄入其中的照片。左图中患者诊断为肢端肥大症,右图中患者则可能患有早衰症。


诊断与评估


垂体肿瘤表现多样,从无功能到功能性腺瘤,大小从数毫米至厘米。多数功能性腺瘤过度释放一种或多种垂体激素,包括泌乳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甲状腺激素。关于这一特殊肿瘤更多更深入的探讨详见“垂体腺瘤:诊断与手术注意事项”一章。


手术适应症


垂体微腺瘤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为泌乳素瘤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 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腺瘤。


对于泌乳素瘤,若多巴胺激动剂治疗肿瘤未缩小,或病人在药物治疗期间出现了不良反应,则可行手术切除。若垂体卒中引起视交叉受压症状,须行急诊手术减压。此外,药物治疗可能对囊性泌乳素瘤无效,而需对囊肿进行减压。广泛侵蚀颅底的肿瘤,也需行手术治疗,因为药物治疗后肿瘤皱缩,可能引起脑脊液漏。


ACTH垂体腺瘤大多是微腺瘤,且能够相对较早诊断。标准的治疗为手术干预。此类微腺瘤通常位于腺体中央,纤维化程度较高且更富于侵润性,因此术中对其定位及切除可能较为困难。


手术适应症详见“垂体腺瘤:诊断与手术注意事项”一章。


术前注意事项


如果确诊及定位垂体ACTH腺瘤的影像学证据不充分,岩下窦采血检验则有助于确定位于居中以及偏侧的高分泌型肿瘤。


在碰到术中难以辨认或以已广泛影响患侧腺体的微腺瘤时,并确认患侧腺体可能处于高功能状态,则可尝试切除该侧腺体的40%。


有关垂体腺瘤患者术前注意事项的详细讨论, 见“垂体腺瘤:诊断与手术注意事项”一章。


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微腺瘤


笔者曾讨论过显微镜下入路的技术细节,详见经颅入路一卷中的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章节。此外,内镜下的入路则在内镜扩大经鼻入路一章进行探讨。请对比这些章节中手术最初与最终环节的相关信息,包括显露及关颅。


虽然笔者习惯使用内镜切除垂体微腺瘤,但在此处对内镜及显微镜辅助切除肿瘤的细节均进行了介绍。比起垂体大腺瘤,内镜手术切除垂体微腺瘤时,其手术视野更广的优势体现并不明显,因为多数微腺瘤不会超出鞍区,且相对局限腺体内。


图 2:切除鞍底骨质后,双极电凝烧灼包括海绵间窦在内已显露的硬膜。笔者使用足量的Floseal止血材料(Baxter, Deerfield,IL)封堵已显露硬膜的海绵窦,过度电凝静脉湖的出血,会使硬膜皱缩,加剧硬膜外出血。


最低限度去除骨质的原则,应以不影响充分显露病变,并进行显微手术及切除肿瘤为前提。肿瘤大部切除,不能全切的最常见原因,就是骨质去除不充分,并发硬膜显露受限。应以鞍结节及鞍背为界,显露海绵窦内侧壁来去除骨质。有效治疗功能性垂体腺瘤,须彻底切除肿瘤,而这需要显露充分。


打开鞍底硬膜前,应去除骨缘周边粘膜,以便在手术结束时重建鞍底。借助超声引导,可避免打开硬膜时损伤颈动脉。“十”字形切开硬膜,使用剥离子将垂体囊从硬脑膜内表面充分分离,此方法可在手术晚期快速辨别垂体囊(Redrawn from Tew, van Loveren, Keller*)。


硬膜内操作


下文对显微镜及内镜辅助下切除垂体微腺瘤做一描述。两者优缺点比较的更多细节,详见“”垂体腺瘤:诊断与手术注意事项”一章。


图3:在Cushing病患者中,首先对腺体的十字形切开,可显露位于中央的微腺瘤。仅依靠微腺瘤的大小和位置,对其进行定位,可能是相当困难的。如果不容易发现垂体腺瘤,则用系统方法探查腺体的实质部分。在肢端肥大症的病例中,微腺瘤位于侧方,形似胶状,这些特征可帮助辨别肿瘤,而且一经打开硬脑膜,即可将其切除(Redrawn from Tew, van Loveren, Keller*)。


在一些病例中,区分正常腺体组织与有分泌功能肿瘤组织是相当困难的。微腺瘤组织的外观常常较正常腺体偏黄,此外,从质地及完整性来看,肿瘤组织易碎,能够吸出或刮除。


然而,微腺瘤可能并不表现出任何可与正常腺体相鉴别的表面特征。小的腺瘤(<5 mm)一般位于腺体的中三分之一,此位置多见于ACTH腺瘤,而非通常偏于腺体一侧的泌乳素腺瘤和生长激素腺瘤。当微腺瘤的位置无迹可寻时,这些特点可指引腺体内最初的分离操作。通常容易辨别泌乳素型腺瘤和生长激素型腺瘤,其质地柔软且较易吸除,而ACTH微腺瘤恰与之相反,其嵌于腺体中央,质硬,更具浸润性。


如在硬膜切开处上方未发现ACTH微腺瘤,用上述方法对腺体进行系统探查非常必要。探查无果,应考虑对腺体中央粘液状楔形物进行活检。如对中央部位初次活检未发现腺瘤存在的证据,可接着对腺体两侧组织再次进行活检。高分辨率3T核磁影像,或岩下窦采血,常可指导术者对微腺瘤可疑位置或侧别进行活检。


如活检结果无价值,但经生化诊断确认为Cushing病的,术者可行垂体次全切除,仅留有小蒂状腺垂体,此方法只适用于对未来生育没有要求的病人。然而,如果切除范围没有覆盖微腺瘤,外科医生应考虑扩大切除范围至神经垂体和/或两侧的海绵窦壁。


已证实垂体微腺瘤极少位于鞍上,在缺少影像证据时,不提倡也不推荐切开鞍膈。尽管笔者对为数不多的几例经生化确认Cushing病的病人,进行了垂体次全切除,但仍未尝试进行更为彻底的垂体切除。


图4:辨识微腺瘤后,用显微刮匙将微腺瘤与周边正常腺体组织游离。如果进入腺体后未能立即发现腺瘤,用Hardy剥离子于切口内施加侧向压力,使微腺瘤进入术野,注意微腺瘤和正常腺体之间的颜色差异。笔者细心尝试保留腺瘤假包膜(囊外切除),以将其整块切除。(Redrawn from Tew, van Loveren, Keller*)。


由于很难到达鞍前隐窝,切除位于腺体前侧部的微腺瘤尤为困难。泌乳素微腺瘤可以隐藏在此部位。笔者使用有角度的内镜和长柄右侧成角显微刮匙可探及此部位,操作时常见并发症是引流至邻近海绵窦被膜血管破裂,从而导致的静脉性出血。笔者用浸润凝血酶的明胶海绵压迫这一区域止血,不要试图电凝出血点,因其通常导致出血更多。


位于后方的微腺瘤同样难以到达。对位于后方的泌乳素微腺瘤,应首先楔形切除垂体侧翼前端,并保留正常腺体,以便进行组织间的对比。微小的瘤结节偶尔可呈现为灰紫色或白色。笔者最初以钝头环形刮匙或取瘤钳进行剥离,而后换为有刃的环形刮匙以行精准的分离操作。应保留肿瘤包膜,确保瘤结节的完整切除。


切除肿瘤后,应仔细检查残腔内是否为橙色正常腺体。经此检查可确认肿瘤全切与否。如果对次全切除不确定,抑或肿瘤被膜在某处不清晰,则可行不同程度的部分腺叶切除,此腺叶切除需循残腔可疑界面,切除其下层的一小部分正常垂体组织。


如前述切除位于后方微腺瘤的方法中,在暴露肿瘤时,可能需部分切除正常腺体以彻底切除腺瘤。病人对这一方法耐受良好,且没有持续的内分泌紊乱。回避这一操作,则可能会忽略高分泌性肿瘤的残留,导致不良后果长期存在。正常垂体实质破坏超过80%,才会导致一个或多个内分泌轴的损害。


图 5:沿微腺瘤周边游离后,才可将其切除。保留肿瘤包膜,而后将瘤结节整块移除,仔细检查瘤腔(Redrawn from Tew,van Loveren, Keller*)。


图 6:切除残腔壁并行病理检查,此方法提高了内分泌治愈的可能性(Redrawn from Tew,van Loveren, Keller*)。


图 7:用锐利的环形刮勺伸入腺体切开处,辅助提取瘤周样本。


关颅


微腺瘤切除术后出现少量脑脊液漏并不少见。


图 8:对腺体的微小操作可导致附于鞍前隐窝处鞍膈的破裂,此损伤会导致小范围的脑脊液漏,因此,残腔应填塞自体脂肪组织。应用此方法,笔者尝试抬起/移动腺体,支撑/封闭鞍膈破口。要避免过度填塞,用一小块骨质或替代物重建鞍底,同时应保持自体脂肪填塞物在位(Redrawn from Tew, van Loveren, Keller*)。


典型病例


此患者诊断为Cushing病,内镜下经蝶入路切除垂体微腺瘤。下图显示的是为达生化治愈的而行肿瘤全切的术中情况。


图 9:术前磁共振成像可以确定腺瘤的中心位置(第一行)。注意沿着尚未扩大的鞍底充分去除骨质;去除覆于海绵窦内侧缘和海绵间窦(蓝色箭头)的的骨质(第二行)。切开腺体,于被膜外游离肿瘤主体(*)(第三行)。拽出隐于海绵窦壁内侧的部分肿瘤(第四行)。检查双侧的海绵窦壁(*),以确认全切腺瘤(最后一行)。


术后注意事项


关于术后注意事项更多的细节描述,详见“垂体腺瘤:诊断和手术注意事项”一章。


ACTH 分泌型垂体微腺瘤手术成功与否,可以在术后两三天经实验室检验确认。实验室证据提示全切的标准包括:检测不到血浆ACTH水平,以及清晨皮质醇< 5mcg/dl。重要的是,如果术后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降低,但仍在正常生理范围内,则通常提示切除不完全。对于此类患者,如果生化已确定诊断为Cushing病,再次行经蝶入路手术探查是合理的。进一步治疗的其它选择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以及双侧肾上腺切除。


Cushing病患者术后应在ICU进行监护,以便快速诊断和治疗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综合征。这其实是一个令人期待的发现,因其通常意味着腺瘤的生化治愈。


术后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以及糖耐量试验(OGTT)中生长激素(GH)<1ng/m,可定义为肢端肥大症的缓解。曾经,基础生长激素水平<5 ng/ml可能意味着外科治愈;然而,此标准已经受到了质疑。以上述缓解的标准参照,其基础生长激素水平普遍<5 ng/ml;然而,基础生长激素水平与病情缓解并无相关关系。因此,缓解的评估应该包括糖耐量试验中生长激素水平(OGTT GH),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测量。


经验与教训


  • ACTH分泌型垂体微腺瘤的辨别及其全切相当困难。应系统探查腺体,以发现小而隐蔽的微腺瘤。通过根治性切除,可以显著提高这些患者的生存质量。


Contributor: Benjamin K. Hendricks, BS


*Redrawn with permission from Tew JM, van Loveren HR, Keller JT. Atlas of Operative Microneurosurgery, WB Saunders, 2001. © Mayfield Clinic

DOI: https://doi.org/10.18791/nsatlas.v4.ch04.1.3


原著作者: Aaron  Cohen     
编译者:比拉力·巴拉江,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在读研究生,导师:更·党木仁加甫。 审校:付尧,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外科,博士。 终审: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董玉书,博士后,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The Neurosurgical Atlas系列---肿瘤部分

为了让大家之作全文原汁原味再现,平台集聚了百位神外临床一线专业医师,译稿经过反复推敲斟酌出炉,欢迎大家阅读。添加微信149321040即可加入平台(点击下方链接就可以查阅全文翻译


垂体腺瘤的诊断及其手术治疗

镰旁脑膜瘤手术操作技巧

侧脑室肿瘤手术技巧

内镜下颅底外科手术彩绘

感觉运动功能定位图在胶质瘤术中的应用

嗅沟脑膜瘤手术策略

脑转移瘤的诊断及其手术治疗

经鼻内窥镜辅助下的蝶窦入路方法

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技巧及策略

脑室内肿瘤手术概论

大脑凸面脑膜瘤手术技巧

脑肿瘤手术切除的基本原则

矢状窦旁脑膜瘤

上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的手术策略

经皮质入路胶样囊肿切除手术策略

脑室内手术的基本原则

低级别胶质瘤手术治疗策略

下丘脑错构瘤

经小脑幕入路处理海马旁病变手术技巧

皮层语言区定位在脑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

经外侧裂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

额叶切除手术策略及技巧

三叉神经鞘瘤手术策略及技巧

脊髓手术解剖学

镰幕区脑膜瘤手术技巧及策略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手术策略及技巧

四脑室肿瘤

松果体区肿瘤(枕部经天幕入路)

高级别胶质瘤

岩斜区脑膜瘤:岩骨后入路

岩斜区脑膜瘤:岩骨前入路

松果体区肿瘤(幕下小脑上入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英文原文(下载需要等待2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