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Sir写了一篇《记忆大师》评论。
没想到很快,导演陈正道就发了一篇微博。
他表达了《春娇救志明》与《记忆大师》类型不同,不合适一起比的意见,也说,虽然喜欢台湾大师作品,但更觉得只有多类型发展的中国电影,才是健康的。
Sir同意。
Sir同时还发现,陈导真是诚恳的人。
不仅很诚恳地自夸“在恋爱和吃上挺有口碑”,暴露了他私下里挺可爱的一面……
也同样诚恳地表白:自己并不如Sir所说在追求炫智,只是这一次对于新类型的探索,有点贪心想一步到位,没有把角色的情感做到足够扎实。
他坦诚,Sir当然也互动了一把——
作品的“创作”是创作者和接受者共同完成的,电影是,某种程度,影评也是。
毒舌每次写作,也是小心翼翼,恨不能把心里想的表达透、说清楚。但可惜,每次也有“漏网之鱼”。
很遗憾,这次未能看见陈导埋下的所有深意,可能存在误读。但即便如此,也无损于“大师”系列对华语类型分支的开拓和完整,期待你下一部大师。
完成了两个有内涵的男人,一次隔空的真心交流。
(完蛋了我原来这么会给自己脸上贴金)
说点认真的——
Sir收回“炫智”那一句。与陈导素未谋面,这种推测凭空了。虽然写字一直挺小心,难免偶尔步子大了扯到蛋,见谅。
之后,Sir又起了好奇心。如果说《记忆大师》是一次大步尝试,难免瑕疵,那么如果陈导步子刚刚好,甚至更小一些,会是什么样子?
太巧。
今天,Sir就在朋友圈看到了他另一部新作,一部……小网大。
《床3之他和她的关系》
扫了一眼这篇推荐文,说腾讯视频上映5天,成绩如何如何好云云。
还有网友评论截图为证——
还有影评人使劲表扬它,用了
划时代、标杆式
这种词,说得人都不敢信了……Sir就不放出来吓你了。
总之,怎么看都像一次用力过猛的营销,那到底是不是呢?
不如自己看。
和其他网大一样,开头五分钟免费片段,
疑似套路
:
一个网络女主播去夜店寻欢约汉子,回家就直入主题,拉拉链。
没过几分钟
又换了个套路
——云雨后,女主播发现男的不是自己约的人!
然后果然不出所料,被男的
(包贝尔 饰)
给绑了。
接着是
第三个套路
——男主跟她说:自己是她老公,来救她的。
接下来,就是男主要火速向女主播解释清楚下列问题:
我为什么是你老公?你为什么会爱上我?你为什么死?我怎么救你?
此时Sir内心的OS是……陈导缺钱么?拍这什么鬼。
你以为玩三个套路叠加就不套路了啊啊啊啊!
结果,女主竟然也这么吐槽呢:
一开始你以为是
烂俗爱情片
,后来发现是
恐怖惊悚片
,再后来又是
科幻穿越片
……
你以为观众傻啊!!!
(没错,这也是女主说的)
大家应该看得出,到这里三重套路的嫌疑,肯定是导演想反转。加上前面精巧的对白和不拖沓的剧情推进,让Sir没弃。
Sir边看还边开弹幕,发现其他观众也从开始的骂骂咧咧,到逐渐入戏。
往后还有人说,怎么猜错了。
有人泪目了。
有人居然说良心了。
结果呢?
这么小篇幅的1小时片长,剧透就没法看了。
如果你想亲自检验,可以留意一下Sir下面说的几个细节。
室内戏,成本低,但它玩得不low。
因为空间小,为了让画面内容丰富,布景师放了两面镜子。
就是这便宜的镜子,对情节起了细心铺陈
——不少镜头,Sir都从镜子里看到了男主处理危机时,女主的反应。
叙事节奏也看得出用心,
闪回镜头干净,和对白衔接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