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不同,AI要在泛娱乐领域攻城略地,还要理解人类在文化和情感方面的喜好和习惯。例如,科学家们一直在挖掘AI的创意潜能,让它们代替人类作者撰写报道、剧本等。
纽约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可以撰写剧本的机器人“本杰明”。今年,本杰明创作的“Sunspring”剧本,进入到了伦敦科幻电影节的竞赛单元。本杰明此前还曾为短片“It's No Game”撰写对白。
今年,清华大学语音与语言实验中心(CSLT)作诗机器人“薇薇”通过了“图灵测试”,它创作的诗歌令社科院的唐诗专家无法分辨,有31%的作品被认为是人写的。
此前,美联社、福布斯网以及中国的第一财经等新闻机构,都宣布了利用“数据创作”的数据新闻计划。
但是,目前的人工智能的写作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库写作”,和人类的创意过程并不一样。
数据新闻更多的是基于数据的分析,和简单的模板写作。把“数据创作”用在创意上,就显得捉襟见肘。例如,本杰明所写的的对白,就是用80年代、90年代的电视剧台词混搭组成的。“薇薇”的作品细看有很重的模仿痕迹,而谷歌的“绘画”AI做出的绘画,很多形象拼凑在一起都像小狗一样。
类似的创意实际上早有人做过尝试。早在2008年,机器人用3天创作出的长篇小说《真爱》在俄罗斯出版。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本机器人写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借自《安娜·卡列尼娜》,情节来自从17本经典小说中抽取的情节库,行文风格则模仿村上春树。但整个事件从此再无下文。这次机器人写小说更像是一场行为艺术。
此外,人工智能的应用一直伴随着安全性和伦理方面的质疑。围棋人机大战之所以受到关注,部分原因也来自于此。人工智能的泛娱乐化也会面对同样的考验。
Gowild创始人邱楠曾在2016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强调,人工智能的泛娱乐化,是要找到人性的弱点并给与关怀。但这样的关怀,也可能是双刃剑。
游戏、音乐和对美的追求等,这样人类最原始的娱乐需求,无论来自真人还是AI,满足这些需求的前提是带来幸福感和成就感。虚拟人物的出现,就同时带来了复杂的情感。
《奇葩说》曾针对爱上人工智能算不算爱情,展开讨论。其中一位嘉宾的观点令人印象深刻,爱上人工智能并不是爱情,因为这种美好只是假象,是既定的代码和程序。而人不应当因为虚拟世界是美好的,就放弃追求真实。
总的来说,在这个领域继续深入,《人工智能》、《她》、《机器姬》等科幻电影中所描述的,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情感关联和冲突,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在泛娱乐领域,Al必然会遭遇更多挑战。但是,Al已经被认为是互联网之后的另一个认识红利。刚刚结束的人机围棋大战提醒我们,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仍将继续,而且改变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