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术市场
《艺术市场》杂志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是总部位于首都北京的文化央企控股的多元化艺术创意产业企业。引领艺术市场、艺术教育、艺术产业,以艺术会展赛事、艺术教育培训、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创意产业平台等项目为抓手,推进艺术产业多元化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吧评测室  ·  英伟达 RTX 50 系列 GPU 放弃对 ... ·  4 小时前  
笔吧评测室  ·  真・手有余香:华硕推出 MD102 ... ·  昨天  
胶卷迷俱乐部  ·  胶卷单反的手动对焦与景深控制(新手篇) ·  4 天前  
色影无忌  ·  摄影启示录 |生命力是重点 ·  4 天前  
图虫APP  ·  投稿最后10天|2024图虫OPENSEE摄影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术市场

《艺术市场》推荐艺术家 | 张建新

艺术市场  · 公众号  ·  · 2017-08-10 17:12

正文

张建新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擅长梅花、山水。作品立意高新,雄奇清逸,取法自然,画入诗境。曾先后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家举办画展和进行学术交流。作品被博物馆、美术馆、大使馆等收藏。现为中国梅花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古梅逢春》181×97cm


梅花精神铸国魂

文 / 张建新

“梅花是我们民族文化和中国精神的象征 ;“梅花具有刚阿不屈、不畏艰难困苦、奋发怒放的品格和英雄气概”;“梅花的生命力极强,耐得严寒酷暑,是自然界的尤物”……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仁人志士、专家学者如是说。

15年前的一个残冬,我在武汉东湖磨山梅园采风,正巧赶上了十几年不遇的一场大雪。大雪覆盖下的梅花,在黑白交融的视野中格外壮美、刚毅、坚挺,那花枝花杂儿或在寒风中飘舞摆动,呈现傲然无畏的姿态,或凝结在晶莹剔透的冰溜之中,仿佛一群嬉雪的儿童在玻璃窗里眺望外面银装世界的美景。梅花那种坦然伫立、等闲风雪,生机勃发的英雄气概,使我想起了陈毅元帅的那首咏梅诗“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那场雪,那坡梅在我心里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

《古韵图》中堂 138×136cm

到过海南岛五指山的人都知道,当地人为纪念黎族民族英雄吉贝,称木棉树为“英雄树”、木棉花为“英雄花”。那是因为此花鲜红如英雄鲜血,有象征性意义。然而,木棉花虽美却不耐阴蔽不耐寒,对生长的环境依赖性较强,故有较大的局限性。而梅花则截然不同,它具有顽强的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这是其他任何花卉都无法比拟的珍奇物种。

凭借40年对野生梅花和人工栽培梅花,以及对梅花艺术、梅花文化的考察研究,对梅花的物象和精神层面,有了从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诗性,更为宽范深度的认知感悟。梅花不仅是中国的原产,品种繁多、分布广泛、长寿远古,而且她是神奇的灵性之物。2008年2月,我在皖南山区发现了一处数以百计的野生古梅花群。当地虽然山高路险,气候、土质等环境条件恶劣。但仍然可见在野生环境中古梅的勃发英姿和生机昂然的风采,那满山的古梅树,形似卧龙磐石,如铁打铜铸般苍劲坚挺,梅枝穿插交织,如青蛇群舞、似利剑出鞘直指苍穹。只见远近高低梅花簇簇汇成花海,古梅树在寒雾中若隐若现,犹如结集着一支整装待发的军队,清香阵阵如同在硝烟中弥漫。如此气势磅磗的景象,一扫残冬的痕迹,眼前已是春潮涌动!近观细看更有一番感慨,让人惊叹不已。原来那花繁枝茂的梅花树下,横躺竖卧着许多枯朽了的古老梅树。有的已早腐烂倒地,树身上长满了青苔和寄生植物;有的已成空心残缺的老梅桩,象座座雕像,仿佛向人们述说着远古苍凉盛衰的身世经历。不远处一树格外茂盛的绿萼梅吸引了我,当我准备拍摄时,忽然发现它竟然是从一棵烂空了树心的古梅腹中生长出来的。令人震惊和感动的是,古梅用自己的身躯化作肥料滋养着后代,这是新生命的繁衍,也是古梅的涅槃,更是梅花灵魂的写照!

《梦梅图》60×53.5cm

何为灵魂?灵魂是由生物体产生的生命现象。有灵魂的花卉才称得上“百花之首”,“第一君子”(梅、兰、竹、菊),“国花之尊”。(据记载中国历史上曾多次遴选梅花为国花)翻开中国的近代史,中华民族受尽了封建主义的压迫,帝国主义列强的欺辱,在贫穷落后挨打、民族危亡的艰难岁月,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民族复兴的大旗、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终于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大无畏的抗争精神,如同梅花的铮铮铁骨,不畏严寒,迎霜斗雪,傲然开放报春天下!

《水墨意象梅花之十二》53×64cm

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博大精深,梅花文化、梅花精神则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自古以来,人们对梅花情有独钟,爱梅、种梅、赏梅、写梅蔚然成风、渐成传统,并随着时代的推移,使梅花精神的内涵不断得以丰富和拓展,归纳起来,梅花具有12种精神品格:

铁骨清痩,芳香袭人——具儒雅品格;

一尘不染,冰清玉洁——具高洁品格;

不畏严寒,迎霜斗雪——具英雄品格;

雪压霜欺,越发开放——具倔强品格;

千年不朽,铁骨铮铮——具顽强品格;

花先于叶,傲然挺立——具自信品格;

俏不争春,甘作香泥——具淡泊品格;

暗香浮动,幽然可人——具含蓄品格;

花不朝天,枝斜俯身——具谦恭品格;

领先独放,奋发报春——具开创品格;

花开五福,俏丽吉祥——具美满品格;

常伴松竹,相得益彰——具君子品格。

梅花这些品格,源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梅花颂扬和精神的寄托。同时,梅花精神也正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今天的中国令人振奋自豪,今天的中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实现中国的复兴之梦,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奋斗,更需在每个国人心中铸牢中华民族之魂!

《阳春瑞雪》97×180cm


画里画外说梅花

文 / 张建新

为什么众多楼堂馆所和家庭显要位置都会悬挂梅花?为什么自古以来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咏梅颂梅,以梅花为题材的文化艺术创作经久不衰?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梅花,甚至会用“梅”字命名勉励人生呢?因为,梅花是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的象征。梅花自然形态的美,精神象征的美,足以打动人心!

纵观中国绘画史,早在南北朝时期,中国画便已梅花入画,并很快成为花鸟画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被广为传播与称颂。从唐王李世民“送梅余雪尽,迎岁早梅新”的联句,到当代伟人毛泽东的咏梅诗,留下的咏梅佳作不计其数,仅《宋全诗》《宋全词》中就有5820首。梅花在国人心中的影响地位可见一斑。

《紫梅颂》246×124cm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归器内各现方圆。历经千年的梅画,姿韵百态,气象万千,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面貌,耸立起座座艺术高峰。宋代的赵佶、马麟等以勾勒色法所作梅花;僧人仲仁以水墨法开创梅画之新格;杨无咎、汤正仲的白描晕染梅花,使质感更为显突,元代梅圣王冕画梅,繁花密枝,千丛万簇,别开生面;明代陈宪章、王谦等人传承了王冕的画风,更注重了画面构成的丰富性;清代的罗聘、金农、李方膺、汪士慎、赵之谦、吴昌硕等画家,由小写意向大写意发展,并以书法用笔入画,各成自家风貌;现代画家徐悲鸿、齐白石、董寿平、关山月等,笔墨追随时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勇于创新,推动了写意梅花的繁荣发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到画梅,每个时代都有一批高手名家,且有各自的艺术成就。从宏观脉络看,中国画都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又在发展中传承。时代的进步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和推动了艺术的创新。一方面,透视、光影、几何等原理被绘画广泛吸纳应用;一方面,抽象派、印象派、意象派、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西方绘画思潮对中国画的冲击影响,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多元化的审美需求日益凸显,对画家和作品提出更多的选择,更高的要求。因此,近几年我一直在思考,笔下的梅花如何“改造升级”画出新意!首先,我将唐宋以来,尤其是近现代梅花绘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其次,对梅花文化的传承与本质做了一些考证;同时,也对西方美术做了一点研究和分析,并在中国画的创作中,融合西方绘画元素方面进行尝试,使自己的作品面貌有了一些新的变化。然而,我的梅花是中国画,一旦缺失了笔墨,梅花也就失去了生命。为了把梅花精神和特有张力表现出来,近年来我在继承传统技法上进行了创新,大胆吸收了西洋画法和现代手段,使得梅花作品画面更加厚重,内涵更加丰富,视觉效果更强。

《紫香春归》137×68cm

中国人自古以来喜爱梅花,把她视为“嘉卉”,“尤物”,称其为“报春、迎春、五福、吉祥”之花。梅花有着奇特的生命现象和顽强的生存能力,她在严寒中迎风斗雪,傲然开放,唤醒百花报春天下的精神品格,激励着人们不畏艰难,自强不息,努力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景,“严冬过去是春天,我花凋零百花鲜”这是梅花的英雄气概,更是梅花坚定的信念与高尚的情怀!我希望通过我手中的画笔,创作出更多好的作品,使更多的人更多地了解梅花,更加喜欢梅花,学习梅花品质,弘扬梅花精神,使这朵象征中华民族气节的文化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春归图》60×60cm


融合的尝试

文 / 张建新

自从去年在日本、马来西亚、斯里兰卡举办画展归来,忽然萌发了想尝试改变自己画风的念头。于是,经过了一番思考和准备,开始了探索意象梅花的实验性创作,便出炉了这些“实验品”。为了区别我以往的传统梅画,我将这批画暂且作了个称谓“意象梅花”系列。

意象是寓意之象,是画家用来寄托主观情思和审美观念的客观物象,也是反应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更是画家境界与情调,达到一种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艺术状态,是典型的主观之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