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悦网美文日赏
美文日赏,每日一次的阅读之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过完年才明白,年味儿说到底是人情味儿 ·  2 天前  
新周刊  ·  爸妈,煮饺子真的不用中途加凉水了! ·  2 天前  
新周刊  ·  开工第一天的打工人,开始流行午休gap了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会患上突发性耳聋?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为什么读古希腊神话?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悦网美文日赏

那个被打击着长大的孩子,后来怎样了?

悦网美文日赏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7-21 20:30

正文


家庭是清晰的表达独特命运的地方,那儿是一个人未来的摇篮。

—— 约翰·唐纳休


那个被打击着长大的孩子,后来怎样了?

中学的时候,遇到过这样一位历史老师。年级公认的优秀教师,一个老头,头发花白,总是眯缝着小眼睛,拎着一本书,就来给我们上课了。他讲课到底怎么样我不记得了,但是对他讽刺人的工夫却记忆尤深。如果你有一次考得不好, 他就会以你的良心为靶子,攻击你的情感,再配合上鄙视、不屑的眼神,分分钟能让你死几回 ,然后激发起你内心深深的 愧疚感 ,让你一门心思去搞学习。

后来,看到不少这样 用打击、讽刺学生的办法来刺激学生的上进心 的教师,最典型的是下面这种流传甚广的鸡汤。

故事版本一。每个班里,总有一个这样的学生,天赋不错,人有点儿小聪明,但是就不知道学习,成天晃晃荡荡,让眼睁睁看着的老师叹息不已。于是,终于有一天,老师气不过说了句:“你要是能考上大学,我的姓倒着写!”诸如此类的话。结果,这个学生通常开始发愤,要证明给老师看,我一定能考上好大学,最后还真考上了。于是, 皆大欢喜 ,老师高兴自己的教育有了成效,学生高兴自己能去上大学,对老师感恩戴德,读者看了深受鼓舞,效法这种做法。

故事版本二。这个颇有天赋,成绩却总是没有什么起色的学生,又晃晃悠悠地看课外书、打游戏、夜不归宿。老师积蓄已久的怒火终于爆发了:“就你这样,能考上大学,天理都不容!”诸如此类的话涌向嘴边。结果,这个学生也开始发愤,每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终于也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然而,他却再也没有回过母校,也没有去看过曾经这样打击他的老师, 他得了抑郁症

我从不讳言 人心的脆弱 ,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所以我不敢去教中学生。在鼓励他上进和伤害他之间往往一线之隔,我没有自信能拿捏好这中间的分寸。

而人的心理也很奇怪,打击、嘲讽、冷漠,一次两次,还无所谓,怕就怕长期如此,久而久之成了“慢性病”,这就像宫斗剧中那些阴险无比的“坏人”一样,他不直接跟你对决,而是用表面上的示好,比如给你拿有毒的熏香之类的东西,来假惺惺地对你好,实质上,却在杀你于无形,而你也许到死还觉得对方是个好心人呢。


这就是情感战术,这就是情感虐待,这就是看不见的暴力!

表面上,处处为你着想,希望你好;潜意识里,却满脑子鬼主意,欲将你置于死地。 因为是主观意识上是“为你好”,潜意识却想控制你, 所以,他对自己的这种行为也不明了,甚至觉得自己真是高尚如菩萨啊,做了这么好的一件事,你们这些小喽啰们快来膜拜我吧。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情感虐待是什么心理,如何治愈?”其中,《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杨璐的回答,让人很有共鸣,她在提到施暴者时说:“ 他们对忠诚、尊敬和仰慕有着很高的需求。但是在对这段关系的理想化过程结束之后,他们对你的付出不会做出任何回报。 不管他们怎么欺骗、撒谎、对你挑三拣四乃至于直接操纵你, 你都得在他们面前保持完美 ,否则你会被视作“不稳定”,并且马上被替换掉。”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无条件的,甚至包括有些母爱。 不管你从对方那里获得什么,潜意识里他都期望能从你这里获得回报。 比如,你也许听过这样的话:我辛辛苦苦了拉扯你这么大,现在你这么对待我!你现在不好好找个工作定下来,将来怎么孝顺爸妈?看他现在这个样子,真是没出息……他们心里有一个完美的你的形象,但凡你有一点儿不符合他们的理想化形象,你就要面临被指责、辱骂、言语威胁的风险,而长期在这种威胁下生活的你,就变成了一个自卑、怯懦、觉得自己毫无价值、被抽干了心理能量的人,弱小而可怜。

有一个网友的故事,很典型。她父母的婚姻失败,她从小听着妈妈的责骂声长大,这些责骂通常包括这样的话语:

“你就跟你爸一个熊德行!”

“早知道你这样就掐死你了!”

“你怎么不去死!”

“你爱咋咋地,跟我有什么关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