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人,熟悉当地各个景区、商场、吃喝玩乐,能对景区典故、历史进行小讲
entj,可以帮忙拍照,提供情绪价值,陪你去景点,帮你规划行程
朋友式导游,优秀的拍照助手,本地美食资深探秘者……
打开软件
搜索“
陪游
”“
地陪
”“
私人导游
”等关键词,
你将会发现一片广阔新天地。
不同于传统旅行团模式或者自行出游,“私人陪游”既有想去哪就去哪的灵活便捷性,又解决了规划行程路线的难题,吸引了不少年轻游客的目光。特别是对于部分独自出行的年轻游客,这种客制化的“私人陪游”服务让旅程多了几分陪伴,有人陪聊、帮忙拍照,不用担心旅途中可能出现的孤独感,或许还能因此成为朋友,成为年轻人社交新途径。
但在这诸多优点的背后也暗藏重重隐患,核心问题在于部分“私人陪游”服务提供者不具备导游资质,大多是兼职。双方通过社交软件进行沟通,没有书面服务协议作为保障,游客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部分陪游主打陪伴,不提供讲解的服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旅行体验感;由于未通过正规渠道寻找陪游,陪游的身份背景未知,鱼龙混杂,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的规定,从事导游活动应当取得导游证,导游为旅行者提供服务必须接受旅行社委派,不得私自承揽导游业务。
在此背景下,“私人陪游”的合法合规性就值得考量。“私人陪游”与传统导游业务存在一定差异,不能简单等同,能否用规制导游业务的法律规定去对“私人陪游”服务进行规范,也需要深入探究。但毫无疑问地是,“私人陪游”服务需要得到进一步规范。
新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的,有可能经历野蛮生长阶段,但终能吹尽狂沙始到金。作为近两年兴起的旅游市场新业态,“私人陪游”迎合了当前广大游客特别是年轻游客个性化、私密化的消费需求。它在规划路线、制定行程之余还为游客提供情绪价值,满足了游客外在和内在需要,为旅游服务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私人陪游”尚处于发展初期摸索阶段,对此应当持审慎包容的态度,给予其自由生长的土壤。自由不代表无规无序,规范和安全是“私人陪游”服务存在的重要前提,及时引导和监管是保障“私人陪游”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陪游”服务的管理,出台具有指导性的政策对服务行为进行界定,明确服务标准,让“陪游”服务走在正轨有章可循;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从业者资格审核,有效规避风险,提高服务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旅游行业应当坚持行业自律,加强对“私人陪游”服务的正向引导,有效监管及规范,提供必要的从业人员培训,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从业人员应坚守契约精神,以“诚”待客,做好服务中面对各类突发状况的准备,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旅游体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消费者在选择“私人陪游”服务时应保持谨慎态度,不要盲目轻信网络上的个人陪游服务,尽量选择正规旅游平台或旅行社进行私人服务定制,查看导游的资质证书,并签订详细的书面服务合同,确保个人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