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字营销微刊
关注数字经济,引领数字营销;把握行业发展大势,努力做数字产业发展的思考者、发现者、传播者;跳出传统营销思路的束缚,洞察现代企业的数字化生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品牌几何  ·  2025文旅品牌破局:社交媒体战点 ·  20 小时前  
马斐九频道  ·  肖卫吾任总经理,宝丰酒业迈步发展新阶段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字营销微刊

共享经济“野蛮生长”,如何才能更从容地发展?

数字营销微刊  · 公众号  · 营销  · 2017-06-27 16:58

正文

在共享单车备受大众与资本瞩目之时,“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也纷至沓来。一夜之间,人们跑步迈向“共享时代”,似乎只有一步之遥。在新生代共享项目在全国迅速攻城略地,引发社会热烈关注的同时,政府对于这些新事物的配套管理尚显滞后。


但是,新生事物发展速度快于规范到位的速度,实属正常现象,人们应该报以宽容的态度来培育这些有益于社会的新生事物的发展。相对而言,在应对其“野蛮生长”时,思考如何让其更从容地发展更为重要。本文将以共享单车为聚焦点,展开探讨。

共享单车的狂欢节


“爆发式”增长是描述共享单车发展的最准确用语。随着GPS、手机app应用等在自行车上的推广,共享单车终于突破了传统自行车和互联网+之间的壁垒,开始迅速地走进人们的视野。短时间内,发展迅猛——国内已出现了超过30家运营共享单车的公司,超过1000万辆单车投入运营,超过1亿的注册用户,以及超过10亿次的累计使用量。


进入2017年,共享单车的发展势头比人们想象得更猛烈,处于舆论风口的共享单车频频获得资本的热捧:今年3月,共享单车平台ofo完成D轮4.5亿美元融资,创造了行业单笔最高融资纪录;今年1月初至3月初,摩拜单车累计融资额也已超过3亿美元。在资本的盛宴背后,共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更趋白热化。

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新生事物,共享单车为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更多的选择。比如对于解决从地铁出口到写字楼/居民小区这类倒远不近的距离的交通问题,走路嫌远、打车嫌贵、公交又难得等和挤,那么共享单车的确可能是最佳的交通方式选择。


后的问题折射


尝鲜过后,问题也随之而来。最近笔者曾在一个社区小超市门口蹲点研究共享单车的使用及其问题。

01
使用问题

在入住率较高的住宅小区附近,商铺门口的共享单车可以被较高频率地看到,人们骑着各色、醒目的共享单车匆匆而过。但是,用手机扫码,折腾许久后仍无法成功开启共享单车的车锁,最后只能失望作罢的例子也频频出现。这一切显示出作为新生事物的共享单车,在被人们快速接受的同时,使用上仍然存在着简化操作、提升用户体验等难点。

02
停放问题

相较于使用,共享单车在大量投放后,短期内即集中暴露出的问题还是其停放问题,这是笔者在走访和调研中所发现的较为常见的问题,也是网上对共享单车争议最大的地方。人们始料未及——刚出生的共享单车,如此之快就与城市公共管理发生了冲突。随意停放,既有丢车、绊倒行人(特别是盲人)等的安全隐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容市貌,所以前阵子有共享单车被城管收缴的事件就不难理解了。

03
押金“黑洞”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共享单车这个行业发展的“副作用”也越来越大。违规停放引发城市管理之困是共享单车最现实的窘境,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巨额的押金也正在成为一个“黑洞”。据估算,目前的共享单车押金总额可能已经接近300亿元规模。光凭这个押金,就能进“福布斯”中国富豪最新排名的前40名。显然,这么大的资金量如果缺乏监管,就会成为一个蕴藏着金融风险的问题。


特别地,目前追捧共享单车的很多风投可能看重的就是这笔押金,用押金拿回投资,而不管后面,这对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及其不利的。此外,共享单车公司所收集的用户信息,正在形成另外一种极具价值的资产,即数据或信息资产,这个信息资源如果缺乏监管,也会对我国居民的信息安全构成严峻的挑战。

04
运营成本问题

就共享单车的运营公司自身来说,单车高企的折旧率或损耗率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目前,同行的估计是折旧率高达10%至20%。但这显然还不是最高的。就在最近,正式运营仅仅5个月,位于重庆的共享单车运营商悟空单车宣布退出市场,其重要原因是“90%车已找不到”。


可见,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共享单车的高折旧率问题,很多共享单车运营公司的生存都是堪忧的。当然,共享单车的火热也让曾经一度都要失业的修车师傅又变得抢手起来,据说车锁车牌损坏最多,有的师傅一天要维修近百辆单车。


监管蓄势,“建”在弦上

2017年5月22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发布了《交通运输部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从多个方面对共享单车的发展给出了顶层设计的指导意见,并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该意见的出台非常地及时,也反应出随着共享单车的规模急剧扩大,有一些问题的监管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相关法律法规的建制蓄势待发。

以共享单车的停放问题为例,该问题并非难以解决,目前已有几种尝试方式被提及:


其一,商户的“门前三包”是一种解决思路,但毕竟商户是否有义务承担经营性质的共享单车的停放的整洁和安全还有待商榷。


其二,共享单车的经营方可尝试与城管等相关部门合作,在高频的取车和停放地点设立诸如“共享单车休息站”等专门的停放点(配备监控摄像头)。这样既有利于共享单车的取用、停放,也能提高共享单车的安全性、减少盗车等行为的发生,可避免共享单车的行业发展粗放而无序,使其发展与城市的公共管理更为兼容,实现“鱼和熊掌”兼得之妙。

但是,以经营性为目的、非公益性的共享单车,其乱停放问题,会对社会造成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性”,对其进行科学的公共管理的思路就应该围绕将外部性的成本“内部化”来解决,而不应该简单的以“门前三包”的形式来解决,这又会对其他商户造成新的一种外部性。通过允许共享单车的经营者设立专门的停放点,让其经营者来承担此停放点的管理和维护费用,这就可以有效的做到“外部成本内部化”。


对于共享单车的经营者来说,虽然设立专门的停放点并安装监控等设施会增加成本,但可以减少单车被盗的概率,也有利于单车的维护,方便新的使用人群寻车取用,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相应的运营成本,所以总体来看并不见得是坏事,对于社会来说,是可以消除共享单车的“外部性”。


目前,虽然共享单车已暴露出诸多问题,但丝毫没有削弱资本对这个行业的追捧。2017年6月,摩拜单车宣布完成超过6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创下共享单车行业单笔融资最高纪录。资本的热捧仍然不断地吸引着创业者涌入这个新兴但已经是白热化竞争的行业。


今日,在北京的街道上又出现了七彩单车。有网友调侃道:留给创业者的颜色不多了。的确,以后新出现的共享单车品牌,都不知道应该用什么颜色了。毫无疑问,加速的行业洗牌和整合也必然发生。前面提到的退出行业的“悟空单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大浪淘沙之下,最后能留在行业里的玩家,毕竟只能是少数。

共享经济在中国以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和其他发达国家的速度在快速发展。这对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增加人们的福利是有很大帮助的。当然,在这个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之中,出现一些问题也在所难免,所以配套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必须尽快更上。而在共享经济的发展之中,若能多保有一份务实的心态,少一些投机的心态,或许就会少一些乱象,而多一份从容。


文/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璐

留美经济学博士、知名财经评论人

新浪微博:@学者刘璐

微信订阅号:liulu_cd




MORE | 更多精彩



本文刊载于《数字营销》杂志2017年7期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新浪微博“数字营销杂志”

进入“微博橱窗”,即可购买

6期主题:“汽车营销启示录”


价格:25元/本


小编提示

购买方式一:通过桌面微信,点击本文“阅读原文”,进入“微博橱窗”,进行购买。

购买方式二:打开微博网页/客户端,搜索“数字营销杂志”官方微博,进入“微博橱窗”进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