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想不到,这个夏天北京最热门的景点不是故宫天安门,
也不是长城香山……而是北大清华。
清华凌晨就有人排队,北大结束参观仍排长队。
清华门口每天的垃圾多到能装满七八车,环卫工人表示很心累。
不少游客通过黄牛“偷渡”入校园,甚至有一家四口被发现藏身快递车。场面一度很尴尬,试想孩子心理面积得多大。
可以理解家长带孩子来看看名校,激励孩子好好学习的心情。但请不要忘了自己才是孩子最大的学习榜样。
而且,想看好学校,不一定非得清华北大,北京的好学校也不少。
有人说: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帝都的高校存在歧视圈。
不信?听听市民李先生如何掰扯~
我们有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个难题:很想尝试一件事,但是因为害怕承担后果,或者是担心被人嘲笑而没有去做。到最后,一个人暗暗后悔。
其实我们知道结果未必是好的,但就是会因为没有做而暗暗后悔。比如参加学校的才艺表演、向暗恋的人表白、去一个城市漂泊……每一次我们做出一个貌似安全的选择,每一次我们就越成为自己不想成为的那种人。
本文选自
个人公众号:阿何有话说(ID:aheshiwo),已获授权。
阿何,清华大学理工男,职场充电宝&唯库创始人,感性理性兼备的写作者,国内知名个人成长研究者
。
雄仔是我小学同学,一直到现在的兄弟。读小学的时候,他是周围同学公认的“二愣子”,因为对什么事情都有迷之自信,往往自告奋勇做第一个尝试的人。
初一时候校运会,每个项目班级都有报名任务。一般人都会报些短跑、跳绳等简单拉风的项目,1500米长跑一直无人问津。班长问有谁长跑厉害的么,赶紧来报名吧!雄仔第一个就报名了,“我来,我跑步可厉害了!”
结果校运会那天,一千多人看着个胖子边跑边吐。尽管知道不对,可班里很多同学照样笑成傻逼。
这只是雄仔无数二逼行为中的其中一项。像校文艺表演、数学竞赛、勤工俭学、老师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不管是什么活动也不管自己行不行,他永远都是最踊跃报名的那一个。我深刻怀疑他大脑中就没有“不可能”这几个字,不管前一次出多大的糗,下一次都能打满鸡血跃跃欲试。
所以不少同学都看不起他,觉得他不自量力、不懂装懂。除了我之外,估计也没谁把他当朋友。
大三那年回老家参加同学聚会,雄仔有事没参加,一帮老同学吃吃喝喝不亦乐乎。一个同学可能喝多了,跟我说其实班里那么多人,自己最敬佩的还是雄仔。
“以前不懂事,觉得雄仔那小子简直就是傻逼,回过头来看,自己才是傻逼啊。你看,从小到大,我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高中时候害怕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答不好,大学害怕上台演讲被人嘲笑,凡是要站出来的活动我都选择缩回去因为担心别人的眼光。慢慢我就活成了最平庸的那种人,都要找工作了,发现自己人生别说做成什么事了,连勇敢去尝试都没有几次,人生毫无亮点。”
最后他还说了句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话:
我知道这位同学在感叹什么。因为雄仔一路磕磕碰碰,虽然一直承受着很多非议和嘲笑,确实越走越好了。
高考他选择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大一开始便张罗着换专业的事情。折腾了一年多,结果真的从理工科转到自己喜欢的金融系去了。大二开始混学生会,不到一年成了系学生会副主席,后来又做了主席。除此之外,学校各类创业大赛、文艺表演,简直一样都没拉下。倒不是说每样都混出了名堂,可确实过得精彩非常。
和他一样,我也是小地方出来到大城市读书的。或许读书成绩不会比其他人差,可是在综合能力、整体见识上其实远远没法跟城里的同学比。让我敬佩的是,雄仔从未因此而放弃过尝试,他简直是个另类,从没患过像我有过的“小城市自卑综合症”,而我本人是好多年后才慢慢克服这一症状。
出来创业后,我接触了很多优秀的人,发现很多时候成功人士身上都有类似雄仔的这种“迷之自信”。
一次和一位在传统行业耕耘多年的大老板到异地出差,正好下榻的酒店在搞圣诞活动。所有住客都可以参加酒店组织的唱歌比赛,前三名可以免房费。当时我们坐在吧台,台上的人唱得非常好。我没想到的是,他刚唱完下来,大老板就马上自告奋勇上去比赛了——就我所知,他唱歌其实非常一般。
结果毫无悬念,自然他没有得奖。我问他,我知道自己唱歌不行肯定拿不了名次,所以没上去,可你为啥上去了呢?
他反问我:
“为什么非要拿名次才要上去比赛呢?我觉得这活动很有意思啊,我很享受这个过程,这难道不行么?”
这让我想起有次和雄仔的交流,当时我问他,自己上大学之后发现自己的社交能力、文艺表演能力和电脑能力都远不如大部分同学,因此而感到非常自卑,你是如何克服这种自卑感的呢?
当时他大概是这么说的:
“我们家里都穷,又是小地方出来的,这些能力不如大城市出来的同学不是很正常的现象吗?不这样才反而不正常吧?你为什么要为这些事情感到自卑呢?”
后来认真想了想,雄仔和那位大老板的脑回路确实和普通人不太一样。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时候都会给自己增添很多毫无意义的烦恼,比如说:
已经发生的事情不可更改,比如说我们的出身、教育、经济条件,因此而产生的懊恼、自卑等情绪都是毫无作用的,反过来会让我们不敢去做以前没做过的事情。可因为不敢尝试,我们永远都没办法改变这种自卑感。
尚未发生的事情不可预期,一件事情你有可能做好也有可能做不好,但勇敢尝试了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进步。但很多时候我们会提前告诉自己,“我做不到”,然后心安理得地停留在原地。
相反,是那些看似“不自量力”的人,不会轻易地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他们永远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认为自己的经历和体验会比他人的眼光、最终的结果更加重要。
讽刺的是,反而是这群人最终往往能得到好的结果。
有时想想,走出第一步去尝试自己原本做不到的事情,这其实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的事情,每一个能做到这一点的人都有资格自豪。
可面对这些人,大众有时候的态度居然是嘲笑他们不自量力,这本身就显得很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