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汉大学学生会
武汉大学学生会官方平台。做同学们满意的学生会,向建设成为全国学生会标兵迈进更大一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  ·  寒假余额告急,武大人如何“逆天改命”? ·  3 天前  
重庆市政府网  ·  重庆这些学校开学时间来了,速点→ ·  3 天前  
重庆市政府网  ·  重庆这些学校开学时间来了,速点→ ·  3 天前  
武汉大学  ·  本命年!武大也属蛇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武汉大学学生会

珈学live|“斗茶”——文人墨客独爱的雅玩

武汉大学学生会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25-02-09 21:09

正文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文化人见面,讲究的就是一气势,今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一整晚了,礼数过后,不斗他一斗,实在是无法尽兴啊。斗什么呢?斗酒、斗诗、斗蛐蛐?这些都不如斗茶来的最实在。没想到, 典雅端庄的茶桌,也可以是争锋相对的斗技场。

溯源斗茶

“斗茶”,又称“茗战”,是文人偏爱的一种雅玩,始于唐盛于宋。唐代中期,茶叶贸易盛行,商人到各产茶地采购茶叶时,会将茶样加以对比,筛选出最优质的茶样;加之以贡茶制度建立,地方官员为争宠夺位,千方百计地搜罗名茶,茶的地位在唐代越来越高。
到了宋代,茶宴之风盛行,统治者对茶是更加嗜爱:宋太祖赵匡胤日日茶杯不离手,宋徽宗赵佶更是亲自撰写《大观茶论》,倡导饮茶。 一些地方官吏和权贵为了博得帝王的欢心, 千方百计献上优质贡茶,为此先要比试茶的质量。这样,斗茶之风便日益盛行起来。

斗茶的内容

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古人斗茶,或十几人,或五六人,大都为一些名流雅士,还有店铺的老板,街坊亦争相围观,像现代看一场球赛一样热闹。 斗茶的场所,多选在有规模的茶叶店,前后二进,前厅阔大,为店面,后厅狭小,兼有小厨房,便于煮茶。
斗茶前,将茶饼烤炙碾细,再用筛箩筛过,茶粉越细越好。煮茶用的水,讲究“三沸水”。三沸过后便要煮茶,再沸则水老不可食。煮茶的茶盏也颇有讲究,煮茶前,须用沸水热盏,盏冷则茶不浮。

斗茶有三斗两胜,五斗三胜。斗茶时,先得调膏: 将适量茶末放入茶盏,注入热水,将茶末调成浓膏 状; 接着是点茶: 把煎好的沸水注入调好膏状的茶盏内,同时用茶筅在杯盏中搅动,这个过程,茶末会从盏中浮起,形成汤面 最后是击拂: 搅动茶筅,轻打茶汤,使之泛起汤花。

斗茶的胜负评判,就是看击拂产生的汤花形态。只有茶末极细、调膏极匀、火候适中,水与茶末的比例恰到好处,点茶时水流接连不断,击拂动作娴熟连贯时,才能形成久聚不散、紧咬盏沿的汤花,称为“咬盏”;反之,汤花若不能咬盏,水盏相接的地方就会露出水线,称为“水痕”。 最终水痕出现更晚的一方,点茶效果更好,即为胜出方。

茶百戏

斗茶过后,通常会以茶百戏作为余兴节目。在精妙绝伦的手艺中,茶面的汤花被雕琢成各种瑰丽多变的景象。 若山水云雾,状花鸟鱼虫,如一幅幅水墨图画。 有人把茶百戏与琴、棋、书并列,是士大夫们喜爱与崇尚的一种文化活动。宋人杨万里咏茶百戏曰:“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茶色清香淡雅,茶香沁人心脾,茶味浓郁芬芳。以茶待客,以茶交友,已成为风流名士之间交流的方式。斗茶之间,文人之间却是越斗越和,越斗越是了解和欣赏彼此。“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也;皆坚,是其操也。譬如贤人君子,黔皙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 苏轼将茶墨并举,虽外表不同,节操却高度统一,茶在千年的传承中早已不再是简单的饮品,更是承载了文人骚客独有的风骨。


武汉大学学生会学习部倾情出品
文字:马天卓
排版:霍玮铭
图片来源网络
小帮形象设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