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任之堂
弘扬中医文化,宣传正确养生理念!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生活研究所  ·  让皮肤老得慢一点的方法!竟有很多人不知道 ·  昨天  
营养师顾中一  ·  2025年1月个人总结丨非常幸福,体重很高, ... ·  4 天前  
杨浦区消保委  ·  春节 “胡吃海塞” 后,肠胃咋 ... ·  2 天前  
杨浦区消保委  ·  春节 “胡吃海塞” 后,肠胃咋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任之堂

格猪油

任之堂  · 公众号  · 养生  · 2016-12-25 23:25

正文

前几天写了一篇为猪油平反的文章,大家反响强烈,后台收到大量留言,有人推荐到今日头条,近9000条评论,从中看出了很多问题,也学到了很多经验,今天将我对猪油的研究写出来,希望对大家认识猪油有所帮助。

我曾经写过几篇关于癌症病人的起因及饮食注意事项,并一再强调要吃素,因为吃动物的肉食,容易加重脐周包块的生长,对肿瘤的控制非常不利,这也是反复临床感受到的,也是其他中医的经验之谈,但是......

福建的一位朋友,给我发来一个链接,西方某高人,竟然吃纯的动物脂肪,不吃碳水化合物,彻底饿死了癌细胞,看完视频,第一个感觉:假的吧!

但这个信息一直在脑海中存留,一直提示我,为什么?真的假的? 食用大量动物脂肪,就可以治疗癌症?


大家先看看食品:

http://m.weibo.cn/status/3911800837385569?wm=3333_2001&from=singlemessage&sourcetype=weixin&isappinstalled=0

(大家可以复制地址后打开看。)

如何用中医的思维来解读这个视频?

三焦系统是人体最大的一个系统,著名医家张锡纯认为: 三焦就是人体内包裹在五脏六腑外面的油网。这个油网内通五脏六腑,外连四肢皮下脂肪,构成人体一个庞大的水液运输系统,人体内的水液循环时时刻刻都需要借助这个系统,这就好比大地球上所有的小沟小溪、江河湖海,它们构成地表水的运行网络,三焦遍布全身,无处不在,并且人体的筋膜和淋巴系统,与这个油网有着密切的关系。


西方医学资料提示:人体内的水份占体重的60%以上,每个器官的含水量有所不同。水分占大脑的75%、心脏的75%、肺的86%、肝脏的86%、肾脏的83%、肌肉的75%、血液的94%、软骨的80%、结缔组织的50%。连脂肪细胞和脂肪分子的10%也是水分。只要身体缺少1%~2%的水分,各个器官就得不到充足的水分和营养,而浸泡在脑脊髓液中的大脑只要失去1%的水分就将导致致命的后果。

我们如果深入思考:如果人体内这些水的代谢出现问题,水液循环出现问题,身体内的有害物质不能通过水液代谢,排除体外,人很自然就会感到不适,时间长了就会生病,而且得病前自身感觉不适,但很多指标还没问题哦。

一个中医如果能够将人体的水研究透了,很多病也就好治疗了。


读高中时,有一次重感冒,全身疼痛,同寝室的学友问我想吃点啥,我说想吃一碗肉,那时侯吃肉好像很奢侈,但真心想吃肉,玩的好的就说,等咱们上班了,有钱了,点上两碗东坡肉,吃一碗,看一碗!

这些年过去了,我终于想明白了,当时为啥想吃肉啊?因为受寒后,身体内的三焦系统,因寒而凝,水液代谢不畅,所以出现周身疼啊!

去年有次爬山采药,出大汗后背部受凉,也是周身疼痛,想着这是三焦受寒,体内津液运行受阻,于是我给自己开了一个食料方:

肥肉五片,黑豆一把,葱三根。

将肥肉炸出油,然后加入水和黑豆,烧开后再煮半小时左右,待黑豆熟透,加入小葱,然后出锅,吃肉吃豆,喝汤。

浑身疼痛半小时内消失,一次性治愈。

自此以后,对猪油的认识,对三焦的印象,也就越来越深刻了啊!


成都有位名医陈 潮祖教授,为三焦、筋膜受寒,导致津液不通,专门设立一个药方:五通汤。

人体气血津液精贵在流通,陈老从三焦、经脉与气血津液精的关系人手, 以《伤寒杂病论》经方为主,结合时方, 自创五通汤治疗临床因气血津液失调所致诸证, 效若桴鼓。

仲景《伤寒杂病论》方,是据外感风寒立论,多数属于津气失调病变。因为人体是由肝系筋膜构成的经脉,将五脏、六腑、五体、五官连接, 组合成为心肝脾肺肾五系;再由 肝系三焦膜腠将五系连为一体,上连脑外筋膜,成为五脏六腑、十二正经,并由脑外筋膜为其中枢,协调五系。 五系之中,心系血管是营血环流全身上下内外之路; 心包(脑膜)一系之三焦膜腠,是卫气、水津环流全身上下内外之路。由于受寒以后, 必然引起心系血络挛急,成 为气血津液同病。


外感寒邪, 经隧因寒而挛,气血津液因寒而凝,见于一系有之,两系有之,五系同病亦常有之。 五脏经隧是由肝系筋膜构成,其中心系血管与肝系三焦膜原、腠理遍布脏腑形骸,无处不有,是气血津液环流全身之路。

《灵枢》、《素问》谓其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其实谷精、肾精、胆液之类流动物质,也随气血水津运行血管内。脏腑形骸能获阳气温煦、阴津濡泽,均须凭借血络、三焦为其通路。它与肺系吸清呼浊之气道, 心系环流之血管,肝系输送胆胰之胆管,脾系传导水谷之胃肠,肾系流通精水之经隧,共同组成五大网络系统,成为气血津液升降出入及摄纳清气、水谷与输泄废物之路。


少阳三焦虽是津气运行通道,津气摄纳、生化、运行、排泄,却赖五脏协同合作,所以气血津液精的盈、虚、通、滞都与五脏功能盛衰息息相关,而所生病变都是五脏经隧弛张异常与气血津液虚滞变化的综合反映,一旦感受寒邪,经脉挛急,气血津液运行不利,于是表现出众多证象。全身病变如此,局部病变也是如此。

《素问 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 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由此可知,临床施治应当以通调气血津液以及舒张五脏经隧为其治疗要旨。

陈老所创五通汤旨在紧扣构成人体的两大体系------流通的基础物质(气血津液精)和固定的组织结构(脏腑、组织), 以通调气血津液和舒张固定的脏腑经隧为要,宣通表里,津气血同调,全面兼顾心、肺、脾、肝、肾五系及三焦膜腠。


五通汤 组成

麻黄l0g,桂枝l0g, 干姜l0g,半夏15g,

细辛6g, 白芍l0g,甘草l0g, 陈皮15g,

厚朴20g,枳实15g,柴胡15g, 白术20g,

茯苓20g, 泽泻30g,人参l0~20g, 当归15g,川芎15g。

功效:疏散表卫,通利三焦,以行气调津为主,佐以活血,五脏气血津液齐通。

病机概要: 风寒外侵,经脉挛急所致气血津液失调诸症 , 以津气病变为主。

主治病症: 中医之外感、咳嗽、哮喘、水肿、泄泻、便秘、心悸、肺胀、消渴、带下等病症,如西医所述之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肺心病、心包积液、心肌炎、心肌肥厚、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肝硬化、急慢性肾炎、糖尿病、附件炎伴积液、前列腺肥大等疾病。

辨证眼目:

① 肺系头身酸软重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声音嘶哑、喘咳痰白;

② 心系心区憋闷、疼痛;

③ 肝系胸胁胀痛;

④ 脾系脘痞腹胀, 呕吐泄泻,胃痛腹痛,或大便不爽;便秘;

⑤ 肾系小便不利,水肿。

上述征象仅见一症便可使用,不必悉具,但须以 舌体淡胖为辨证眼目


如果说陈朝祖教授的五通汤立意是用于风寒外袭所致的,那经方派黄煌教授所创的太和汤,则是内伤所致的身体内气、血、水的异常, 针对慢性病、肿瘤患者的调理,对一些晚期癌性腹水,也有不错的效果

太和汤由 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当归芍药散、半夏厚朴汤、四逆散合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