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食品与生命科学
介绍食品与生命科学相关内容的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药闻  ·  年轻人娱乐消费丰富多彩 ·  3 天前  
中国药闻  ·  春节市场年味浓、人气足、消费旺 ·  4 天前  
今靖江  ·  不要吃!不要吃! ·  5 天前  
今靖江  ·  不要吃!不要吃!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食品与生命科学

豆腐、臭豆腐、豆腐乳、豆腐脑四款豆制品工艺配方

食品与生命科学  · 公众号  · 食品安全  · 2018-03-05 08:52

正文

豆腐

豆腐分为 南豆腐 北豆腐 ,两种有着一些区别:用盐卤制的豆腐质地略粗糙发硬。又名为北豆腐或大豆腐。使用石膏硫酸钙作凝固剂制豆腐,成品小分大,色泽洁白,质地软嫩,又名水豆腐或南豆腐。

1、原料处理

取黄豆5公斤,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2.5~3小时。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将生红石膏250克每公斤黄豆用石膏20~30克放进火中焙烧,这是一个关键工序,石膏的焙烧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即可。石膏烧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仅做不成豆腐,豆浆还有臭鸡屎味。

2、磨豆滤浆

黄豆浸好后,捞出,按每公斤黄豆6公斤水比例磨浆,用袋子豆腐布缝制成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豆浆榨完后,可能开袋口,再加水3公斤,拌匀,继续榨一次浆。一般10公斤黄豆出渣15公斤、豆浆60公斤左右。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

3、煮浆点浆

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浆沸后溢出。豆浆煮到温度达90~110℃时即可。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都影响豆浆质量。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约0.5公斤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4、制水豆腐

豆腐花凝结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

延伸阅读

豆腐加工生产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豆腐加工技术详解及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臭豆腐

一、制作臭卤水

1、自然发酵法

在水缸中放入稻草、猪肉等,任由其露天自然发酵、腐败,几个月后即可。

2、豆豉原料法

将3千克豆豉冷水下锅烧开后再煮半小时左右,然后将豆豉汁滤出;待豆豉汁冷却后再加入纯碱200克、青矾100克、香菇200克、冬笋4千克、盐0.75千克、酒150克、豆腐脑1.5千克,浸泡约半个月左右即成(每天需搅动一次)。

二、新鲜豆腐的处理方法

制作臭豆腐要尽可能地去除新鲜豆腐的水分,具体做法如下:先将新鲜豆腐切成小块,用白布包住,叠齐四角,置于木板上,整齐码好;然后在豆腐上压放木板等重物,一整夜过后取出来打开检查,如果豆腐被压得很结实,水分基本被榨干,这就说明对新鲜豆腐的处理成功了。这样做出来的臭豆腐质地会非常细腻。

三、臭豆腐原料制作

将做好的新鲜豆腐干在臭卤水里密封浸泡几天,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臭卤水中的细菌、霉菌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进而使豆腐的组织松弛。几天过后,当豆腐散发出臭味时,臭豆腐原料就制作成功了。

四、臭豆腐加工

1、油炸:先将臭豆腐切成小块,再入锅油炸,最后加上酱油、蒜泥、泡菜。

2、麻辣:以香菇、虾米、大蒜、辣椒、葱、鸭血、猪大肠、绞肉、辣椒或辣油为原料制作麻辣汤汁,再将臭豆腐煮熟,最后浇上汤汁食用。

3、炭烤:直接以竹签穿过臭豆腐,然后再涂抹烤肉酱,在炭火上烤数分钟即可。

豆腐乳

1、原料处理

原料可选用春大豆、秋大豆、黄皮豆、绿皮豆、黑豆等。要求籽粒饱满,无霉变、虫蛀为好,并剔除砂土杂质,洗净浸泡。若采用冷榨豆饼为原料,可用稀碱液浸泡,至豆饼柔软为止。要求磨的细腻,滤出浆液。豆浆出量为大豆原料重量的8-10倍。

2、煮浆点卤

把豆浆放入锅中,以旺火煮30分钟,使锅内豆浆的热度上升到90-100℃,加热时间越快越好,以避免在加热过程中蛋白质变性。煮至锅内豆浆表面稍有起泡时,一边起浆,一边掺入冷豆浆,防止锅中沸泡成沫而流溢锅外。

把煮熟的豆浆倒入缸或木桶内,待豆浆温度下降至85℃时,立即进行点卤凝固。常用的凝固剂为盐卤。盐卤浓度要求配成28-29波美度,每100千克原料豆用盐卤8-10千克。点卤时用细流方式均匀添加,一边搅动豆浆,一边淋撒盐卤,使缸或桶内豆浆上下翻动。

照此循环数次,直至酱卤全部混合均匀后,使蛋白质渐渐凝固成豆腐花而与水分离,最后把余下的盐卤浇在面上。加盖静置养浆4-5分钟,使其进一步凝固成豆浆花点卤温度过高会造成豆腐坯粗而发红,温度过低,蛋白质凝固太慢,以82℃为宜。若用石膏凝固剂,可预先将石膏炒制或烧一下,磨成粉点浆。

3、压块制坯

点卤后的豆浆,待浆水澄清后,将凝固状的豆腐花倒入豆腐框布内。豆腐框是木制的,长、宽各30厘米,框内用白笼头布作包浆布。包浆后送入木制豆腐压榨机内压榨,开头轻榨,然后逐步加重,直至全部水分排出。轻榨,去掉包浆布即成豆腐块。晾10分钟后,趁热划成4厘米×4厘米×1.5厘米的方块,即豆腐坯。

4、发酵盐腌

把晾后的豆腐坯放在铺有草席的竹篱上,间距1厘米,继续晾4小时后,送进发酵室发酵。发酵室四周密封,内设若干架床,便于竹篱排放。这是传统的发酵法。它利用空气中低温毛霉,自然发酵,最适温度为15℃。3-4天后,豆腐坯表面开始发霉,并生成较多的白色菌丝。6-7天后,产生少量黄色孢子,再经3天霉菌长满,发酵即完成。

豆腐乳发酵分为前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上述为前发酵,使豆腐坯上长满根霉和毛霉。后发酵是将上述毛坯进行盐腌,加入不同配料装坛,进行发酵,直至酿制成品。通过前发酵后,待菌毛长出腐坯表面2厘米时,从发酵室内取出,每块分开,不让其互相粘连,逐块顺序排放于池、缸或桶内。

底部先铺一层食盐,放一层腐坯,坯上再加盐,照此层层装至容器内,上面覆盖2厘米厚的食盐。每50千克豆腐坯加盐10千克,经过1个月后,池、缸或桶内自然排出水分,洗去不溶化的盐粒,此时菌毛变成一层润滑的腐乳膜。把豆腐坯逐块取出放在竹筛上晾8小时,使其干燥收缩。

5、装桶加汁

经过2次发酵干燥后的腐乳坯,逐块整齐地装入木桶或坛罐内。大桶装1000块,小桶装50-100块,或用小坛装贮,每坛装20-30块,添加乳汁入坛。

乳汁的制作方法:先用面粉加水拌成面团,将糯米煮成饭,趁热拌进白曲,用量为100千克糯米,配2.5千克白曲,放入发酵室两天,使其变成稀饭样。用红曲15千克同面团一起搅拌发酵变成红曲浆,加入糯米稀饭中拌匀,使其发酵产生酒味,取出,磨成细浆,即成乳汁。将乳汁放入装有腐坯的缸、桶、罐内。以一层腐坯一层乳汁,依次装满,密封加盖,3个月后即成。每50千克大豆可制成豆腐乳2600块。

豆腐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