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慈怀读书会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壹读  ·  中国传统色,究竟有多美? ·  1 周前  
十点读书  ·  普通家庭,不要给孩子投资太多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慈怀读书会

你遇事的第一反应决定你的生活品质

慈怀读书会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5-13 08:28

正文

作者:Jenny乔

朗诵:闻笛

配图:Heo jiseon 作品

来源:Jenny乔(ID:Jenny-Qiao-Love)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兹心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闻笛朗诵


上个周末,和闺蜜大吵了一架,起因是她朋友圈里的几张聚会照片。照片里每个人我都认识,可却没有一个人通知我。


我想也没想,就给她发了好几条语音,大意是这群人是我最在意的朋友,没有之一。平时无论多忙,聚会随叫随到。只要她们拜托的事也永远排在最优序位。可她们却背着我偷偷聚会。言语激烈,态度极差,连我自己都不忍回放。


我一心认定她们故意排挤,越想越觉得自己理直气壮,满脑子都是她跟我解释的时候怎么铿锵有力地怼回去。


过了一个多小时,闺蜜才打来电话,张嘴第一句话就是“你冷静点了吗”。现在想来,她也是够义气了,我说了那么多难听的话,她都没回一句嘴。可当时,我还没消气,例数我过去对她的好,质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等我结束了祥林嫂一样的唠唠叨叨,闺蜜叹了口气,说:“朋友们看你最近太累了,就没叫你。”


憋了一肚子的话,突然一句也说不出来。


说实话,我最近忙得晕头转向,白天上班,晚上写书,双重夹击,每天能睡五个小时就算不错。但即便如此,聚会我还是一次不落,闺蜜总劝我多休息。可我从来不听,或许是不懂拒绝,或许是害怕失去,总之,我把自己弄得身心俱疲。


可朋友满满的心疼却成了我眼中的故意排挤。我想,如果不是认识了几十年,她可能早就不搭理我了。


冲动是魔鬼,说的真没错。因为冲动,很多人失去了原本可以好好解决问题的机会,一瞬间就可以把矛盾激化到无法调和的地步。一个人遇事的第一反应里藏着他成长过程中所积累的学识、见识、品格和修养。而这个反应也决定了他的生活品质。



据我观察,有两种人生活品质都不高,第一种是遇事就怒,第二种是遇事就急。


第一种人在生活里太普遍了。


就拿最基本的日常出行来说,几乎每天都能在路上看见互相吵架的陌生人。如果凑过去听上两句,你就会发现吵架的理由五花八门,感觉满街走的都是行走的炸药桶。


我就认识这么一个姑娘,就是个一点就着的脾气。正常的时候像只猫,温顺得不得了,可一旦有人招惹她了,立刻就变得很狂躁。


生活里,从不缺少可以惹怒你的人。去餐厅吃饭,总有一些新来的服务员,一问三不知,想让他推荐个菜品你就更别想了。买东西的时候,也总有一些态度很差或者脑筋死板的服务员,既不会和顾客聊天,又不会推销商品。甚至走路都能遇上个急匆匆的行人撞了你一下,踩了你一脚。


这些人都让她很火大,而她又是个管不住嘴的人,每次和她逛街吃饭,我都心惊胆战。不是和人吵架,就是一副黑脸。


她总说自己注意保养,每天喝着燕窝、花旗参。可就遇事就爆的心态,吃多少补品也消化不了吧。


有些人说,看见不顺眼的事情就要说。我同意,纠正是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但是,平心而论,你每次吵架的时候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观点吗?并没有吧,大部分时候你只是因为觉得自己被侵犯或者听到了一个不同观点,才毫无意识地生气。


吵架本身不会让生活变好或者变坏,真正影响一个人生活品质的是吵架的方式和目的。生活里,大部分人在吵架的时候,不是想解决问题,表达观点,只不过是在发泄情绪而已。



第二种生活品质不高的人是急躁型。


简单说,就是沉不住气。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第一个反应永远是着急。好事急着昭告天下,坏事急着担忧焦虑。所以经常出现一种尴尬,心心念念的好事没发生所以很失望,担心半天的坏事也没发生,白白吓唬自己一场。


90后同事里有几个这样的人,一有点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


金融市场的波动经常在公司里引起关于裁员减薪的谣言,就像几个月前,同行的一家公司开始裁员,公司里很多人就开始窃窃私语,惶惶不可终日,无心工作,每天凑在一起边八卦边焦虑。可也总有些人特别淡定,不参与这些聊天,还像平常一样工作。


我经常会想,如果公司决定半年之后裁人,那这两类人的结局是一样的。但这半年里他们的生活品质一定是截然不同的。


生活里,很多人遇事的第一反应是不问青红皂白,先着急。对于已知,他们会不停地问“为什么是我”,对于未知,他们像焦虑等待审判的被告。


但也有些人懂得冷静地谋划自己的未来,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面对难题,他们的第一个反应永远是发生了什么事以及我该怎么办。



人们经常说,生活从来不在某个地方,它只存在于当下时刻。而生活品质,无非就是你对每一刻所发生的事做出的反应。


有时候,我们改变不了结局,但至少可以让过程没那么痛苦。现在,很多心理学家都在提倡心理急救,在我看来,个人生活中的急救,就像企业管理中的危机公关。本质上,它就是要改变你遇事的第一反应。


可是,当我们在谈论生活品质的时候,人们只能想到吃穿住行用,却往往忽视心理层面的影响。一个人过得好不好,并非由物质水平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你看待事情的方式和角度。


心理学家盖伊博士曾经提到一个固定的思维感知模式,每当一个人感到沮丧或者挫折时,便会进入一种模式,你的头脑会告诉你一些事,比如你会成功或者你不会,然后你就会按照这种模式采取行动,甚至不愿意尝试一下其他路径。


而一个人遇事的第一反应恰恰暴露了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这种反应会对你的工作、生活、婚姻、亲子关系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有个朋友曾经跟我说,结婚之前,别满脑子都是房子和钞票,你得看看对方遇事的第一个反应。嫁给一个心浮气躁的人和嫁给一个淡定从容的人,过得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很有道理。无论是和一个容易动怒的人生活,还是和一个容易急躁的人作伴,你的日子一定不会好。


所以,一个人的生活品质由他的觉察力决定。而觉察力就是你能否在事发那一瞬间,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做出反应。你能否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决定你过怎样的一生,即使未必能思虑周全,但至少不会让自己的一生败在事发后的那几分钟里。


*作者:Jenny乔,八零后一朵小花,自由撰稿人,既煲走心的鸡汤,也写温情的故事。理性成功,感性成长。微信公众号:Jenny乔(ID:Jenny-Qiao-Love)


*朗诵:闻笛,坐标济宁,热爱音乐和文学,愿用声音传递温暖与力量!荔枝电台:3846057,微信:Braveheart_MelGibson


推荐公众号



愿我们该淡泊时淡泊,

该努力时努力。

关注阅世悦人,

在阅读中感悟人生。

↓↓↓↓↓↓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关注阅世悦人

回复“置顶”,小慈告诉你如何一键找到“慈怀读书会”。

回复“微课”,收听慈怀课堂的线上微课

回复“线下”,了解慈怀读书会线下活动最新通知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慈怀线上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