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今靖江
传播权威资讯,促进文明实践,服务民生社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苏市场监管  ·  今天,你开窗通风了吗? ·  16 小时前  
京九晚报  ·  @商丘人 2月份请重点关注…… ·  17 小时前  
北京晚报  ·  是真的!广场舞,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  昨天  
北京晚报  ·  是真的!广场舞,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  昨天  
杨天南财务健康谈  ·  ​孩子不敢开口、作文发愁、乱花钱?5分钟轻松 ... ·  3 天前  
济宁市场监管  ·  全市开展春节期间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今靖江

不要吃!不要吃!

今靖江  · 公众号  · 食品安全 健康  · 2025-02-02 11:54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春节期间嗑瓜子的健康隐患,提醒读者注意瓜子的品质,避免吃到发霉产生黄曲霉毒素的瓜子。同时,文章也介绍了不同种类的瓜子各自的营养特点,以及如何选择健康的吃瓜子方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健康隐患:发霉瓜子产生黄曲霉毒素,可能致癌。

吃到有霉苦味儿的瓜子要立刻吐掉并及时漱口。黄曲霉毒素对光、热稳定,日常烹调温度无法分解,长期接触或一次性过多接触都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关键观点2: 瓜子种类及营养特点。

介绍了西瓜子、南瓜子的营养特点,如炒西瓜子的铁含量高,炒南瓜子的钾含量丰富,还含有丰富的锌和硒。

关键观点3: 如何健康嗑瓜子。

建议每周吃50~70克坚果,包括瓜子。选择原味瓜子,避免高糖、高盐的心血管不健康。注意避免老人和小孩吃瓜子时呛咳,最好打碎一些再吃。


正文

来源:央视新闻、科普中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春节的坚果盘子里,瓜子可是常客,“咔咔咔”的声音混杂着家人们的欢声笑语,成为独特的春节记忆。


然而“嗑瓜子”这件事儿看似简单,其实背后也藏有健康隐患,有些瓜子有毒还致癌,吃到了一定要马上吐出来!


春节期间,如何“嗑出感情、嗑出年味”的同时保证健康?


吃到这种瓜子,立马吐!

嗑瓜子时难免会吃到有些发苦的,很多人会多吃几颗把苦味压下去,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吃到这种瓜子要立马吐出来。


因为有怪味的瓜子大多是因为贮藏时间太久或贮藏环境不当,导致瓜子出现了变质发霉。


发霉的瓜子极有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它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具有强毒性和致癌性,长期低剂量接触或一次性接触过多都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许多流行病学研究都表示,人群暴露于黄曲霉毒素B1与肝癌发生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最关键的是,黄曲霉毒素对光、热都比较稳定,分解温度可高达280℃。大部分黄曲霉毒素只能通过高温灭活和煅烧等长时间高温过程来灭活,日常烹调的温度并不能将它分解掉。


所以,即使吃的是炒瓜子,只要有霉苦味儿,就赶紧吐掉并及时漱口。


瓜子种类多,营养各异

瓜子是个大家庭,泛指瓜果的种子,它们外观不同,有各自的营养优势。



西瓜子‍


大多数用来直接“嗑”的西瓜子其实是打瓜的籽,这种瓜也叫籽瓜、子瓜、瓜子瓜,体积比正常西瓜要小,而且籽又多又大,适合做“嗑瓜子”的原料。


炒西瓜子的铁含量比较突出,为8.2毫克/100克;钾含量为612毫克/100克,在坚果中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南瓜子


相比于炒西瓜子,炒南瓜子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为36毫克/100克。


炒南瓜子的钾含量为三种瓜子中最高的,达672毫克/100克。


另外,炒南瓜子中含有丰富的锌和硒,分别为7.12毫克/100克和27微克/100克。锌在生长发育、维持免疫、生殖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硒主要参与调节甲状腺功能、身体的新陈代谢、血液循环,也能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


如何健康“嗑瓜子”?

瓜子属于坚果食物,是健康零食,吃对了能维护身体健康,但吃错了会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不想长胖,控制在这个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推荐坚果每周吃50~70克,平均每天吃10克即可,相当于带壳的瓜子1.5-2把。


算重量的话,带皮约25克,剥皮后约10克的瓜子。


保护心血管,要选择原味


现在瓜子的口味很多,比如奶香瓜子、五香瓜子、焦糖瓜子、海盐瓜子等,其实这些口味都不推荐,如果有个别发霉有怪味的,会被各自独特的口味掩盖,很难吃出来,容易误食危害健康。此外,这类瓜子普遍高糖、高盐,对心血管健康并不友好。


最后提醒,老人和小孩吃瓜子时,要小心呛咳,最好能打碎一些再吃。

责任编审|朱正 张金玲
校审|张亚 
编辑|刘浩然

分享+点赞+在看

让更多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