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的互联网普及是从移动互联网开始的。PC时代昙花一现,智能手机的爆发带来了我国互联网的繁荣景象。一时间各种移动app迅速出现,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了app的创新与使用体验的提升。这也使得一款应用的创新难度越来越大,而想让自己的应用留在用户的手机桌面则必然要在细节上打动用户。
在我使用的数款产品中,总有一些功能细节让我感动。都说用户苛刻,但其实大部分用户在使用产品时都有小女生的心态:如果你能在某个细节打动我,我可以接受你所有缺点(当然是在不影响主要功能的前提下)。
一、有道词典
三星Note系列掀起了大屏智能手机的浪潮,自此开始,各品牌陆续推出自己的大屏手机。大屏手机的优势暂且不讲,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操作的不方便。我们习惯了一只手操作,但在屏幕5.3甚至更大时就很难一只手操作了。
有道词典从7.0版本开始(如果没记错的话),在屏幕右下方的位置加了一个悬浮的搜索按钮,点击时自动把焦点放到上方的搜索框并弹出键盘,这对用户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二、网易云音乐
功能1:默认打开界面
移动网络
无线网络
众所周知,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但让你暖心的可不只是评论区。不知道有没有发现,当你在移动网络和无线网络下打开云音乐时进入的默认界面是不同的。移动网络时,默认进入的是“我的音乐”界面,而无线网络下会默认进入“发现音乐”界面。
也许你会对此感到不屑:这个小的体验并不能给你带来可见的用户增长或留存或使用时长,用户完全可能在移动网络下下载音乐,也有可能在无线网络下仍然听自己喜欢的已下载音乐。
一款产品的最高境界是把功能化为无形,让用户的每一步操作都不用思考而能顺利完成。云音乐不做这个判断当然也没有问题(大部分产品都没有这么做),只是让用户多点击一次罢了,并且确实存在多种可能性。这也确实是一个因概率问题而做的设计: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户会在移动网络下听本地歌曲,在无线网络下听在线歌曲(只是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并不知道云音乐的真实操作数据)。我认为云音乐把体验做到了极致。
功能2:“我的消息”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当你有新的消息时,点击底部tab页“账号”时会直接进入“我的消息”界面,让你处理消息。如果没有新消息,则正常进入“账号”页面。我想这么设计应该是有用户数据分析为依据的:当用户有新消息时,用户点击“账号”界面更高概率的是去处理消息,因此才有了这个细心的跳转。
功能3:“定时关闭”
用云音乐的朋友应该都使用过这个功能。很多朋友都喜欢晚上听着音乐入睡,但又不想在睡着后还一直播放,因此会用这个功能定时关闭播放。而云音乐还贴心的提供了“播完当前歌曲再关闭”的按钮。很显然对于我这种强迫症来说如果不把最后一首歌放完就结束,我同样会睡不着。。。
三、脉脉首页的不自动更新功能
对于微博、Facebook之类以feed流为展现形式的产品会在用户打开时更新首页内容,以满足用户随时查看最新动态的需求。而在打开脉脉时却默认显示上次查看的位置,再次点击首页按钮才会刷新。以旁观者姿态武断分析,可能有两个原因:
1、脉脉用户对首页“实名动态”的实时性要求并不高,用户更关注的是内容本身。脉脉甚至在首页的动态item中都不显示时间(在动态详情里有显示)。
2、用户刷脉脉动态的时间一般是在上班忙里偷闲的时间。由于刷动态的时间很间断,如果每次进入都刷新界面,而短时间内新的实名动态量并不大,因此会导致每次都看重复的内容,极度影响体验。
四、钉钉
不得不说,钉钉是国内移动2B平台的颠覆者,仅上线一年时间就达到了百万企业用户,其产品完善的速度也是望尘莫及。从功能上看,钉钉也是尽显大家气质:不仅在通用功能上(聊天、企业组织架构建立、音视频会议功能等)体验毫不逊色,更是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成功打造了一个2B应用平台(可以看我很久以前写的钉钉分析:钉钉产品分析:钉钉与微信,谁是下一个百亿级产品),这么迅速的执行力还是很让人佩服的。
有点偏题了,这里我只想提上图中的一个小细节:企业名称的管理那一行。这一行其实有两个功能:点击企业名主体会折叠本企业,点击管理按钮会进入管理界面。而设计的漂亮之处在于管理按钮前面的“ | ”。这一个竖杠简单的暗示了用户“这是两个点击事件”,又不失界面美观。之所以有这样的体会是因为我负责的产品有一个同样类似的功能,而从用户反馈中发现:很多用户都以为这里只能点击管理按钮,因此造成不少困扰。
私认为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不仅应该理解公司战略,熟悉市场趋势,了然产品架构,更应该有耐心关注产品细节,深谙用户心理,既能谋全局,又可窥一隅。
作者:destiny,某款不知名app产品经理。个人公众号:有产无品
据说,只有打赏的才是真粉丝哦,8块8请小编喝杯咖啡吧,长按二维码勾搭小编微信(dayuhai123)加入91运营社群,全年100多场免费公开课,定期问题答疑等着你,会运营的人都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