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文经济课堂
欢迎关注我们,一起学习经济学,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破门亮灯”,官方致歉 ·  昨天  
山西省人民政府  ·  哈尔滨亚冬会今晚开幕!山西选手姜鑫杰出战单板滑雪 ·  2 天前  
兵团零距离  ·  哈尔滨亚冬会 | 宁忠岩、刘梦婷将担任旗手! ·  3 天前  
湖北经视  ·  突发讣告!感动众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文经济课堂

黄奇帆最新演讲:中国发展中还有两个短板,如何防范“金融战”?(全文)

人文经济课堂  · 公众号  ·  · 2019-12-09 18:00

正文

12月8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2019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表示, 中国发展中还是有两个短板,两个瓶颈:


第一,金融业的开放还有瓶颈;


在中国目前近200万亿的金融资产中,外资金融机构的比重只占1.8%,非常的低。


第二,国家的服务贸易开放。


去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2千亿美元,进口超5千亿美元,有3千亿美元的逆差,而全世界所有国家之间服务贸易逆差共7千亿美元,中国的服务贸易逆差占40%。 黄奇帆表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不足,不是贸易公司能力不足,也不是企业有问题,是中国在服务贸易的开放上有问题,他说,“今后的5-10年,我相信这两个短板一定会在中国新的开放措施中加以解决”。


黄奇帆相信今后5-10年外资金融机构的比重可能从现在的1.8%会增加到10%甚至18%。


这样的话对中国的金融系统,第一会带进几百亿、几千亿美元注册资本或者运行的资本,对中国经济是个新的动力。 第二,与狼共舞,外资金融机构不仅带来资本还会带来技术、带来管理、带来国际跨国的经验,那么对我们国内的金融机构与狼共舞的话也会倒逼业务水平开放程度,跨国管理能力的提高。


那么在这个意义上讲,毫无讳言, 外资金融机构到中国,对于中美贸易摩擦,对于国际上可能发生的对中国的贸易战,特别是金融战,外资金融机构更多的在中国,实际上对金融战也是一个很好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好的一种防范措施。


演讲实录:


很高兴来参加第十八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按照会议的主题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自贸试验区的探索和推动将为我国的金融业和服务贸易带来开放的、新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我们国家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们国家的经济规模已经从当年相当于美国GDP的4%,现在已经到了64%,从占全球GDP的1%,现在已经到了占全球GDP的16%,成了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 我们的净出口贸易成了世界第一大的进出口贸易的国家。


但是我们还是有两个短板,两个瓶颈: 第一,就是我们金融业的开放还有瓶颈; 第二我们国家的服务贸易开放还是属于我们开放中的短板。


从金融业来说,尽管90年浦东开发的时候已经宣布允许外资办银行、办保险公司、搞证券公司、搞各种金融机构,WTO以后2000年以后,整个中国的范围内外资的金融机构总体上都是开放的,但是在 中国目前近200万亿的金融资产中,外资金融机构的比重只占1.8%, 非常的低,同样的一个开放的成果,我们中国近200万亿的工业、商贸业、工商产业的资产中,外资企业的资产占30%,所以这个数据就表明,中国的工商产业的开放度是比较彻底的,金融业的开放度是缩手缩脚,是有限度的。 这种“限度”表现在三个方面:


1.有许多的金融领域外资准入前不同的待遇,就不能准入;


2.一些准入的领域外资可以办银行、证券、保险,但是股权的比例有的不能超过25,有的不能超过49,不能控股、不能独资等等,股权比例受限制;


3.允许登记的法人执照、营业范围,假如说有50个营业的条款,可能只允许你18个、20个,这样营业范围不完全的和国内的金融机构同等国民待遇,各方面受到限制。


总之,由于这些总体上开放,但具体的又有很多束缚使得我们外资金融机构发展不到位;


第二个短板就是我们国家的服务贸易,我们国家的货物贸易从79年的200亿美元发展到去年的4.3万亿美元增加了200多倍,但是服务贸易这一块,进展问题是比较多的。 我们去年服务贸易的出口是2000亿美元,进口就是外商、外资、外国对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对我们来说是进口,我们的进口是5000多亿美元,有3000亿美元的逆差。 那么全世界所有国家之间服务贸易的逆差一共是7000亿美元,我们占3000亿,占了全世界逆差的40%,我们货物贸易做了4万多亿,有4000亿顺差,美国人老是说他们吃亏了。 但是我们服务贸易3000亿的逆差,两边叠加起来整个中国进出口贸易包括服务贸易、货物贸易是5万亿美元,其实只有1000亿美元的顺差,所以总体而言我们的服务贸易逆差很大,世界之最,同时我们服务贸易是劳动密集型的为多, 我们这2000亿美元的服务贸易出口大部分、相当一部分是旅游业,劳工密集型的服务贸易,外国人到中国旅游我们做了服务,产生了服务贸易收入。


那么国外的5000多亿美元大部分是资本密集型的,资源密集型的,知识密集型的, 高附加值型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服务贸易也是个短板。 那么我们国家进一步的开放,新的开放高度、深度、广度,在什么地方呢? 就是 要消灭金融业的开放短板,化解服务贸易的逆差、低附加值的问题。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的动力,高质量开放、高效益开放就要把这两个短板化解到, 那么我们可以非常高兴的看到,2019年是中国化解这两个短板的一个起步年,今后的5-10年我相信这两个短板一定会在中国新的开放措施中加以解决。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博鳌会议上宣布了中国金融业要进一步开放的要求,他很具体的讲了银行、保险、股权比的限制、各种经营范围都要拓宽,这些要求,中央首长对这方面的要求我们四大金融机构,国务院金融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就在这一年半里边,从去年4月份到今年10月份这一年半里边,先后出台了64条非常具体的金融业的开放措施,到了年底了,回顾一下这些开放措施的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很多人现在还不知道对外资金融有这么具体的新的开放,其中国务院金融委出台了11条措施,人民银行出台了15条措施,银保监会出台了18条,证监会出台20条,加在一起64条。 这64条如果分一下内容的话,大体上三类:


一类是准入前国民待遇,也就是说外资金融机构跟国内的金融机构准入前同等国民待遇,放宽市场准入的措施。 这个措施有24条,很具体的24条,这个金融机构,这一类的业务可以开放、可以设置外资的金融机构等等有24条。 有关准入了以后股权比的限制放开,比如25的可以到50、60可以控股、可以独资等等,各种类型金融机构股权比重,中外合资股权比例放开的措施有11条;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外资金融机构的营业范围、业务的品种、各种各样的条款放宽放开的这种措施有29条,所以这个29条营业范围的放开,11条市场股权比例放开,还有24条市场准入的放开,加在一起64条。 因为这些措施都是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前10个月出台的措施,如果了解一下情况的话,不管美国还是欧洲,许多大的金融机构摩拳擦掌都在做出一个个的方案在开始我们国内的金融机构注册申请,调整股权比例等等, 我相信今后5-10年,这些措施逐渐进入实践活动的时候,外资金融机构的比重可能从现在的1.8%会增加到10%甚至18%,这样的话对中国的金融系统,第一会带进几百亿、几千亿美元注册资本或者运行的资本,对中国经济是个新的动力。 第二,与狼共舞,外资金融机构不仅带来资本还会带来技术、带来管理、带来国际跨国的经验,那么对我们国内的金融机构与狼共舞的话也会倒逼业务水平开放程度,跨国管理能力的提高。


那么在这个意义上讲,毫无讳言, 外资金融机构到中国,对于中美贸易摩擦,对于国际上可能发生的对中国的贸易战,特别是金融战,外资金融机构更多的在中国,实际上对金融战也是一个很好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好的一种防范措施。


所以总的来说,这个金融机构外资薄弱环节就在今年这64条措施三个方面的措施中,我们可以看到了克服短板的方向。


第二,我们服务贸易的短板;


这个服务贸易,中国的服务贸易做的比较差,跟我们货物贸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能同日而语,但是这不是千万个贸易公司的能力不足,也不是企业的问题,是我们在服务贸易的开放上有问题,开放度有限,使得我们许多服务贸易无法做,只能让外国企业来做。 比如说中国有4.3万亿美元的进出口货物。 进出口货物一定会出现清算结算这个业务,这个业务是跨国的服务贸易,一定会有全世界物流仓储,这也是服务贸易。 一定会有信用保险,货物的安全保险,这也是服务贸易。 这是我们自己的4.3万亿美元, 为什么70%、80%是外国企业做,而不是我们中国的金融机构或者物流企业、贸易公司做呢? 这里边有很多具体的制度安排上的原因,最终这个业务百分之七八十外资企业在干。


中国有世界最大的工业制造业,那么这个工业制造业的产业链之间的各种生产性服务业,如果是国内的产业链服务,那是国内的服务业,那么现在一大半的商品制造业都是跨国的产业链服务,这种跨国产业链服务就是服务贸易,这种服务贸易包括研发、包括物流、包括清算结算,所有的产业链金融生产性服务也80%都在香港、新加坡、迪拜、爱尔兰或者在首尔,也就是说这些公司都注册在那儿,人都在中国境内做这些制造业的、供应链的服务。 所以这个业务也都在外边,这就要问为什么都在外边不在国内? 哪怕国内做不了外国企业做,外国企业如果注册在深圳、上海,那么这些外资做的服务贸易就算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了。 讲这段话的意思这里边很多不是人的、企业的因素,是制度安排。 现在中央推出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短短的四年从上海推广到全国18个省,有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东中西一起推。 那么自由贸易试验区将是中国最为开放的一个地区,中国的开放有个逻辑,后面的开放覆盖前面的开放。 80年代中期中国有27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后来出来5个特区,开发区有的政策特区都有,特区又有开发区没有的干货,特有的政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