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被“2020中国十大丑建筑”这样的热点刷屏,或是置身于一座怪诞迷惑的新建筑中。
总是要忍不住问一句,
今天的建筑
是怎么了?
为什么历史名城
宝鸡,
要建一座1390米的欧式混凝土桥塔作为地标?
沧州的
吴桥国际杂技大剧院,
又为何要复制粘贴天坛祈年殿的造型?
我们动辄投资上亿、用
数年建造一个建筑,
却似乎已然忘了,
真正蕴含大美的建筑应是什么模样。
——三千年前《考工记》中对于建造美学的定义: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今天是否还有人提及?
▲
“天时、地气”是指自然界的客观条件
而“材美、工巧”则是强调建造时主观的因素
而那些堪称伟大的建筑——
明成祖建
紫禁城,
伯利克里
建雅典神庙,
巴黎主教建
圣母院……
在建造之时,又曾为勾勒人类何种不息的梦想?
王朝的
权势延绵;
民主自由精神
的万世留芳;
抑或,人们
梦中天堂
的模样。
“他重新创造了,
他的家族曾经失去的东西”
每谈及此,我们难免会想起一位“老朋友”——已逝的
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
半个世纪前,他走在北京街头,看到很多西式建筑被扣上了一个大屋顶,曾痛惜道:“荒谬!中国建筑走进了死胡同。”
贝聿铭考察北京时曾提醒政府,高楼会破坏故宫的景观
不久,政府颁发命令禁止在故宫一定范围内建造高层建筑
在寄给朋友的信中,他也写:
“已有一段时间了,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建筑中怎样表达本土性或者说民族性……我的问题是
怎样找到一个真正属于中国的建筑表达
。
”
信封上则写着:“贝聿铭不可能实现的梦想——1946。”
直到多年后在香山饭店,
他才第一次试图实现这个梦想。
香山饭店,
北京
建造于1979年-1982年
这个项目,后被外界视作是“新中国以来头一次,建筑追求的不只是实用主义,而是文化表达。”
香山饭店采用了
白色粉墙——
那是贝聿铭故乡苏州的底色。他的家族曾在苏州生活了800年。
还复兴了一个有千年历史的传统技术,(
像明代人一样)用砖窑烧制灰砖
。
同时,他引来溪流,为主花园增添了水的意趣,
创造了一个几乎已经消失的景观——
曲水流觞
(一种流行于古代中国的水迷宫,现在已经所剩无几)
。
并发现和起用了云南一种堪称国宝、有着超200万年历史的石头。
英国媒体称:“这个伟大的中国人,重新创造了他的家族曾经失去的东西。”
他至今没有一部
核心建筑思想著作出版,供人学习
但遗憾的是,作为一代建筑大师,贝聿铭很少著书立说,
解释他的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
因此,我们很难想象,1982年,他是如何整个周末都把自己关在家里,研究出了香港中银大厦
特殊的四面体堆叠的结构。
也无从得知,设计苏州博物馆时,他又如何想起遥远的元代,
自家师祖
在太湖底“种石”的细节:
精选出来的火成岩被放进水里,让水腐蚀15~20年。在上面打一个洞,然后再放回水里,让它腐蚀得更厉害。
贝聿铭的“小女儿”苏州博物馆
如果不是这部
“唯一得到他本人生前认可,并亲自作序的作品全集”
——
《贝聿铭全集》
(由后浪出版社出版)
,在近日问世。
关于这位“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的伟大的建筑思想、隐秘的创作细节, 大概将永远沉于水底……
贝聿铭与其夫人
为了让更多人抢先读到这部建筑学巨作,对贝聿铭和他的建筑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我们决定:
为现在开通/续费三联中读年卡的朋友,
免费送出
这套价值238元、“迄今最权威、全面的贝老作品集”——
《贝聿铭全集》
。
豆瓣9.1分!
获“一条”等100+自媒体自发安利
“迄今最权威全面的贝聿铭作品集”
阅读本书,你不仅会身临其境,
抵达贝老构思其
50个建筑项目
时的现场。
感受一个个伟大的巧思,最终落成的种种细节:
他拿着四个顶端削尖、剖面是三角形的棱柱反复摆弄,最后把它们并成一束,每个棱柱都向上滑出一点,高低不同,剩下最高的棱柱独树一帜……
还会明白贝聿铭的有些作品,为何能超越建筑本身的功能,何以一把
打开当时时代之门的钥匙。
比如,解决大卢浮宫的内耗、将七个展馆合为了一体,不仅仅是建筑造型学上的问题。
更涉及到
法国的历史、社会、工程学
等问题。
而在建造中银大厦的背后,隐含的是中英两国的竞争:
选址边缘、复杂的
中国银行新大
厦,
和选址特别好、造价很高的
汇丰银行大厦
又同时在建,身为前者设计师的贝聿铭,
感受到了隐含的竞争。
贝聿铭将设计出的中银大厦模型,比作
竹子。
“每个中国人都会理解其中的美好寓意,
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心生。”
此外,书中还将为你穿插介绍,世界各地几千年在建筑品味上的承袭和变迁。
大16开本,128g哑粉纸张
锁线精装,可180°平摊
打造“最值得收藏的贝聿铭作
品集”
全书含多幅跨页彩图,图文并茂,让你一读即上瘾。
大16开本,128g优质铜版纸印刷,
保证了最佳的阅读体验。
为了便于理解,书中还放置了大量
建筑实拍图和细节图。
让你尽可能地感受其中
几何结构、线条、光线的美感和恢弘壮丽的气度。
厚厚一大本,都是由贝聿铭先生的学生兼同事
林兵
先生亲自精心审校。
扎实有料
的内容,配以详细的
参考注释,
让阅读畅快、无门槛。
此外,书中还
首次公开
了一些贝聿铭先生的珍贵照片。
包括贝聿铭的
早年家族合照、
在香山饭店工地
与建筑家陈从周的合影,
以及此前版本中没有提到的贝氏
最后一件作品美秀美学院圣堂
的相关照片。
点击图片,了解赠书活动详情
说完这套价值不菲的赠书,再来盘一盘——
能带给你哪些精神享受?
/ 帮你成为一个高阶人文爱好者 /
摒弃浮躁功利的「快知识」,人文爱好者可以拥有自己的内心节奏。
在三联中读,你能够任意畅听
许倬云、李零、葛剑雄、韩昇、西川
等顶级学者,为知识会员制作的
超过1000小时
的人文大师课。
(形式为音频课+文稿,听读皆可)
内容涵盖历史、艺术、文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十二大领域,助你卸下世俗背囊,天马行空,构筑自我内在世界。
举例来说,若你钟爱
历史、考古
,切莫错过《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博物馆观看之道——解密全球100件镇馆之宝》系列大师课
(系列课售价658元,知识会员全部免费解锁)
部分历史类好课
如果你喜欢
生活美学
,关注
历史的细节与真实
,推荐你
听一听
《宋朝美学十讲》《我们为什么爱唐朝——黄金时代的十个侧面》等口碑好课
(系列课售价198元,知识会员全部免费解锁)
部分美学类好课
/ 陪你做一个情怀温润的读书人 /
每天10分钟,增添一个新认知。
《三联生活周刊》25年人文积淀打底,三联书店、《读书》杂志基因加持,让最懂书的人为你挑选精神食粮。
我们精选出
700+部经典作品供你免费畅听
,如《美国的故事》《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还提供
900+部优质书籍的精讲解读
,如《耶路撒冷三千年》《未来简史》。
部分好书解读
/ 助你成为一个眼界开阔的知识者 /
你所关切的,正是我们所擅长的。
在「
老九论财经
」,由三联资深财经主笔谢九,带你透析财经时事背后的本质,直击真相。
在「
大咖说
」,听
王安忆、曹文轩、迟子建、樊锦诗、陈平原
等大咖畅聊各类文化议题,回应历史,探讨当下,传递有价值的见解。
部分大咖说
在「
听外刊
」,及时获取国际前沿观点,不断提升思考力。
部分听外刊
此外,致力于输出「新知新见」的“
声东击西
”“
日谈公园
”“
忽左忽右
”
等热门播客
,都支持在三联中读App一键收听。
/ 让你做一个趣味风雅的生活家 /
每周二晚邀请一位文化大牛坐镇,分享智识与趣味,陪你度过一个有质感的夜晚。
北大历史系教授辛德勇开讲“我们怎样阅读《资治通鉴》这本书”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耿硕领队“读游记,走古道,重返历史现场”
每周一场,全年陪你解锁52个兴趣点。